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东风集团股份最赚钱,北汽蓝谷亏损最多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2年3月的最后一天,广汽集团递交了一份近3年来最优成绩单:2021年营收756.76亿元,同比增长19.82%;净利润73.35亿元,同比增长22.95%;销量214.44万辆,同比增长4.92%。

收获者不止广汽集团。

截至3月31日收盘,长城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吉利汽车等多家上市车企公布2021年度财报。帮宁工作室统计9家车企数据显示:8家实现盈利,7家实现销量和净利润双增长。

将时间轴拉长。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3年下滑局面,同比小幅增长3.4%和3.8%。

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约1.6倍,渗透率大幅攀升8个百分点至13.4%,仅12月单月渗透率就高达19.1%。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2021年,是具有挑战和困难双重压力的一年。如江淮汽车在财报中所写,汽车市场缺芯少电,科技公司争相跨界,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公司面临多重挑战与压力。

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表示,汽车市场由增量向存量时代转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躺赢时代结束,淘汰赛已然开启,企业容错空间大幅缩小,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断崖式下跌。

北汽蓝谷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不仅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也吸引众多跨领域公司和资本入局,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但日趋加速的技术迭代,进一步缩短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对设计、生产和制造能力带来一定挑战。

“新冠疫情延续,汽车芯片短缺,大宗商品原材料上涨等问题对汽车行业影响极大。”东风公司董事长竺延风说。

在缺芯、疫情反复、原材料涨价等时代背景下,这9家上市车企2021年面临哪些机遇与风险,2022年又该如何突围?

01.

比亚迪领衔

5家车企营收超千亿元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爆发的一年。在大盘利好的情况下,作为连续9年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冠的比亚迪,以营业收入2126.42亿元,同比增长38%的成绩,位居9家车企营收第一。

北汽股份、长城汽车、东风集团股份、吉利汽车4家车企营业收入纷纷破千亿元。北汽蓝谷营业收入未破百亿元,但增长速度最快,达64.9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7.6%。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北汽蓝谷5家车企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营收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交付量的接连攀升。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2021年,东风集团股份和广汽集团销量均突破200万辆,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北汽股份突破100万辆,比亚迪和江淮汽车分别超50万辆。

在增长率方面,比亚迪增幅最大,北汽股份和东风集团股份出现下跌。

比亚迪新车销售达73万辆,同比增长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万辆,同比增长231.6%,销量占比超过80%。纯电动车型和DM混动车型销量分别为32万辆和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9%和467.6%。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销量一路狂奔的同时,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却同比下滑7.81%至17.39%。这个数字虽然略优于长城汽车16.1%和吉利汽车17.1%,但却与特斯拉约30%、造车新势力蔚来和理想20%差距明显。

02.

东风集团股份最赚钱

北汽蓝谷亏损最多

净利润方面,比亚迪营业收入最高,但它并不是最赚钱的企业。东风集团股份以113.87亿元,同比增长5.85%,成为9家车企中最赚钱的车企。

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随后,其净利润分别为73.35亿元和67.26亿元。通过数据对比可发现,9家上市车企中,有8家盈利,仅北汽蓝谷1家出现亏损,其亏损额度超过50亿元。

对此,北汽蓝谷方面表示,主要受新冠疫情及原材料供应短缺等因素影响,产销量未达预期,现有毛利无法覆盖固有成本费用,对业绩影响金额约20亿~25亿元。同时,持续营销和研发投入也影响了业绩。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从增长率来看,9家车企中,有7家净利润正增长,比亚迪和吉利汽车出现下滑,分别下滑28.8%和21.9%。

对比亚迪而言,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一直存在。2017年,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026.51亿元,净利润40.66亿元,5年之后,其营业收入翻倍破2000亿元,但净利润仍维持原状,甚至相比2017年减少10亿元。

比亚迪称,2021年净利润下滑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比亚迪的防疫产品业务急速收缩;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等价格暴涨,比亚迪遭遇了空前的成本压力。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增收不增利的还有吉利汽车。拉长K线图便可发现,吉利汽车净利润已连续3年大幅下滑,从2018年125.53亿元到去年48.47亿,缩水近77亿元。

“利润压力来自原材料成本上升、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开发新业务产生的经营成本。”吉利汽车解释道。

对于既有自主品牌,又有合资品牌的北汽股份、东风集团股份和广汽集团来说,尽管2021年营收、利润均表现出彩,但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合资品牌和商用车业务的格局仍未改变,自主乘用车业务有待加强。

为此提供注脚的是,北京奔驰仍是北汽股份最大收入来源和利润奶牛。

2021年,北汽股份与北京奔驰相关收入高达1679.7亿元,与北京奔驰相关收入占北汽股份总营收95.5%。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3月25日,国泰君安发布一份研报显示,尽管北汽股份2021年业绩表现优于市场,但继续对其持保守态度。其原因在于,“北汽股份2021年业绩改善主要受非经营性收益和一些成本削减的推动,这些措施或不可持续”。

国泰君安解释道,北汽股份主要增长动力北京奔驰正在失去增长动能,2022年1~2月继续跑输市场。

受芯片短缺和车型老化的拖累,北京奔驰销量表现不佳,EQ系列加入尚未提供增长动力。因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正在增加一些强劲车型,其未来增长充满挑战。

03.

两个关键词

新能源和智能化

过去一年,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和汽车百年变革加速演进,叠加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风口,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时,也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变革按下加速键。

2021年,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为众多车企财报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长城汽车定义的绿色碳中和,即不是被动达标的压力,而是主动转型的动力;不是在夹缝中求小生存,而是在新机会中谋大发展。”为此,长城汽车将坚定不移土加速智能化转型,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建立全栈自研能力,实现三智融合。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曾庆洪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过去一年,广汽集团持续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通过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

2021年,比亚迪迎来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表示,将坚持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共同发展,“两条腿、齐步走”的战略定力和技术实力。

2021年成立的极氪品牌,是吉利汽车切入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力作。极氪001自10月交付以来,4个月共交付12453辆,平均订单单价33.5万元,是跑得最快的新势力之一。

在兵家必争的智能化领域,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等多家车企纷纷抢占前瞻技术高地。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吉利汽车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打造“雷神动力”智能动力解决方案;入股亿咖通,旗下芯擎科技研发的中国第一颗7nm制程车规级SOC芯片发布。

在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看来,这家企业已在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技术数据资源三个领域全面布局。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吉利汽车加速向智能时代转型,构建核心技术领域的全栈自研生态,成为科技引领型的全球汽车企业。

以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为目标的长城汽车,2021年研发投入达44.9亿元,同比增长46.36%。其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造车平台,涵盖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及汽车生活全产业链价值创新技术体系,代表着长城汽车全新造车理念。

“目前,广汽集团正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瞄准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持续在科研创新上发力,努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总结道。2021年,广汽集团研发投入超52亿元,新增专利申请2580件,累计专利申请10620件。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AEP3.0全新电动车平台、广汽车云一体化集中计算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等便是研发成果。

“早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分水岭就已出现,随着造车新势力和世界级汽车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新竞争时代。”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汽车行业已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更是汽车智能化应用的大比拼,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只有抓住市场机遇,快速放大优势,实现品牌价值、市场份额方面的突破,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全新赛道上领跑。”魏建军说。

04.

芯仍缺,价仍涨

2022年如何突围

现在,汽车企业都把目光聚焦到2022年,甚至更远的未来。

2022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165万辆。淦家阅表示,2022年是产品大年,吉利将推出5款雷神超级电混车型、3款雷神油电混动车型、1款醇电混动车型、极氪品牌全新豪华智能纯电MPV、两款吉利品牌全新SUV和1款几何全新纯电SUV。

这一产品矩阵意味着,吉利汽车正在加速新能源转型升级,在纯电、超级电混、混动、换电等多种新能源赛道上发力。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推出多产品的还有长城汽车。长城汽车将推出哈弗酷狗、魏牌圆梦、欧拉芭蕾猫、闪电猫、朋克猫、坦克700、金刚炮、沙龙机甲龙等8款产品,包含新能源、SUV、轿跑等多类型产品矩阵。

包含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的比亚迪,2022年似乎更为忙碌。目前比亚迪累计未交付订单量达40万辆,且仍在逐月增加中。据此,保守预计其2022年销量为150万辆;若供应链向好,则将冲击200万辆目标。

东风公司将发力自主乘用车业务。2022年,东风公司销量目标同比增长25%。其中,商用车销量增长10%,乘用车销量增长28%(增长约60万辆)。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乘用车方面,东风公司将投放超过13余款新品,其中自主品牌5款,包括岚图梦想家、风神皓极等车型。合资品牌8款,包括东风日产ARIYA、东风本田e·NS1、新一代CRV和神龙公司D78等车型。

东风公司已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加大投入。按照其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东风商用车、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规模进入行业前三。研发投入方面,东风公司十四五期间增长到千亿元级,其中,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6%。

2022年,电动化态势愈加明显。

广汽“双田”在新能源车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广汽本田发布全新电动品牌极湃(英文名e:NP),该品牌首款车型极湃1亮相。

广汽丰田纯电SUV车型bZ4X已于2021年11月首发亮相,2022年上市。该车型基于丰田全新e-TNGA电动汽车平台打造。

都说日子不好过?去年,9家上市车企8家盈利!

但对这些汽车企业来说,要达成既定目标并不容易。一方面,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反复,全球宏观经济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仍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困难。

正如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表示,汽车企业可能面对以下三方面风险:

其一,进入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风险依然存在,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其二,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影响依然突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其三,以5G、AI、云计算、大数据、通信设备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已经开始,汽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要求传统企业加快变革,向清洁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北汽蓝谷在财报中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销量快速增长,但行业优质核心资源有限,芯片等核心资源短缺情况加剧,可能对获取核心资源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制约销量提升。

另一方面,产品持续高投入和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将考验企业资金储备与盈利能力。而在智能驾驶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维护和吸纳研发人才,将对企业能否持续保持技术优势产生决定性作用。

对汽车企业而言,关键要找到应对挑战和排除风险的办法。

“吉利将加强部署国产化和自研芯片路线,通过多种技术路线方案,多方位解决芯片短缺问题。”淦家阅说,基于多年产业积淀,一方面积极协调供应端资源,在供应链安全方面做出可行方案;一方面加强智能电动自研能力,增加研发投入。

针对芯片短缺问题,长城汽车董事会秘书徐辉表示,长城汽车将加大芯片采购力度,争取供应商更多供应。此外,寻找更多芯片供应厂家。

对缺芯和原材料涨价,行业人士纷纷建言献策:鼓励芯片和汽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积极扩大车用芯片生产能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有效化解车用芯片紧缺矛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要加强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抓好保供稳价,加快构建开发采购并举、国内国际互济多元化保供体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