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城时光 |三洞桥忆旧

作者:时光里独立书店
故城时光 |三洞桥忆旧

重庆文化主题书店

第728个故事

三洞桥忆旧

作者:贺显扬

51出生,66年在三洞桥民办中学就读,69年——78年在江津县龙门区下乡。从市政公司退休后常追忆往事种种,遂常寄于文字。

三洞桥、长江边一个普普通通的街镇,它曾是长江边的一颗明珠。当地的人们都以是三洞桥人而骄傲。在与陌生人交流时,第一句就是“我在三洞桥坐”。这是何等的自豪。

故城时光 |三洞桥忆旧

三洞桥 戴前锋摄

三洞桥的民俗民风淳朴、人们都豁达善良,街坊四邻間相处和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从前的三洞桥。

50年代初我在三洞桥出生,现已是古稀之人了。孩童时我是幸福的。因出生在一个条件较好的家庭里(只是与当地的街坊此较而已)。我爷爷在三洞桥经营一家茶馆——吉祥茶社。现在我才觉得这馆名取得好,因我爷爷大名就叫”贺吉祥”。

50年代的三洞桥在江北乃至整个重庆都是鼎鼎有名的。因当时陆路交通非常落后,所有进出重庆的物资绝大多数都走水路,三洞桥就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而繁荣。

故城时光 |三洞桥忆旧

三洞桥地处长江边一个凹型地带,面对一个好几百米的硕大石梁,俗称”外梁”。该石梁顺江水走势向下延伸几百米,使三洞桥自然形成了一个天然良港,不须任何人工打造,一个名扬川江航运界几十年的水马头”梁沱”应运而生。梁沱的兴旺,成就了三洞桥的繁荣。借助梁沱的东风,聪明的三洞桥人也看到了商机。于是立马行动起来。仿佛一夜之间,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茶馆、酒店、草药铺、西医馆,百货店、裁缝铺,钟表店,油腊铺。还有一家供远来客商住宿的客栈。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加之紧临三洞一步之遥”民生厂”(中国内陆航运巨头卢作孚所建)的存在,使三洞桥的人气飙升。这样一个长不过几百米的普通街道,顿时热闹起来。三洞桥的知名度甚至超过江北城。是梁沱成就了三洞桥,三洞桥也方便了行船人。真是两全其美。用现在的说法、这就叫双赢。

爷爷的茶馆就开在三洞桥街道的最佳位置。面积约200平米,一半实地,一半吊楼。吊脚部分用直径略30公分的杉树原木支撑,实实在在的重庆特色”吊脚楼”。店堂内摆放了20来张八仙卓,除门脸外其余三方安放的是竹木凉椅,两椅间摆放一茶几,显得阔卓气派。象磁石一样吸引顾客。

故城时光 |三洞桥忆旧

自古以来茶馆都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扬所。茶客在这里品茗聊天,玩牌下棋。闲暇时在这里谈天说地,在这里传播小道消息。善交际的在这里会见朋友,经商的也在这里洽谈生意。一些公事人也爱在这里调解纠分。

几十年来,我爷爷都是笃定坚持以良心为本,诚信经营为宗旨,所以生意一直红火,长盛不衰。直到后来政府新政策出台,国家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爷爷的茶馆也在改造之例。

”吉祥茶社”就此寿终正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