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冯晓琴顾清俞各有“瑕疵”,完美的葛玥,却活成了工具人

海清、童瑶主演的热播剧《心居》收官,两位女主的事业都更上一层楼,顾清俞远赴异国发展,冯晓琴成为不晚养老院的股东。

双方进一步和解,房子不再是冯晓琴的心结,借钱话题也不再被顾清俞防备,而且,有了顾清俞的支持,冯晓琴终于在生活十多年的上海安了家。

但关于两位女主的评价,却一直很微妙。

有的观众点赞顾清俞“人间清醒”,喜欢冯晓琴“善良努力”;有的观众却讨厌顾清俞的“高傲”,看不起冯晓琴的“算计”。

在很多观众眼中,《心居》两位女主都是有“瑕疵”的女性,她们身上有闪光点,也有抨击点,没有一个完全征服观众的芳心。

主角皆拿了不“完美”评价,这在钟爱真善美的国产家庭情感剧里非常罕见,但《心居》也没有让“完美”缺席,配角葛玥成为零差评的“口碑”黑马。

作品开播之后,她被赞是《心居》里难得“正常”的人。

在观众眼中,葛玥没有性格上的“瑕疵”,温柔善良是人物底色,不似同为中产的顾清俞态度那么强势,从不看低任何人,总是默默关心朋友。

她的身份也趋于“完美”,父母有钱有地位,家庭成员简单无麻烦,没有人担心会被她“算计”,因为别人想“算计”的东西,葛玥基本都拥有了。

即使后来葛父落马,葛玥的个人条件也足以吊打很多人,她的生活资本很足,然而,“完美”的葛玥,却成了故事最终的“大冤种”。

丈夫顾昕出轨冯茜茜,葛玥得知真相后一再隐忍,甚至试图“舍小抓大”,为了二胎孩子决定原谅顾昕的出轨行为,把所有的痛苦都独自咽下。

发现顾昕与冯茜茜仍旧没有断干净,葛玥的崩溃成《心居》催泪爆点,但当顾昕进监狱后,葛玥却没有拿反虐渣男的剧本,而是坚持了真善美路线。

丈夫出轨,她仍旧坚持生、养二胎孩子;丈夫违法坐牢,她没有立马离婚与渣男划清界线,而是为了帮顾昕赡养父母,坚持等到对方出狱后再离婚。

她想帮渣男赡养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呢?

葛家风光时,顾母一边沾对方的便宜一边暗踩儿媳,葛家落魄时,顾母立马就要求儿子与妻子一家划清界线,始终把自私自利做到了极致。

这种情况下葛玥还要给自己揽个重活,委实憋屈。

某种程度上来说,葛玥比《三十而已》的顾佳还要有“冤种”潜质,至少,顾佳没有给渣男生二胎,也没有一对奇葩公婆要养。

但很有趣,看到葛玥的“冤种”结局,大部分观众都会为她鸣不平,会心疼她太善良,甚至恨其不反抗,却没有人因为葛玥的选择而觉得她“不完美”。

这与两位女主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很有趣,“不完美”的顾清俞和冯晓琴,结局美满大于遗憾,“完美”的葛玥却给自己安上了牢笼。

两方最大的区别,在于冯晓琴与顾清俞都有“自私”的一面,会给他人带来压力,但她们的种种“瑕疵”,严格来说都是起于“自我保护”。

比如顾清俞最受抨击的“开小会”行为和冯晓琴在婚姻上“算计”。

顾清俞对冯晓琴的防备影响了弟弟的小家庭和睦,间接导致顾磊身亡,引来观众批评最多的“高傲、多管闲事”瑕疵。

但顾清俞的防备却非针对冯晓琴本身,而是出于自己立场的理性分析。

一个婚前隐瞒生子事实的弟媳,会不会在其他方面欺骗自己的弟弟,或者做损害自己家庭利益的事?这是顾清俞防备冯晓琴的源头。

所以,当弟弟向顾清俞求助婚姻问题时,她永远只有两个观点,一是让弟弟自己立起来,二是让弟弟在财政方面防备冯晓琴。

除了立场不同造成的“防备”外,顾清俞始终没有对冯晓琴做出过“进攻”行为,甚至,顾清俞也从来没有试图用强者姿态把弱者踩到泥泞。

她可以用隐瞒弟弟身份的事在一场场掰头中秒杀弟媳,但她也没有戳别人的软肋;她曝光冯茜茜小三的身份,从而撕破冯氏姐妹的尊严,但她也没有。

顾清俞的确高傲,却远远没有达到人品瑕疵的地步。

冯晓琴同样如此,她曾试图利用婚姻在上海立足,这让观众觉得她精于“算计”,但冯晓琴的“算计”虽错,却没有完全脱离原则底线(隐瞒弟弟身份除外)。

她对顾磊的爱是真的,成为全职太太后对家庭的付出也是真心的,并不是纯粹为立足上海而随意找个人当踏板,而是选择了她认为可以依靠的婚姻。

薛佳凝在老剧《机灵小不懂》里曾演过一个老板娘李凤姐,因为同阶层的人里找不到好丈夫,已成功的人士又看不上自己,她便物色寒门学子支持他们科考。

这样一来,待这些寒门学子金榜挂名时,便可能会因恩情抛开对李凤姐商人身份的芥蒂,她便可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良人,李凤姐的算计,错了吗?

有错,算计婚姻和把自己的未来压在另一个人身上,都是错的;但想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生活的丈夫,却只是人之常情,我们不支持,却也不是什么大污点。

无论顾清俞还是冯晓琴,她们的人生都走过弯路,都有错,但她们的错却没有一个足以达到否认一个人的地步,人人皆有私心,这是客观现实。

反观冯晓琴、顾清俞的“对照组”葛玥,她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善良女性,但很讽刺,她恰恰也是按照传统贤妻良母标准刻画出来的“真善美女性模板”。

无论是做她的朋友还是爱人,都不会担心自己有损失,只会享受葛玥带来的各种好处,她葛玥为丈夫带来更好的身份与物质条件,为公婆带来更好的面子。

为什么带来了什么呢?几乎没有。

丈夫吸血,她敞开了任由对方吸,没有一丝防备;婆婆言语打压,她一笑而过,丝毫没有反抗自保;在葛玥这里,私人诉求,被她牺牲了。

恰恰是因为如此,观众才对角色充满怜爱。

这么好的葛玥,顾昕怎么能渣!这么好的葛玥,值得更好的爱人!这么好的葛玥,为什么结局还要这么委屈。

七话很不喜欢葛玥的结局,没有人希望她一直做“大冤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葛玥,观众最初喜欢的,不正是一点私心也没有只为他人发热的她吗?

没有人想要做“大冤种”,可我们总是下意识去喜欢“大冤种”,或者说,以“大冤种”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摆脱不了传统美德束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摆脱“大冤种”的命运,努力保护自己的利益,可当我们看到顾清俞、冯晓琴暴露她们的私心时,却又忍不住质疑她们不够纯粹。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无私心的葛玥真的很美好,但现实对这样的她并不友好,有私心的顾清俞、冯晓琴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但“不完美”的她们,或许更能迎来现实的完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