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守门员笔记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

作者:升子山
守门员笔记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

小年青高速出口防疫

4月3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决定出院回家休养,只要头不晕眩,生活就完全没问题。

“你这是身体过度疲劳,湿寒入体,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昏眩症,其他无大碍。注意休息,切忌过于劳累。”一大早,两位大主任医师一起来巡房,如是告知。

这两天的磁共振、CT和B超各种折腾后,等待结果度日如年,突然发作的晕眩症让我不敢睁开眼睛,大脑却转得比平时快百倍,各种信息过滤后,凭着对自己身体敏锐的感觉,猜测若非大病,必和风寒冷雨中超长待机有关,毕竟体质本来输人一等。

既然检查结果与自己的预感重合,还真的是感谢命运眷顾,给了一次最轻的惩罚,大概认为此人虽然站岗不行,尚有其他可用之处,黑白无常放了一马。

守门员笔记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

不愿回忆过往,但如此小惩大诫,定当吃一堑长一智,撑不起的别硬撑,否则像梱干柴一样倒下,添乱不说,还浪费国家医疗资源。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仅是春天,还有抗疫中平平安安的你我,不倒在岗位上,我们才算是抗疫胜利。这场战疫中,原谅我提前退役了。

可小伙伴们却因我提前离岗加重了任务。我守的卡点要派别人去守了,不仅如比,因为各公共场所全面放开,防疫任务加重,景区、酒店、网吧、卡拉0K厅、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皆为文广旅体局的主管责任,等于要负责半城活动场所的防疫工作,都要巡查。

守门员笔记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

原本要守的十个老旧小区的大门,再加上每天还要派出6个小年青去支援沪昆高速龙游出口的防控值守,全系统百来号人,个个必须上,扛住清明小长假人来人往带来的防疫压力。

我一边吞着中医院配来的中药,一边看领导在工作群里发布指令,值班人员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坚守岗位,非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这种场面太熟悉了。

看着那些穿蓝色防护衣戴手套的年青同事在高速出口吹着风吃盒饭的照片,感觉身边这些熟悉的8090后吃起苦来,挺令人心疼的。在家的时候,谁还不是一个宝宝,可一旦压了担子,他们个个成了活力十足的战士。

守门员笔记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

清明是个传统的节日,祖宗崇拜是铁律,尽管各地呼吁大家尽量线上祭祖,可也挡不住所有人归家的念想,估计高速的车流量不会轻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用肩膀扛住大山,负重前行罢了。

这场疫情,改变了世界太多太多,但改变不了的是信念。中药虽苦利于康复,所以皱眉喝了下去。身体虽然从岗位上退下来,心却还在关注。这是一场全民的战争,居家有居家的义务,巡查有巡查的责任,枪口一致对外,那就是怎么升级怎么打的病毒,时人称为“生物战”。

守门员笔记8: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而出

上海的黄埔江上空无一人的情景,有人说这是三百年来从未有过。为了防疫,人人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精神与生活双重的。这场不断升级变异的病毒战,对于现在还活着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浩劫。

所以,虽然还有点头昏脑胀,但战疫一日不停,仍愿意以笔为矛,奋力前行,或为记录,或为鼓呼,用纪实的方式记下来,或许也是一种不能忘却的记念。这种种置身其中的心路历程,也值得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