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作者:怪味胡豆史

引言

这篇文章,小胡豆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田家英的生平,让大家全面的了解这个正直的文人。

不幸的童年

“田家英”其实是他的笔名,他的本名是叫曾正昌,1922年出生于四川双流。

他在家里排行老幺,上头还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姐,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老父亲的一个小药店维持着。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有老父亲在,这个家还能勉力的支撑着,然而在田家英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

家里的大哥和姐姐们,早早就各自成了家,这时候的曾家,只有一个老母亲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相依为命。

母亲对这个年幼的孩子视如珍宝,在田家英六岁的时候,老母亲把他送去了私塾,希望知识能改变命运,让这个小儿子的未来能出人头地(本文由今日头条“怪味胡豆史”原创,倘若是在其他平台看到,是为搬运,移步头条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田家英天资聪慧,生来就是一块读书的材料,私塾先生教授的《三字经》和《千字文》,他都能熟能生巧,朗朗上口,被日子磨出了老茧的母亲,也是喜不胜喜。

然而命运还是不仁,视万物为刍狗。

在田家英九岁那年,母亲也离开了他,撒手而去。

如此,才九岁的田家英,就去到了哥哥和嫂子家里住,哥嫂也成了他的监护人。

同是一母所生,哥哥却对这个年幼的小弟却不是很好,哥嫂认为读书没用,还不如早早的进入社会赚点钱来得实际。

于是,哥嫂让田家英退了学,在自家药店里做了一名抓药的小童工。

已经识得字,读过书的田家英,此时心里隐隐已经有了当作家的梦想,他不想就此碌碌无为,及至在年老时再来悔恨万分。

徐昌文,是田家英朋友的父亲,他见这个孩子很是聪明,而且年少就立志当一名作家,再看看自家孩子,这样一对比,对田家英也是颇为欣赏。

于是,徐昌文时常让儿子把田家英叫到家里来,给田家英书读,还给他讲当时著名的文学作家。可以这么说,徐昌文是田家英文学道路上的一个引路人。

据后来田家英自己所回忆,他是这么说的:

是他(徐昌文)教导了我,使我开始自觉的去读那些名人作家的文章,虽然我没有继续得到正规的教育,但却由此强烈地爱上了文学。

虽然是一母同胞,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兄弟们还能是一家人;而当父母离世后,各自成家的兄弟们,亲情之间也就多了一层隔阂,从此成了两家人。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哥嫂所经营的中药店,位于成都市的城北拐枣树街,是一间很小的店铺,既是商铺,也是一家人的居住之地。

年仅九岁的田家英,就住在阁楼上面,这个阁楼其实是作为堆放中药材的库房所用。一进去,就是一股股浓重的药材味道。

这个九岁的小娃娃,睡觉的床也是十分的简陋,虽说不是打地铺,但还不如打地铺呢。

他的床,其实就是在干枝枯叶上面放着一块木板,除了这张“床”之外,还有一个矮矮的小方凳,以及一张破旧的三角桌子,再也别无他物。

因为阁楼里放置着很多中药材,还有一些干枝枯叶,为了防火,哥嫂是绝不允许田家英在阁楼里点灯的,平常睡觉也都是摸黑上去。

由于平常哥嫂不允许他读书,因此田家英只能在夜晚没人的时候,才从干草堆里拿出书来读。

但是阁楼里不能有灯光,于是,他就学着古人凿壁偷光。

深夜时分,街道上会亮起街灯,他就在临街的那一面木板上,凿通了一个小洞,街边的路灯就能透进来一些昏黄的灯光。

这透进来的灯光十分的弱,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田家英不得不紧紧贴着木板。

夏天的时候还好,冬天的时候就恼火了。

南方的冬天,那深入骨髓的寒冷,仿佛能把灵魂都给冻结了。

紧贴着木板的田家英,不得不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时间一长,这寒气从脚底板一直蔓延上了小腹,腹内犹如寒冰,呼出的气体好似都能把脆薄的木板给冻裂了。

这难熬的漫漫长冬,光靠意志是没法专心读书的,田家英就找到一个破旧的煤油桶子,稍微修复后,就用来装一盏煤油灯。

然后在桶子上开一个小口,正对着床头,如此这般,大冬天的时候,他就能安然躺在被窝里看书了。

从九岁那年,他在哥嫂的中药店里一边抓药,一边读书,仅仅两年多的时间,田家英就读了大量的书籍,从古代名著到现代文学,无一不读。

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没通读过《东周列国》、《三国志》、《红楼梦》、《资治通鉴》这些古典文学经典。

然而,田家英却在12、13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读过了这些经典,实在是惭愧,再看看那些半瓶子的书吊子,一本正经的胡吹海吹,更加的惭愧。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奋进的少年

人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了大量书籍的田家英,不仅有了一定的文学修养,也有了下笔的文才。

1934年,年仅12岁的田家英就开始尝试着给报刊投稿,这时候,命运开始青睐起这个努力奋进的少年郎了。

从1934年开始,田家英的文章就开始陆续发表于报纸上,年仅12岁的他,已经开始了领取稿费过日子的生涯。

也就是从这开始,这个叫曾正昌的12岁娃娃,开始用“田家英”这个笔名进行文学创作。

这时候,他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在散文和诗歌这两个领域,尤其是散文,不断的发表于报刊之上(本文由今日头条“怪味胡豆史”原创,倘若是在其他平台看到,是为搬运,移步头条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面对一笔笔稿费,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他终于可以做到经济独立,摆脱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这个孩子在等待着,他在等待稿费稳定的时候,也就是他脱离哥嫂的时候。

1936年的年初,年满13岁的田家英终于告诉哥嫂,从此以后不需要他们在负担自己的吃穿用度。由此,他靠着微薄的稿酬,实现了难得的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的时候,往往也是人格和生活的独立,13岁的田家英开始规划起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没有哥嫂的阻碍,田家英开始专心的自学小学课程,他要把曾经落下的课程补回来,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考取成都的县立一中。

有目标的人,往往是最为强大的人,1936年,13岁的田家英顺利考进了县里一中。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在一中读书的田家英,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个孩子读书很刻苦,生活上对自己却很苛刻。

在校园里,他的生活也是十分的单调,可以说是一成不变。

早上起来吃一碗锅巴稀饭,碗里就放着几片萝卜干;午饭吃得更为简单,要么是一块干饼,要么直接就不吃了。

午饭过后,他就去到学校里的图书馆,一待就是一下午,每次都要待到图书馆关门才会离开。

县一中的图书馆有个很文雅的名字,为“墨地”,每天中午12点开门,一直到傍晚18点关门。

1937年,国难不期而来,15岁的田家英也积极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的活动,被学校发现后,他就被开除了。

这时候,田家英的身边汇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刘承慧的川妹子,两人互有好感。

那时候,在这群年轻人心里,延安是一个圣地,“如何去延安”早就成了“什么时候去延安”。

1937年的11月,15岁的田家英和同伴赵石英等人,经过重庆、武汉、郑州等地,辗转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延安。

而那个叫刘承慧的川妹子,却没有同行,而是留在了成都开展地下工作。

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和刘承慧的火花刚擦出来,却熄灭于空间的距离当中。

而刘承慧有一个亲妹子,名叫刘承智,这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川妹子,早在成都的时候,她对田家英这个小伙子的印象就很好。

后来她也去到了延安,在和田家英的相处中,两人擦出了爱的火花,并于1940年结婚,这时候,田家英年满18岁。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成都21又喜又悲的爱情

在延安的日子,对田家英来说,是又喜又悲。

他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份爱情,可惜和小刘姑娘结婚才一年多,两人因为性格不合适,相处得比较难。

毕竟一个好动,一个喜静,再加上年纪尚轻,感情也就这么悄然而去。

1941年7月,政研室成立,田家英就从马列学院抽调去了新成立的政研室,和董边成了同事。

换了新部门,田家英全身心的扑在搞研究、写文章上,和妻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于是,妻子提出了离婚。

而当时延安的婚姻,只要其中有一方提出离婚,这段婚姻也就此结束了。

爱而不够的田家英,沉浸于痛苦的情绪之中。

作为同事的董边,被领导叫去负责宽慰田家英,没曾想,爱情在这宽慰之中,悄然来临。

一文让你了解田家英其人

后记

延安时期的田家英,是一个不拘小节,平时走路都会蹦蹦跳跳的人。

在陕北公学读书的时候,同班的金岚给他取了一个叫“田鸡”的绰号,说他走路就像是一只小青蛙一般。

由此,“田鸡”这个绰号不胫而走,同学们都管他叫“田鸡”。

田家英非但不气恼,反而是干脆把自己的笔名也给改成了“田基”。

延安时期的田家英,个头还没长开,但是饭量还挺大,或许是还在长身体的缘故吧。

他吃饭的家伙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碗,每次吃饭的时候,他就端着搪瓷碗去打饭,然后顶在头顶上,回到窑洞里,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他的鞋子经常是破了一个洞,露出来了脚趾头,所以,你会看到这样一幅场面:一个穿着破鞋子,露出脚趾头,头顶上顶着个大搪瓷碗的小伙子,一路走,一路蹦蹦跳跳。

这个小伙子,因为年龄小,被大伙亲切地称呼为“田儿”。

延安时期的田儿,是一个开心的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