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些专注力好的孩子,妈妈都是这样做的!

专注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妈妈都了解了。

ta就像一个门,能够把干扰信息挡在门外,然后让我们需要的信息进入大脑,进行观察、记忆、理解、推理等思维活动。

很多妈妈看到自家“没法安静坐好十分钟”的孩子,感觉很忧伤——如果专注力是个“门”,我家孩子的“门”可能是个自动门……随时自己打开……

玩积木玩5分钟就扔一地去玩别的了;

说好的看绘本,看到窗外有飞机飞过就跑开了;

怎么办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以后上学的学习能力……

其实,专注力是天生的,当外界刺激回应到孩子内在的发展性兴趣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专注,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去保护他们的专注力不被破坏。

怎样才能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呢?在孩子玩玩具的过程中,这几点很重要。

1.注意给孩子营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

孩子对感官刺激非常敏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孩子安定不下来,一会儿受这个吸引、一会儿受那个吸引的原因。

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环境中感官刺激的质和量。

那些专注力好的孩子,妈妈都是这样做的!

从量上来说,当环境中充斥着过多的玩具和刺激,孩子的专注力就容易被破坏。

一方面孩子不自觉会受到这些物品的吸引,另一方面选项太多孩子就不容易从中选出真正迎合他们发展性兴趣的材料。

从质上来说,要提供给孩子各种满足他们发展性需求的活动,比如说语言、动作协调、感官精致化、社会行为等。

也就是,活动要满足孩子兴趣,他才会专注——如果我们提供的活动太过单一,孩子当下兴趣点可能并不能得到满足。

而同一发展性需求的活动中,我们也要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物料,让孩子找到适合其能力水平的活动。

比如,都是玩积木。如果我们要求一个2岁的孩子去用乐高专心搭模型,那就超出他的水平了,他肯定表现得“不专注”——这不是孩子的问题。

2.通过工作循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家庭会把全部玩具收纳在玩具盒中,这并不是好方法,这种摆放方式很随意,并不能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和有效分类,建议爸爸妈妈把玩具放在玩具柜上,一组归一组,放到固定的位置上。

玩玩具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那就是从玩具柜上取下,到工作桌或者地垫上玩耍,玩好了之后需要整理好、原样送回。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这称为基本的工作循环。一开始,我们需要给孩子示范如何收拾,带着孩子一起做,慢慢减少辅助,让孩子自己收拾。

基本工作循环可以帮助孩子专注在当下这个工作上,即便他当时又受到了什么物品的吸引,也需要克制冲动,带着理性收拾好再去拿下一个玩具。

那些专注力好的孩子,妈妈都是这样做的!

3.要观察孩子对玩具的反应,及时调整

爸爸妈妈要把那些孩子使用率低的玩具及时替换掉,并想一想孩子不再玩他的原因是什么: 太简单了?还是太难了?还是玩具的类型不适合孩子的兴趣?

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符合孩子兴趣、又适合孩子挑战难度的玩具,就能使得孩子能不断延长其专注的时间。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做专注力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指点唠叨,打断孩子,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