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和女儿的逗逼日常之六

作者:溪青浅

今年的清明节适逢农历三月三,古时候的上巳节,也是情人节,女儿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节春嬉,古代女子有出游的传统,想象春花烂漫间,年轻的姑娘们身着七彩霓裳,或赏花或扑蝶,嘻戏玩闹,轻歌曼舞,多么令人浮想联翩的美妙画面哪!

上巳节还有荡秋千的传统,高高摇荡的秋千上美丽的女子欢声笑语,长发飞扬,翻飞的罗裙好像天边绚丽的彩霞,好一派春和日丽,花团锦簇,美女如云的美景。

可惜这个习俗没有保留下来,如今的年轻人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早已忘了这些传统文化。好在壮族还有三月三歌圩节,想想青年男女盛装出行对山歌的情景,一定热闹又浪漫。

吃早餐的时候,我趁机对女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先是循循善诱,一脸慈祥地问她:“今天是什么节呀?”

我和女儿的逗逼日常之六

女儿对我这有着显而易见答案的问题明显有些狐疑,如今这老妈也学精了,套路之多令人防不胜防。她不置可否地回答:“不是清明节吗”

我很有耐心,继续问道:“再想想还是什么节?友情提醒,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

女儿一脸懵懂,头摇的像拨浪鼓,直言不知道。我继续解锁答案:“想想看,有一首歌非常应景呢。”

女儿底气不足地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我有些急了,赶紧打断:“歌曲!儿歌!不是诗,欢快点的”

一脸殷切地望着她,双手举起做指挥状,还给起了个头“又是一年……”等了许久,女儿抬头装出一副欢快的表情,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我俩一起到河边。”什么鬼?我彻底无语,只好用吹胡子瞪眼来表达我大清早嘎然而止的好心情。

我和女儿的逗逼日常之六

人家倒是一脸的不屑:“机智如我,用30秒的时间创作了一句歌词配合你的表演,还这么押韵,你还想要啥?”

好吧!让我用五音不全的嗓子亲自示范:“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唱完还不解气的地质问:“你不会这首歌吗?这不是你小时候的儿歌吗?”女儿坚决否认,以她对音乐的爱好和中华小曲库的博闻强记,实在没听过这首歌。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原来这是李谷一唱过的歌,感情这是属于我小时候的记忆啊,70后和00后自然不在一个频道上,不怪她不会。

我有点悻悻然,马上把话题拉回到主题上。给她长篇大论一番关于古代上巳节的风俗,然后问她你今天不打算出去吗?她翻了个白眼:“您这是让我出去招蜂引蝶吗?在花树下搔首弄姿,引个公子哥来给我送一枝花,我就白跟他走啊?骗谁呢?”

我和女儿的逗逼日常之六

女儿向来伶牙俐齿,外号“常有理”,我是说不过她的,讪讪回了一句:“这么好的天气,你可以约一下小姐妹们出去探春呗”

女儿一副明显看着白痴的眼神:“大妈,今天是清明节呀,谁还今儿约呢?您不怕我碰个孤魂野鬼啥的?”

我不甘心,想想这个天天宅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女,继续引导:“你可以明天去啊!约几个姐妹,穿上你的汉服去拍照。想象一下七仙女在蟠桃园盛装出行,衣袂飘飘,巧笑嫣然……多好的感觉呀。”

女儿对我这老文青动不动就脑补出的画面嗤之以鼻:“我们要约就去打游戏玩剧本杀,谁去赏花呀?你以为像你们大妈,春天一到就开挂到树上?”

我恼羞成怒,一改温婉可人的慈母形象,露出了本来面目:“去去去,天天宅着算怎么回事啊?约几个伴去转转!”

我和女儿的逗逼日常之六

小妮子看我急了,慢吞吞地回答:“估计没人和我去看花,你非要让我去,我可以自己去吗?”

我看事情有转机,继续挤出微笑耐心劝解:“看花就得莺莺燕燕的,人多热闹啊!”

没想到我这个不解风情的女儿立马接上:“没事,我可以一个人演出七个人的感觉,您不就是想看看七仙女儿赏花吗?”

说话间女儿突然戏精上身,扭捏作态,一会捂着嘴窃笑;一会儿扭着腰做扑蝶状;一会儿摇着扇做拭汗状;一会儿和旁边虚无的人假装挠痒痒嘻嘻哈哈;一会儿拧着小碎步紧走两步又退后……

我和女儿的逗逼日常之六

我笑得前仰后合,那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哪是七仙女游园,分明是丑人作怪图啊!那做作的小身段,那令人喷饭的表情,又刻薄,又油腻,极尽惺惺做态之能事。一个人的独角戏演出了一群人的热闹,咱这逗逼女儿还有这能耐!

我笑得肚子疼,她还在兀自表演,看我上气不接下气,她有些意犹未尽地停止,问我:“这样您总满意了吧?那我就打扮打扮出门表演了啊”

好不容易止住笑,我慌不迭地拦住,就这样子出去招摇,明儿就上头条了,人家不得骂我养了个傻姑娘吗?这要丢人就在家丢吧!这种二货,千万不敢放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