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作者:读书工

白居易一生多次游历江南,他甚至在江州任过司马,在杭州苏州又做刺史多年。杏花烟雨江南,这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乡土风情深深地打动了他。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后来由于身患疾病调离苏州回到了京城长安,晚年来到洛阳担任太子宾客。这是一个闲职,因此他有时间和刘禹锡欣赏风景,诗酒唱和,过着闲适的日子。

洛阳虽然有好友刘禹锡,有伊洛河,有龙门山,日子过得舒适无忧。但是越是这样,他越忘记不了过去那些峥嵘岁月,那些宦游的日子,那个陪伴了自己多年的杏花烟雨江南。

可以说晚年的白居易虽然身在洛阳,但对江南更是魂牵梦萦,不能忘怀。恰好这个时候刘禹锡也是惦记着江南。于是他们互相唱和,刘禹锡写下了诗词《忆江南二首》,白居易也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词。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忆江南·其一》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组词的第一首,开头直奔主题,抒发赞美江南的感情。江南的印象早已铭刻在心。江南是水乡,江河汇聚,水道纵横,烟花三月,草长莺飞。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岸边那些鲜艳的花朵犹如燃烧的火焰一般。那缓缓流动的江水,碧绿如染。人们泛舟碧波之上,犹如在画中穿行。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忆江南·其二》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组词的第二首,思念江南,当然首当其冲的是思念杭州。那里有美丽的西湖和孤山,想当年治理湖水,修堤植柳,闲暇时在白沙堤上游乐,仿佛历历在目。

每到八月中秋,天高气爽,月明星稀,在灵隐寺都有观月赏桂的活动。夜深人静,那馨香的桂子好像是从月宫里洒落下来。还有忘不了的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在郡亭里躺着就能观看。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忆江南·其三》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第三首词写吴宫,就是写苏州的美好。苏州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这里不仅有宫城遗址,而且有吴王夫差为美女西施建造的馆娃宫。

曾经的馆娃宫楼宇巍峨,金碧辉煌,留存遗迹众多,令白居易探寻追思。苏州自古出美女,品赏此地的名酒春竹叶,看芙蓉般美好的歌女表演,千古兴亡让人感叹不已。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白居易的这三首词虽然是与刘禹锡唱和的,但也是自成系统。这是组词,第一首是概括性地写江南好,突出江水江花,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者也。

第二首第三首是分开来写,分别写杭州和苏州。因为这两个古城白居易曾经任过刺史,更有亲切感,而且它们的面貌足以代表江南的特色了。

所以后两首就分别来写。写杭州时主要是突出风景,抓住灵隐寺赏月观花和钱塘江观潮两个独特的画面。而写苏州则突出女性美,深入到历史的长河里去,写美人西施,由古及今。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江南的美好深深地融化到白居易的血液里去了,他终生难忘。现在年岁大了,再也回不去了,这种美好就只剩下了怀念。这首词就表达了诗人对江南一种近乎痴迷的追忆和遗憾。

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也被贬谪,但贬谪之地大不相同,他没有杭州苏州那样的任职经历。所以他在与白居易唱和的时候,写的《忆江南二首》,都是以赞颂眼前的洛阳为主。下面附上这两首词。

《忆江南二首》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白居易的三首词:再也回不去了,魂牵梦萦的江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