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作者:红星资本局

上周(3月28日-4月3日),沪深两市共有13家企业首发上会,其中12家获得通过,只有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家首发上会被否。

据红星资本局统计,截至上周,2022年沪深两市已有97家企业首发成功过会,还有3家北交所企业的转板申请获得通过。也就是说,沪深两市今年已经审核通过了100家企业的首发(转板)申请。

截至上周,2022年沪深两市共有8家企业首发上会被否,还有2家暂缓表决,IPO通过率为90.65%,低于2021年全年91.88%的通过率。

与此同时,北交所审核提速,首次出现一周之内3家企业首发成功过会,北交所设立以来过会企业达到18家。2022年以来,北交所共有14家企业首发过会,1家暂缓审议,IPO通过率为93.33%。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证监会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上周共受理了1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主板5家,科创板3家,创业板3家,北交所3家。这也是今年以来新增受理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周。

本周(4月4日-4月10日),沪深两市将有8家企业首发上会,其中主板3家,科创板2家,创业板3家;而北交所将有1家企业首发上会。此外,沪深两市将有6只新股申购,北交所没有新股申购。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一)

上周15家首发过会

卓创资讯、宏景科技等需进一步落实相关事项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上周,沪深两市共有13家企业首发上会,其中12家获得通过,包括主板2家,科创板2家,创业板8家;北交所则有3家企业首发上会,全部获得通过。中信建投、华泰联合证券、民生证券、安信证券、中德证券分别斩获其中的2家。

主板方面,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元医药”)和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思股份”)2家企业上会,均顺利获得通过。

其中,福元医药主要从事药品制剂及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营业务中药品制剂的收入占比超过90%。报告期内,福元医药配送经销、推广经销实现的收入占比高。发审委会议现场询问要求福元医药说明采用配送和推广经销模式的商业合理性,配送、推广经销模式与直销模式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带量釆购的推广实施是否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持续不利影响等。此外,福元医药销售费用较高,主要为市场推广费,其他应付款余额主要为应付市场推广费。发审委会议要求说明报告期市场推广费用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公司及推广服务商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或其他利益输送的情形等。

慕思股份主要从事健康睡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中高端床垫、床架、床品和其他产品等,其中床垫为公司核心产品。慕思股份销售以经销为主,经销采取买断式销售。发审委会议现场询问要求慕思股份说明主要经销商备货周期是否存在异常,是否存在经销商超出真实业务需求囤货的情况;经销商是否和发行人存在关联关系,发行人对经销商是否存在其他财务支持(如借款等)。

科创板方面,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生理”)和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维光电”)2家企业上会,均顺利获得通过。

其中,电生理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00853.HK)旗下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的平台,有望成为“微创系”分拆上市的第四个案例。上市委会议现场询问要求电生理说明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与无需用药情况、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方式相比,消融产品在治疗中实际使用占比及未来市场空间等。此外,电生理产品适应证目前仅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微创医疗自身及分拆下属多家企业上市,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为上市不同业竞争而做的与公司相关产品或业务的划分是否准确和有效,是否符合产品和业务发展逻辑和趋势,是否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路维光电致力于掩膜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触控和电路板等行业。路维光电此次拟募集资金4.05亿元,用于高精度半导体掩膜版与大尺寸平板显示掩膜版扩产等项目。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路维光电说明公司平板显示掩膜版技术与半导体掩膜版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说明公司在半导体掩膜版技术领域的技术先进性以及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创维光电IPO详情请见链接:《路维光电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公司内控漏洞多》)

创业板方面,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资讯”)、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新能”)等9家企业首发上会,最终8家获得通过。

其中,卓创资讯是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信息服务企业,其主要通过信息授权、政府合作、信息交流及公开信息收集等方式获取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数据。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卓创资讯说明以上数据获取方式的合规性及可持续性。此外,上海有色网2020年以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为由对卓创资讯提起诉讼。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该案可能的诉讼结果以及对公司数据获取方式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尽管已经成功过会,卓创资讯还需进一步落实以下事项:结合报告期内活跃客户数量、付费客户数量、客户转化率、客户流失率等数据,在招股说明书中进一步披露业务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华宝新能致力于便携储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两大自主品牌“Jackery”和“电小二”。在受到疫情影响的2020年至2021年,华宝新能却“逆向而行”。2019-2021年,华宝新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10.70亿元、23.15亿元,同比增长235.44%、116.38%;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2.34亿元、2.79亿元,同比增长541.43%、19.46%。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华宝新能结合行业竞争、产品结构、研发投入、销售市场等因素,说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可持续性。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景科技”)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客户,在智慧民生、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园区三大领域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宏景科技2020年12月确认收入的前十大项目中,部分项目的验收周期在2天之内,半数项目的验收时点集中在12月末。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宏景科技说明部分项目验收周期明显短于平均验收时间的原因;12月末集中验收的原因;2020年12月确认收入的前两大客户未按约定付款且回款比例较低的原因。此外,报告期内宏景科技存在将部分业务分包,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形。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是否存在潜在法律纠纷;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尽管已经成功过会,宏景科技还需进一步落实以下事项:说明进一步规范分包业务的具体措施;结合参与“信创”项目的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宏景科技IPO详情请见链接:《宏景科技9成收入依赖两广地区,总经理曾卷入行贿案》)

上海瑞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晨环保”)主营业务为高效节能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效节能离心风机、高效节能离心水泵等节能类产品。报告期内瑞晨环保外协及委外加工成本占比较高,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瑞晨环保说明主要部件通过外协及委外方式加工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以及公司核心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此外,瑞晨环保业务模式分为合同能源管理和买断两类,两类模式下均存在非终端客户(技改服务商、贸易商等)。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非终端客户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湖南弘安达等贸易商客户是否系为与公司合作专门设立。(瑞晨环保IPO详情请见链接:《瑞晨环保携可恢复对赌冲刺上市,产销率下滑存货余额走高》)

浙江天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振科技”)主营业务为新型PVC复合材料地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天振科技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市场。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天振科技说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背景及原因,若美国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报告期内是否出现过因海运形势紧张导致延期交货或减少排产的情况,是否对发行人生产经营产生持续影响。此外,报告期内天振科技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上市委会议要求进一步说明募投项目“年产3000万平方米新型无机材料复合地板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和“年产2500万平方米新型无机材料复合地板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的必要性及提高产能利用率的具体举措。

辽宁信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德新材”)主要从事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积极向下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领域拓展。据招股书披露,截至目前信德新材拥有的两项发明专利均为受让取得。丛国强作为技术发明人,在2010年10月入职信德化工任工程师,2016年1月与信德化工及公司实控人尹洪涛共同签订《三方技术转让合同》,约定丛国强将“石油基碳纤维可纺沥青及高温沥青的制备方法”技术及发明专利(如取得)全部转让给信德化工,作价1000万元。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结合丛国强的工作经历,说明“石油基碳纤维可纺沥青及高温沥青的制备方法”技术及发明专利属于丛国强个人所有的依据及合理性;说明《三方技术转让合同》约定由实际控制人尹洪涛代公司支付技术转让款的合理性。此外,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尹洪涛与非直系亲属、朋友、离职员工、现任员工、参股企业、发行人股东存在大额资金往来,其中部分为现金往来。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以上资金往来形成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股权代持、代收代付等情形。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邦科技”)为定制化的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服务商。报告期内,捷邦科技对富士康的销售金额占比均超过35%,而且呈现上升趋势。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捷邦科技说明对苹果公司是否存在重大依赖。此外,捷邦科技还存在股权代持的情况,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公司董事林琼珊两次入股发行人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入股时间、入股价格)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捷邦科技实际控制人辛云峰、杨巍和殷冠明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了一致行动人表决机制,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如辛云峰与杨巍意见不一致时,上述机制能否保证发行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尽管已经成功过会,捷邦科技还需进一步落实以下事项: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披露对苹果公司是否存在重大依赖;补充披露林琼珊两次入股发行人安排的合理性;补充披露在辛云峰与杨巍意见不一致、发行人的相关决议遭到否决的情况下,现有一致行动人表决机制能否保证发行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龙口联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化学”)主营偶氮类有机颜料、挤水基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联合化学黄(橙)色偶氮颜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60%、81.11%、85.70%,红色偶氮颜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52%、82.65%、92.56%。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要求说明本次募投项目“年产8000吨有机颜料生产项目”是否存在新增产能不能消化的风险;如存在,说明具体应对措施。此外,联合化学报告期内存在通过供应商转贷和为客户提供转贷通道、发行人与关联方存在资金拆借、向关联方采购等情形。上市委会议要求说明公司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北交所方面,上周上会的浙江荣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3企业均成功过会。

(二)

1家企业上周被否

九州风神信披不充分,内控制度未有效执行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上周,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风神”)成为唯一一家上会被否的企业,保荐机构为中天国富。截至上周,2022年已有8家企业上会被否,国信证券“踩中”其中的3家。

深交所发布的《关于终止对北京市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显示,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中重点关注了九州风神以下事项:一是发行人以境外销售为主,报告期各期外销收入占比均超过70%,发行人外销收入增长的解释是否合理,中介机构对发行人外销收入真实性、最终销售情况的核查是否充分。二是发行人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大幅下滑,2022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继续下滑,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三是发行人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变动幅度存在较大差异,毛利率快速提高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四是发行人会计差错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九州风神IPO详情请见链接:《九州风神2021年净利下滑近4成,约20%收入来自俄乌》)

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九州风神关于外销收入增长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合理性等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合理,报告期内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不符合创业板的规定。

(三)

10家企业上周终止审核(注册)

恒安药业撤回申请,芯龙技术倒在最后一步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继此前一周10家企业终止IPO审核之后,上周,又有10家企业终止了IPO审核。这10家企业中,除了九州风神是因上会被否外,其他9家企业均系主动撤回申请文件。海通证券“踩中”其中的2家企业。

科创板方面,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龙技术”)在向证监会提交注册材料后又主动撤回,于3月30日被证监会宣布终止注册,上市之路功亏一篑。

芯龙技术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源管理类模拟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2021年6月22日,芯龙技术的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并于2022年1月27日科创板首发过会,2022年3月4日提交注册。证监会官网显示,2022年3月21日,芯龙技术和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提交申请,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

科创板上市委发布的审议结果公告显示,芯龙技术虽然成功过会,但需进一步落实以下事项:补充披露公司选择非同步整流技术路线并主攻耐高压、大功率产品的背景、原因,以及目前研发主要投向同步整流技术方向的原因及进展情况,并进一步说明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说明是否应将上海绎恒认定为因有特殊关系而可能导致公司利益对其倾斜的关联方。

创业板方面,千里马机械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里马”)、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药业”)、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路教育”)等3家企业上周主动撤回了首发申请。

其中,千里马是中国领先的工程机械销售及后市场服务商,依托新零售门店和“小马快修”平台,为用户提供覆盖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千里马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68亿元、29.27亿元、36.35亿元和18.44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587.56万元、4281.66万元、5735.55万元和2645.9万元。在申报IPO之前,公司均进行了分红操作。2018-2020年,千里马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092.86万元、2622.86万元、4152.86万元。

在此次IPO终止之前,千里马由于“踩雷”信永中和而处于中止状态。千里马的首发申请于2020年12月28日获深交所受理,2021年1月25日进入已问询状态,2021年6月15日对外披露了一轮问询回复之后,千里马IPO陷入停滞状态。今年1月26日,深交所官网发布消息显示,由于千里马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决定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而截至终止之前,千里马IPO尚未恢复审核。

实际上,这已并非千里马首次冲击A股市场。2012年,千里马曾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发申请,后因公司实际控制人杨义华、刘佳琳及公司子公司北京建国者、石家庄建国者等与上海三一、三一重机发生代理权、买卖合同纠纷,于2013年1月申请撤回了IPO申报材料。

恒安药业专注于研发皮肤领域用药,产品涵盖治疗皮炎、湿疹、抗真菌等产品。2021年5月12日,恒安药业的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截至目前已经接受了3轮审核问询。3月28日,恒安药业和保荐机构天风证券提交申请,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恒安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2.56亿元、2.84亿元、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1亿元、0.59亿元、0.28亿元。但其大部分业绩被销售费用所侵蚀。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0.97亿元、1.29亿元、1.4亿元、0.78亿元,占同期营收比重依次达47.75%、50.56%、49.41%、49.84%。这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在恒安药业的三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对其销售费用合理性、真实性等方面均进行了重点问询。

其中,恒安药业的会务服务一般为委托推广服务商组织策划学术会、科室会及商业推荐会。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开展会议2788场、3067场、2784场、1143场,费用分别为4280.98万元、5600.18万元、5232.3万元、2397.13万元。以2020年为例,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但恒安药业全年累计召开会议2784场,平均一天要举办7.6场会议,场均费用为1.88万元/场。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深交所要求恒安药业说明各类会议频次、参加人数、场均金额等的决定因素,结合前述因素量化分析同行业可比公司在频次、参加人数、场均金额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等。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恒安药业相关推广服务商曾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2018年5月,恒安药业与仪陇蕊蕾科技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仪陇蕊蕾”)签署了《市场推广服务协议》,约定委托仪陇蕊蕾开展相关产品在四川区域的市场推广工作,费用总额为10万元。然而,前述推广服务却是由当地业务推广员沈某(个人推广商)实际承担,因此,在没有实际业务往来的情况下,仪陇蕊蕾为恒安药业虚开了3张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约达7.77万元。这也引发了监管的高度重视,针对前述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相关情况,深交所在三轮审核问询中均有涉及,并多次追问公司是否存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优路教育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医卫健康等领域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016年,优路教育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机构简称为环球优路(835981.OC),后于2018年摘牌。2021年6月25日,优路教育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并在7月16日接受了首轮审核问询。此后的2021年8月,因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因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优路教育曾被中止发行上市审核。同年9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已出具复核报告后,优路教育才得以恢复审核进程。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路优教育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9.12亿元、15.59亿元和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0.62亿元、2.86亿元和8913.31万元,并在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优路教育来自线上教学的收入占比均超过八成。由于主要靠线上,优路教育的成本也十分不俗,尤其是销售费用。报告期内,优路教育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46亿元、4.30亿元、5.34亿元和3.4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00%、47.17%、34.24%和39.73%。优路教育表示,若未来营销成本上升、公司无法持续提升营销效率、无法及时适应新兴的营销模式,可能导致销售费用占比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优路教育曾因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遭到通报。根据工信部2020年12月21日发布的《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七批)》,优路教育(版本号3.1.2)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此外,优路教育还曾因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而遭到多次处罚,合计被处罚1.9万元,处罚时间为2015年,被处罚原因包括擅自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等。

此外,北交所上周有商丘市鼎丰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银山棉麻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撤回了首发申请。这也是北交所设立以来终止审核最为密集的一周。北交所官网显示,2022年共有18家企业终止审核,其中3月份就有13家。

(四)

14家企业新获受理

金田新材变更保荐机构,转道沪市主板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上周,共有14家企业的IPO申请获得受理,其中沪深主板5家,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各有3家。国元证券、中信证券分别参与了其中的3家。

主板方面,重庆润际远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际新材”)、迈创企业管理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创股份”)、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新材”)、佳诺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诺威”)、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获证监会受理。

其中,润际新材致力于合金元素添加剂、硅粉体材料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本次拟募集资金6.01亿元,拟用于新型金属功能材料智能制造升级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润际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6.72亿元、17.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2.69万元、1493.11万元和1.94亿元。在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润际新材也存在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等风险。润际新材表示,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新产品的推出及客户的拓展等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未来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原材料价格、下游市场需求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拓展及客户开拓不及预期,均可能对公司业务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若相关不利因素或风险在个别极端情况下或者多个风险叠加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公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年下滑50%以上。

迈创股份是一家专注于电子行业的第三方售后外包服务集成商。本次拟募集资金6.30亿元,拟用于售后服务管理能力提升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迈创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5.01亿元、7.12亿元和8.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09.52万元、4133.92万元、6765.81万元和8501.27万元。迈创股份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足等风险。报告期内,迈创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1亿元、-2.74亿元、-1.26亿元和-5431.42万元。迈创股份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主要系报告期内售后服务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和传统供应链业务在报告期内的缩减所致。如果未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公司营运资金将面临一定压力,对公司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金田新材主要从事BOPP等塑料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膜、热封膜、消光膜及其他功能薄膜。此前,金田新材的创业板首发申请曾于2020年12月获深交所受理,当时的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拟募资金额为10亿元,但其在2021年6月撤回了IPO申报材料。如今转攻沪市主板,保荐机构变为国元证券,金田新材拟募资15.66亿元,拟用于年产70000吨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金田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48亿元、38.39亿元、47.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03.99万元、3.16亿元、6.06亿元。金田新材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其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聚丙烯为大宗商品,其市场价格波动与原油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如果未来聚丙烯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将会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佳诺威专注于人造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纤维板和刨花板。本次拟募集资金6.01亿元,拟用于年产36万立方米超强刨花板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佳诺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7.56亿元、10.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42.45万元、8394.41万元、8775.98万元。佳诺威存在毛利率波动等风险。报告期内,佳诺威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32%、18.28%和13.35%,呈下降趋势,主要受原材料采购价格、产品销售价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未来,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原材料采购价格、产品销售价格、人员薪酬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产生波动,从而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科创板方面,上周有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华特”)、宁波恒普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普科技”)、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维存储”)等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其中,杰华特专业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是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次拟募资15.71亿元,拟用于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以及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杰华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2.57亿元、4.07亿元和6.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0.59万元、-7995.06万元、-2.70亿元和6856.31万元。杰华特存在产品研发未达预期等风险。杰华特产品研发执行“多产品线同时并行”的方案,报告期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4300.00万元、6120.10万元、9928.49万元和1.36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共有28个在研项目在持续执行。未来,若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未能突破、相关性能指标未达预期,或是公司研发进度较慢,相关产品推出市场后未获认可,公司将面临研发投入难以收回、市场开拓出现滞缓等风险,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恒普科技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金属注射成形用脱脂烧结炉的高新技术企业。本次拟募集资金3.52亿元,拟用于宽禁带半导体及金属粉末材料用高端热工装备扩产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恒普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044.24万元、1.85亿元、2.15亿元及2.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45.97万元、2747.81万元、3176.34万元、3424.05万元。恒普科技存在存货减值等风险。报告期各期末,恒普科技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6190.30万元、8307.71万元、1.25亿元和1.58亿元,各期末存货余额持续增加,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0.43%、44.38%、47.19%和52.56%。虽然公司主要根据在手订单和预计市场需求安排采购和生产,但若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无法继续执行订单,或者市场需求出现预期外的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进而带来存货减值的风险。

佰维存储主要从事半导体存储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拟募集资金14.00亿元,拟用于惠州佰维先进封测及存储器制造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佰维存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11.74亿元、16.42亿元和20.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866.13万元、2738.41万元和1.15亿元。佰维存储存在存货金额较大及发生存货跌价等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06亿元、6.01亿元、7.59亿元和14.51亿元,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8.27%、49.41%、42.98%和53.31%。存货规模较大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公司流动资金,可能导致一定的经营风险。若未来市场行情出现大幅下行,不排除公司进一步计提跌价准备从而影响整体业绩的可能性。

创业板方面,上周有西安鹰之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之航”)、安徽安天利信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天利信”)、美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新科技”)等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其中,鹰之航系一家专注于航空机载设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的制造和维修业务。本次拟募集资金7.00亿元,拟用于航空机载机械设备维修能力扩展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鹰之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2.02亿元、2.05亿元和1.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1.41万元、4234.02万元、6985.65万元和4875.16万元。鹰之航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影响等风险。自2020年2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爆发,导致航空需求锐减。2021年1-9月,鹰之航航空机载维修收入较上年度同期仍实现一定增长;未来如疫情对航空业的不利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则将导致公司民航客户的飞机维修和服务需求有所减少,公司的收入水平、盈利能力及回款预计将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安天利信主要从事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和建筑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本次拟募集资金2.85亿元,拟用于总部基地及运营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安天利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900.73万元、1.39亿元、1.57亿元和1.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3.76万元、4866.92万元、5205.98万元和4686.47。安天利信存在业务区域集中等风险。报告期内,安天利信来自安徽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90%。虽然公司在安徽省内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但不排除因市场竞争加剧或者市场容量发生变化,且其他区域市场开发不及预期等情况,导致公司因经营区域集中带来的业绩下降风险。安天利信业务正逐渐由安徽省内向全国市场布局,而跨区域业务的发展需要时间和项目积累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对公司人员管理与项目质量控制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也存在一定的跨区域经营风险。

美新科技主要从事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拟募集资金9.58亿元,用于新型环保塑木型材产业化(一期)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美新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3.50亿元、4.97亿元和5.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53万元、2094.22万元、6513.9万元和7820.11万元。美新科技存在出口贸易政策发生不利变化等风险。报告期内,美新科技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20%、96.72%、96.17%和96.82%。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对美新科技出口美国地区的业务带来一定影响。若未来国际市场政治、经济、贸易政策等发生较大变化或经济形势恶化,美新科技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政策发生较大不利变化等情况,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北交所方面,上周有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五)

6家企业上周注册生效

龙芯中科来到“临门一脚”,拟募资35亿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在注册环节,科创板、创业板上周分别有2家和1家企业注册成功,北交所则有3家企业注册成功,这些企业均距离上市只差最后一步。中信证券斩获其中的2家。

其中,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本次拟募集资金35.12亿元,拟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龙芯中科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于2021年6月28日获上交所受理,12月17日成功过会,12月27日提交注册。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龙芯中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10.82亿元、12.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7179.85万元、2.37亿元。在发行注册环节,证监会就MIP技术的相关纠纷和存货两个问题对龙芯中科进行问询。关于MIP技术的相关纠纷,龙芯中科回复称,公司LoongArch指令系统的研发不依赖于MIPS技术授权。自2020年起,龙芯中科所有新研发的CPU产品均基于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不再使用MIPS许可技术开发新的CPU产品。相关仲裁纠纷不会对基于LoongArch指令系统的产品及其配套芯片的生产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特威”)主要从事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本次拟募集资金28.20亿元,拟用于研发中心设备与系统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思特威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于2021年6月28日获上交所受理,10月29日成功过会,12月3日提交注册。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9月,龙芯中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6.79亿元、15.27亿元和20.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42亿元、1.21亿元和3.20亿元。在发行注册环节,证监会就思特威与香港智感微交易涉及的货物流转过程等五项问题进行问询。针对“与香港智感微交易涉及的货物流转过程,相关购销定价是否公允,香港智感微利润是否真实反映其实际水平”问题,思特威回复称,公司内部关联交易定价是基于历史和现实情况以及合理的商业目的做出的,内部交易定价公允、合理,且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香港智感微的毛利率和利润率与其功能定位相匹配,反映其实际水平。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邦智能”)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装备的综合集成服务商。本次拟募集资金6.86亿元,拟用于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信邦智能的创业板首发申请于2020年7月29日获深交所受理,2021年6月24日成功过会,8月20日提交注册。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信邦智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6.27亿元、5.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6.06万元、6954.18万元、8066.95万元。在发行注册环节,证监会就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和泄密风险防范和收入两个问题对信邦智能进行问询。针对是否存在业绩下滑风险,信邦智能回复称,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达6.29亿元,相较2020年末增加1.07亿元,增幅为20.42%。2021年以来,大陆的汽车行业产销量明显回暖,公司经营情况开始逐步恢复;同时,子公司日本富士与境外主要客户之间的合作历史悠久,从长期看业务往来较为稳定,为公司经营业绩逐步恢复奠定了基础。因此,从疫情影响、在手订单、下游行业景气度及境外客户变动情况角度,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较小。

(六)

9家企业本周上会

帝奥微募资规模接近资产总额3倍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本周,沪深两市将有8家企业首发上会,其中主板3家、科创板2家、创业板3家;北交所则有1家企业首发上会。国信证券参与其中的2家。

主板方面,本周将有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克思)、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铖昌科技”)、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贝航空”)等3家企业上会。

其中,赛克思主要从事液压元件及零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液压柱塞泵及马达、减速机等液压元件及其零部件。本次拟募集资金9.61亿元,拟用于液压元件及核心零部件、减速机元件及零部件技术改造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赛克思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4.07亿元、3.97亿元和2.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09亿元、8425.58万元和4635.75万元。赛克思存在存货跌价等风险。报告期各期末,赛克思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50亿元、1.99亿元、2.39亿元和2.5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6.40%、61.47%、59.78%和65.32%。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原材料和库存商品金额可能会随之进一步上升。若公司不能对存货进行有效管理,或产品因更新换代而发生滞销等情况,则可能发生存货跌价损失,并给公司的存货管理和资产流动性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铖昌科技主营业务为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本次拟募集资金5.09亿元,拟用于新一代相控阵T/R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铖昌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984.78万元、1.33亿元、1.75亿元和8021.54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8.88万元、6663.43万元、4548.46万元和4614.94万元。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18-2020年,铖昌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884.36万元、872.7万元、2705.98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86%、6.58%、15.47%。至于2020年研发费用的扩大,则是支付了股权激励的费用,扣除这部分费用的话,铖昌科技2020年的研发费用为1743.19万元,占营收比例为9.97%。报告期内,铖昌科技所在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2.03%、12.57%、14.8%,明显看出,铖昌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润贝航空为服务型航材分销商,分销的主要产品包括民用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和航空化学品等航材。本次拟募集资金4.73亿元,拟用于航空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上半年,润贝航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8.52亿元、7.22亿元和3.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47.42万元、7776.54、9295.30万元和5369.8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润贝航空的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报告期内,润贝航空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21亿元、1.61亿元、1.68亿元和2.1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重分别为38.37%、28.49%、31.85%和39.76%,占比较高。同期,润贝航空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4亿元、1.87亿元、1.03亿元和7301.00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重分别为28.36%、33.06%、19.53%和13.47%,处于较高水平。润贝航空在招股书中坦言,如果出现公司经营团队未准确把握下游客户需求变动、产品技术出现更新替代、市场竞争加剧、存货管理不善或其他不可预料因素,导致库存积压,产品过期变质或滞销,则公司需要对存货计提相应的跌价,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科创板方面,本周将有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奥微”)、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上会。

其中,帝奥微主要从事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包括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源管理模拟芯片两大系列。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5亿元,拟用于模拟芯片产品升级及产业化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帝奥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2.48亿元、5.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92万元、4017.67万元、1.65亿元。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帝奥微的募资规模及用途引起外界质疑,其15亿元的募资规模,接近公司5.87亿元资产总额的3倍。而用于模拟芯片产品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的5.36亿元中,有8400万元是用于场地购置。而在此之前,帝奥微已投资1.72亿元购买办公室。对此,科创板发审委要求帝奥微说明募投项目涉及购置房产的具体情况,与发行人规划用途、购置设备使用需求的匹配性。

创业板方面,本周将有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峰电子”)、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上会。

其中,维峰电子从事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及新能源连接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本次拟募集资金6.04亿元,拟用于华南总部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维峰电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2.73亿元、4.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2.97万元、6105.68万元、1.00亿元。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0年12月维峰电子进行了一次增资,增资价格为12.39元/股,由4个私募基金认购。而在本次增资的3个月前,有一自然人李绿茵仅以5.95元/股增资入股购得50.51万元注册资本。李绿茵为实际控制人罗少春姐夫的表妹,持股约0.92%。入股时间相隔仅3个月,价格相差超过一倍,这也引起外界质疑。招股书及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显示,维峰电子2018年12月股权激励的公允价值系参考实际控制人亲属于2020年5月的增资价格确定。对此,深交所根据发行人亲属入股价格、时间价值等具体情况,认为2018年12月股权激励公允价值参考的选取依据可能并不合理,发行人股份支付相关会计处理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北交所方面,本周只有湖南天济草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业上会。

(七)

6只新股本周申购

经纬恒润、拓荆科技打破国外产品垄断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

根据新股发行安排,A股本周将有6只新股申购,包括科创板4只,创业板2只。

本周三申购的安达智能,主营业务为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与包括歌尔股份、广达、比亚迪和立讯精密在内的一系列全球头部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建立了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其发行价格确定为60.55元,发行市盈率为39.59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35.58倍。华金证券认为,安达智能是苹果产业链的重要设备供应商,报告期内对苹果产业链的销售占比均在5成以上,总体有望受益于苹果产业链的良好发展预期;公司创新产品ADA智能组装设备2021年正式推出,有望加深公司对FATP段组装工序的覆盖,助推公司实现份额扩张。

本周四申购的新特电气,主营业务为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抗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配套产品的销售。施耐德、西门子、富士电机、日立、罗克韦尔、卧龙电驱等国内外高压变频器龙头企业均为公司的重要客户。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2.05倍。华金证券认为,公司与多个国内外变频器知名客户均保持长达约10年的合作时间,有望稳定公司未来收入预期;受益于大陆节能环保发展大趋势,下游应用有望不断深化拓展,并将拉动公司业绩向好。

本周四申购的经纬恒润,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和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等。公司研制的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平台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2021年为日照港提供全套港口MaaS解决方案。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0.82倍。天风证券认为,经纬恒润业务增长迅速,有能力进行国产替代并已经参与海外竞争;公司产品覆盖较大范围的汽车电子部件,采购成本拥有一定的优势,有望成为类似博世的汽车电子平台型企业,看好其中长期发展。

本周四申购的拓荆科技,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产品广泛用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国内主流晶圆厂产线,打破了国际厂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参考行业市盈率为35.54倍。华金证券认为,拓荆科技所主导推动的相关国内半导体关键卡脖子设备迭代发展,有望获得多方助力;公司形成了全员持股的激励制度,预计在人才和资金的双重驱动之下,有望在高技术壁垒的薄膜沉积设备领域不断积累竞争优势,提升行业影响力。

本周五申购的宏德股份,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关键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在风电设备行业客户包括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南高齿等,医疗器械领域客户包括西门子医疗、东软医疗等。参考行业市盈率为26.46倍。华金证券认为,受益于大陆碳达峰碳中和大发展趋势,风电行业中长期保持高景气发展可期,有望助推宏德股份业绩向好发展;在国内铸造行业总体产能供给相对受限的发展背景之下,未来几年公司有望持续释放产能,中短期或驱动公司业务规模不断增长。

本周五申购的英集芯,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公司已经与小米、OPPO、vivo等国内外知名智能手机品牌商建立深度合作。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0.82倍。华金证券认为,英集芯快充产品竞争力较强,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在智能音频处理、家用电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方面进行了产品拓展及技术储备,多款产品将于2022-2023年逐渐量产,或将带来新的增长预期。

红星新闻综合报道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IPO周报⑤:上周15家首发过会,九州风神被否;14家新获受理创年内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