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作者:南書房

1978年,罗瑞卿大将在西德医治腿疾期间突发心肌梗塞而不幸去世。而得到消息从旅馆赶往抢救室的郝治平,最终面对的是丈夫罗瑞卿渐渐变凉的遗体。

“瑞卿啊,说好的我们要等手术做好一起回国呢?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郝治平怎么也没想到,她陪同丈夫来欧洲进行腿部手术,结果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她悲痛地扑在丈夫的遗体上痛哭,无论身旁的人怎么劝,怎么拉,她也不肯离开丈夫半步。

在场的人们无不动容,但最后还是狠下心不顾郝治平的挣扎,一堆人强行将其拉走。

可是,郝治平此时已经失去了理智,她大喊道:“你们放开我,我不走!我不能就这样没有他,他也不能离开我……”

一旁的医生无奈,只好强行给她打了镇静剂,这才得以控制住郝治平。

丈夫的死,对与其执手走过峥嵘岁月的郝治平来是巨大的打击。不过,令人感到少许宽慰的是,郝治平至今仍健在,已有99岁高龄,而且她的8个子女也皆是栋梁。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一、奔赴延安

郝治平,1922年生人。在当时那个普遍重男轻女的黑暗年代,其父母却敢打破规矩,让她进入学堂学习。要知道,郝治平的家乡还是河北临漳的一个小山村,民风闭塞,能有此举属实不易。

郝治平自然不会辜负父母的厚爱,她在12岁那年成为了当时临漳县第一个到开封上中学的女孩。

但是,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16岁的郝治平再也无法安心在开封上学。

当她听闻阎锡山开办的抗日民族革命大学要招收有志青年后,便瞒着家人独自一人登上了前往山西的火车。

然而,等郝治平到了山西后才发现,阎锡山是假借抗日之名行地方自保之实,于是,不久她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离开山西,结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集训。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初到延安,这里朝气蓬勃的社会氛围让无数像郝治平这样的革命青年感到新奇和美好,很快他们也同样见识到了当地条件的艰苦。

食物和生活用品上的匮乏也就罢了,寒冷潮湿的窑洞更是让人无法入睡。

虽然条件艰苦,郝治平却不后悔,她告诉自己:“抗日是充满艰辛的,要是这点苦都吃不了,还不如早点回老家。”

正是凭着这样的意志力,表现出色的郝治平在集训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集训结束后,郝治平被分配至抗大第四期学习,而巧合的是,她未来的丈夫罗瑞卿当时正是抗大副校长。

不过,郝治平只是一名普通学员,平常里也很难见到这位副校长,所以,在郝治平学习期间两人彼此并没有什么接触。两人的缘分真正起源于1940年抗大总校第六期女生学员的一次外出学习。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二、郝治平与罗瑞卿的爱情故事

当时,18岁的郝治平已是抗大六期女生队的副指导员。在队伍走向延长县的途中休息时,带头的罗瑞卿开始沿长队巡视。

在罗瑞卿走到郝治平所在的位置时,郝治平只给他敬了个礼,而后就不再理睬他这个副校长,继续干自己的事。

罗瑞卿见此停住了脚步,顿时来了兴趣,他询问道:“女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郝治平。”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罗瑞卿继续问道:“你是担任什么工作的?”

“在连队担任副指导员。”

“既然如此,那你一定知道我是谁吧?”

“您是罗副校长嘛。”回答完后,郝治平也许是觉得无趣,便站起身来径直离开。

站在原地的罗瑞卿傻了眼,虽说革命队伍不讲究身份高低,可像郝治平这样不把他当回事的恐怕也就她一个。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这位女同志还挺有个性的。”罗瑞卿从此也就记住了郝治平的名字。

1940年6月,罗瑞卿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同年底,郝治平也从抗大调到中共北方局党校继续深造。

在这期间,罗瑞卿经常去讲课,好学的郝治平每课必到,而且经常提问。时间一长,郝治平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让罗瑞卿的心海荡起了涟漪。

不久后的一天,刚下课的郝治平收到了一封信。当她回宿舍拆开后,信纸开头的“紫萍”两字便跳入了她的眼帘。

郝治平有些诧异,她怀疑是不是有人寄错信了?自己不是什么“紫萍”,也从来不认识叫“紫萍”的人呀?

于是,她把目光移向信尾,想看看落款人是谁。“洛水清”,一个让她一头雾水的名字,而且看上去好像更像是笔名。

但是。在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紫萍”和“洛水清”后,郝治平念着念着猛然间反应过来,“紫萍”是自己名字“治平”的谐音。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那“洛水清”又是谁呢?会不会也是人名的谐音?当郝治平开始回忆自己的熟人名字时,罗瑞卿跳入了她的脑海。是的,“洛水清”不就是罗瑞卿吗?

郝治平这才好奇地看向信中的内容,原来,罗瑞卿想在明天晚饭后约她到村口的大柳树下聊一聊。

第二天傍晚,郝治平如约而至。罗瑞卿要她陪着自己绕村子散步消食,一路上两人欢声笑语,聊得十分投机。

分开前,罗瑞卿试探性地对郝治平说:“好久没聊得这么开心了,你要是不嫌弃,今后我能不能给你写信,说说心里话?”

郝治平自然是满口答应。

在以后的日子里,郝治平不时收到罗瑞卿署名为“洛水清”的来信。

罗瑞卿在信中一点也不摆首长架子,诚恳地像个少年,和郝治平畅所欲言。

时间一长,两人的关系也随着信封的往来而突飞猛进,郝治平也不禁对这位率直的首长产生了好感。

罗瑞卿见状,也向她袒露了自己昔日的一次失败的婚姻的。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结果没想到的是,郝治平不但不介意,反而愈发感到罗瑞卿是一个值得信赖,又伟岸高大的男人。对她来说,她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罗瑞卿。

眼看时机成熟,罗瑞卿郑重地向郝治平提出结婚的请求。

郝治平虽然也很激动,却觉得此时结婚为时尚早,便说要等到党校毕业后再结婚。

等到4月3日郝治平毕业的那一天,罗瑞卿与郝治平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那一年,罗瑞卿35岁,郝治平19岁。从此,这对革命夫妻在战火的硝烟中携手前行,同甘共苦,直至新中国的成立。

三、郝治平和她的八个子女

建国后,罗瑞卿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而这一干就是十年之久。

在这十年期间,罗瑞卿担负着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任,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因此他与郝治平聚少离多。

即使是逢年过节,郝治平也盼不到丈夫与家人团圆。每逢重大节日,罗瑞卿反而比以往更加忙碌,因为他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工作中。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罗瑞卿顾得了一切,却唯独顾不了自己的妻子。

对此,郝治平却从不在丈夫面前抱怨,身为妻子,她只能默默照顾好整个家,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此外,她担心罗瑞卿在高强度的工作中精神上会支持不住,便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尤其是在丈夫被打击陷害,甚至因此而造成了腿部的终身残疾期间。在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郝治平陪他共同入狱,安慰丈夫的心灵。

好不容易等到一切苦难结束,郝治平认为一家人终于要苦尽甘来的时候,罗瑞卿在西德治疗腿疾期间因突发心肌梗塞而逝世,这让一起陪同治疗的郝治平痛不欲生。

不过,也许是上天对郝治平的补偿,郝治平老人至今仍健在,已有99岁高龄,而且,她所生的八个子女皆为栋梁之材。

长子罗箭,早年从中科大毕业,后转到哈军工学习,成为了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核物理专家。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新疆某核试验基地工作。1978年,调国防科工委机关工作,曾担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原副政委,被授予少将军衔。

郝治平:罗瑞卿的传奇夫人,如今99岁仍然健在,8个子女皆为栋梁

次子罗宇,1944年生于延安,早年从军。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一年之后便辞职移居美国。

三子罗寰,他为人低调,个人信息不明。

四子罗原,1953年出生,曾获得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学位,后来成为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

长女叫罗峪田 ,1942年出生。早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担任解放军总参某研究所所长,被授予大校军衔。

次女罗峪书,1943年出生,早年哈军工的核物理专业,成为了一名核物理专家。

三女罗峪治,为人和罗寰一样低调,生活和工作情况不明。

四女罗峪平,1951年出生在北京。军医大学出身的她却不甘心一辈子做医生,为了自己的文学梦,她毅然选择转业。如今,她出版了众多小说、传记、随笔,并担任影视编剧、策划等。

“艰苦备尝开颜笑,生死与共爱更深。”这是罗瑞卿当年写给郝治平的诗,也是郝治平与丈夫一生爱情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