天天看点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作者:楚天视野

清明已至,疫情未止。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区、镇(街)、村三级党员干部纷纷放弃休假,集中优势“兵力”,增援高速卡口疫情防控一线。

150名党员干部守护鄂城大门 ,这个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科学统筹 尽锐出战

武鄂高速鄂州中、鄂州西收费站,武黄高速鄂州、路口、汀祖收费站以及鄂咸高速长港收费站共6个卡口,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开展工作。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4月1日以来,鄂城区按照乡镇24小时、城区及城郊夜间12小时带班要求,每天安排12名或6名县级干部(含三、四级调研员)到6个高速卡口,强化来(返)鄂州车辆的疫情防控排查,现场统筹协调各项防疫工作。各镇(街)党员干部具体负责现场查验、政策宣传和情况报告、对接等全部工作。警务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医务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现场150多人的防疫队伍,筑起了第一关口的铜墙铁壁。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每一名值守人员都要熟悉最新防疫政策、最新中高风险地区动向,相互之间要协调配合,提高查验效率,对老人小孩没有‘两码’的要有应对之策,要注意服务态度……”现场,区财政局四级调研员卢松柏对当天的值守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调整工作方式。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通过将防控关口前移,坚决落实来(返)车辆“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竭力做到疫情防控、通行保畅、交通安全“三不误”,有力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不怕苦 不怕累

“麻烦查一下健康码、行程码,看下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在鄂州中收费站卡口,身着防护服的凤凰街道党工委委员方洲重复着无数次的话,偶尔遇到不配合的情况,还要耐心安抚劝导。“时刻得紧绷着,不敢有侥幸心理,就怕从自己手上漏掉一车一人,”他一边拦停车辆一边说。由于上洗手间不方便,整整一上午,他甚至不敢喝也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中午匆匆扒几口快凉了的盒饭又继续工作。而在他的旁边,一名医务人员正脱下滴着汗水的手套,她的双手早已被汗渍浸得发白……但这些苦对每一名值守人员来说都是可以克服的问题,“这算什么!共产党人都是钢筋铁骨……”一位年长的“大白”玩笑还没开完,就又忙着查验车辆去了。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自4月3日起,卡口来(返)鄂城的车辆明显增多,白天所有车道全开,值守人员既坚守各自岗位,又相互配合。交接班的时候,轮班人员自觉提前半小时来到卡口,与在值人员进行沟通,及时掌握最新情况,以便无缝对接。卡口24小时连续作战,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拦停、核查、测温、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大货车、小轿车缓缓停靠和行进,现场忙碌却井然有序,严肃又不乏温情。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才能胜利!

“从1月6日起到现在,我们已经连续在这里守了近三个月,人手不够只能两班倒,每天‘钉’在这里12个小时,白天还得继续上班,大家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在武鄂高速鄂州西收费站卡口值守的杜山镇应急办干事李涛说。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连日来,杜山镇12名班子成员几乎在卡口和单位两点一线奔波,下班了来值守,换岗了去上班,基本上24小时连轴转。虽然很疲劳,但值守的时候谁也不敢掉以轻心,谁都没有厌倦,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就是胜利!”他们习惯用这句话互相勉励。

清明别来无恙,鄂城区150名党员干部严守高速卡口第一道防线

4月3日晚上9时,卡口来返车辆逐渐减少,但值守人员并未减少,其中一名来回忙碌的“女汉子”引起了人注意,她是杜山镇党委副书记常慧娟,被安排到市委党校学习,为了减轻同事们的值守压力,她主动请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卡口值守。

在其他卡口,白衣、警服、马甲、袖标同样成为最美丽的风景线。无论是烈日当空的白天,还是乍暖还寒的长夜,他们都在那里经受着车流考验,清明假期期间平均每天检查车辆16330台次,人员28436人次,核酸检测2525人。他们在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像一面面旗帜、一个个标杆,用责任和担当换来了清明无恙、鄂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