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近几年来的气候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忽冷忽热的温度让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该穿什么才合适,在前不久,上海这样一座位于祖国南端的城市竟然下起了雪,很多市民朋友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欢喜之余也赶紧网购下单羽绒服御寒。

这时很多人好奇,古人没有羽绒服,那寒冷的冬天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呢?说出来可能会令很多人惊讶,因为他们的御寒方式比我们想象的要舒适得多。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古代人的御寒方式

现代人在冬天外出时会选择穿上羽绒服或者棉服,再加上出门一般不会步行,都会乘坐交通工具,所以冬天并不是很难度过。在家里如果觉得冷,就会打开空调或者是暖气,或者在阳台晒晒太阳也会全身暖融融的,那么古时候的人们既没有科学发明,又物资匮乏,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呢?其实他们有很多办法。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猫冬”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是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待着,不出去乱走,这样能够减少风寒感冒的几率,毕竟伤风在古代是要命的,其次就是躲在家里能够避免冻伤,所以人们会“猫起来”。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猫冬”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但是只躲在家里并不能彻底的保暖,还需要多穿衣服,古时候人们穿的棉衣里的填充物一般都是棉花,但由于古时候的纺织技术发展的并不好,要想制成一件棉衣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布料的价格昂贵,平民百姓家能穿得起打补丁的衣服就已经是家境优渥了,就更别提在里面加上棉花了。

于是就有很多人上山打猎,把动物的皮毛缝补到一起制成衣物御寒,这样不仅节省了开销,而且还比普通的棉织物保暖性好,富贵人家也把穿虎皮、狐皮当成是权贵的象征,这一点可以参考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对衣服的描述。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烧炭,提起炭火,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雪中送炭”,在北风呼啸的寒冬,一盆炭火是多么的可贵啊!在古代,房屋大多用木头制成,还有一些有钱人家会用砖砌起房屋框架,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房屋的保暖性都不是很好,冬天寒风刺骨,不过一会儿就会打穿墙面,侵入室内。

于是人们就会选择烧炭来取暖,但是烧炭有一些弊端,一是炭的价格偏高,普通人用不起,二是如果炭燃烧的不充分,会导致人的中毒。唐代诗人白居易一首《卖炭翁》写出了多少穷苦人民的心声,写出了多少社会的悲哀。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所以那些烧不起炭的穷人会选择上山砍柴,烧火取暖。但是由于古时候没有便捷的农具,每天能运回来的木柴并不多,于是乡里人会在空闲时间抓紧上山砍柴,日积月累,到了冬天也差不多能够储存足够的木柴过冬了。

但是干枯的木柴燃烧得非常快,不一会儿就会变冷,于是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更加御寒的方式,那就是火炕。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现在火炕这样的取暖方式在东北地区还十分盛行,有些朋友不知道火炕到底是什么,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就类似一个两边有口的长方体,一端用来点燃木柴,上面可以放一口大锅,用来煮饭做菜,当木柴燃烧时,产生的浓烟经过整个炕体结构从另一端的出口排出,这时整个火炕就变热了,到了晚上,人们可以把烟囱堵住,这样热的气体不会向外跑,火炕就能保温一整个晚上。

有了火炕,另外一个和它相近的取暖方式也应运而生了,那就是火墙。火墙是人们烧火炉时想到的点子,只要把墙体内部打通,就会发现火墙的原理和火炕是一样的,当火墙烧热之后,人们靠在上面会觉得通体舒畅,在古时候也备受人们喜爱,而且这样不会浪费木柴。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除此之外,在更久远的年代,王公贵族还会选择用汤婆子和暖手炉御寒,这两个东西又是什么?其实汤婆子和暖手炉与现代的热水袋是一样的,只不过古时候没有橡胶,不像现代这样便捷。

汤婆子也叫锡夫人或者汤媪,它是一个圆圆的壶,有很多材质,常见的是陶瓷、铜、或者是锡,汤婆子上面有一个螺旋的小口,从这个小口往汤婆子里灌热水,然后把上面的螺帽拧紧,防止水溢出来,但是汤婆子保温的时间不长,人们一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把汤婆子放进被子里,毕竟在被子里能够保证保暖时间更长。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后来人们又对汤婆子进行了创新,于是就出现了暖手炉。暖手炉又叫怀炉,在很多古装剧中都有出现,它样式新颖,御寒时间长,被很多闺中小姐钟爱,而且暖手炉里面是一块木炭,木炭不停地燃烧,暖手炉也会持续发热,人们还会制作一个专门用来放暖手炉的布袋,保证暖手炉散热变慢。

古代人为了保暖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被冻死,杜甫诗中曾讲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诗体现了世态炎凉,也体现了古时人们生活的艰难,尤其是冬天,更加难捱。

古人没暖气没羽绒服,要怎样度过冬天呢?其实比你想象 的 更舒适

总结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好的防寒保暖方式,但是古代人们也同样充满智慧,他们用火炕、汤婆子、暖手炉等方法来御寒,但其实在古时候,气候一直很稳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忽冷忽热,

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多破坏环境的手段,不会乱砍乱伐,也不会使用塑料制品,不会导致气候紊乱温室效应等等。现在看来,保护环境任重道远,为了人类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能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把保护环境当做重中之重,不要到了无法挽回时候才追悔莫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