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美制裁,究竟影响华为多少业绩?孟晚舟再谈“惊心动魄”

全文共2368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回家六个月,我唯有努力的不缺席,才能赶上祖国的变化。”

3月28日,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出席华为2021年年报发布会,这是孟晚舟回国后首次在公开场合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美国制裁、芯片紧张等一系列风波,华为的利润却创下新高。

被美制裁,究竟影响华为多少业绩?孟晚舟再谈“惊心动魄”

被制裁的华为业绩如何?

据华为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华为在过去的一年中营收出现了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的下滑,但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华为2021全年收入为6368亿元,同比下降28.6%,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75.9%。

被美制裁,究竟影响华为多少业绩?孟晚舟再谈“惊心动魄”

实际上,面临美国多年来施加的制裁,华为近年来发展也颇为坎坷,郭平在会上称:“2021年我们活下来了,但我们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2022年仍将继续‘求生存、谋发展’。”

外部环境的挑战也反映在财务数据上,2021年,华为在欧洲中东非洲、亚太、美洲等地的收入分别下滑27.3%、16.7%、26.3%。

此外芯片断供风波也考验着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2021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434亿元,下滑49.6%。

据Omdia 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为2021年的手机出货量已降至3500万部,较2020 年下降81.6%,而其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下降至2021年的约3%。

对此,华为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给市场开出“定心丸”,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有较大增长,达到597亿元,而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7.8%的水平。孟晚舟称“现金是华为研发的保障”,并表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每年超10%收益用于研发

2021年,华为的研发费用达约1427亿元,同比上涨0.5%,研发费用率为22.4%,同比上升6.5%。

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所言:“华为的问题不是靠节衣缩食来解决的”。

孟晚舟也在会上表示,相比于股东权益,华为更多的是考虑客户和消费者,华为每年最起码拿出10%的收益用于研发。

被美制裁,究竟影响华为多少业绩?孟晚舟再谈“惊心动魄”

芯片能否破局?

抛开账面上的数字,市场关心更的是华为的芯片问题,会上有媒体询问华为如何应对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是否有自建芯片工厂的计划。

对此,郭平表示:“美国连续多年的制裁给华为带来了很多困难,在全球的环境下,技术重复开发不一定有价值,但是市场割据和技术封锁下,技术投资有了商业价值”。然而他更多强调的是,华为会采取系统性的突破,来化解关键零部件难以获取的困境。

所谓系统性突破,即“华为计划用面积、堆叠换性能,使不那么先进工艺的产品也能具有竞争力。”

业内观点认为,目前5G射频芯片主要采用体声波,但这种技术被Skyworks、Qorvo、Broadcomm等几家外企垄断。虽然国内企业也研制出了5G射频芯片,且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主权,但满足商用需求仍有欠缺。

这是否能成为华为的破局之道?

通信专家马继华对此持乐观态度,并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其实,不管是谷歌服务器,还是特斯拉的汽车电池,还是5G基站,都在没有革命性技术的前提下采取堆叠方式提高性能,就智能终端来说,堆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这种方式可以作为缓冲,等待新的技术周期到来,弯道超车”。

而消费电子专家许意强则认为,堆叠的方式只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彻底实现在高端芯片能力上的突破才是最终方案。

计划招1万应届生

年报显示,2021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

郭平表示,人才、科研和创新精神,是华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华为任何时候都会加大对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吸引,要解决华为的问题,需要靠人才。

去年前年两年,华为大概招聘了2.6万应届毕业生,其中300多人为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2022年华为计划还要招聘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解决华为现在的状况,使得华为进一步发展。

华为官网显示:“我们在寻找这样的天才少年,梦想以科技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乐于探索未知,渴望从事最前沿的科技研究,有志于成为技术领军人物,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

被美制裁,究竟影响华为多少业绩?孟晚舟再谈“惊心动魄”

公开数据显示,华为“天才少年”项目启动以来,已有共计17人入选。华为目前至少拥有包括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15000人在从事基础研究,以及6万多产品研发人员。

寻觅更多增长点

除了通过工艺革新绕过芯片这一“拦路虎”,华为同时也希望在穿戴设备、全屋智能家居等领域“多点开花”,在消费者业务上寻觅更多增长点。

2021年,华为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机及消费者云服务均实现持续增长,其中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郭平在会上谈到,华为正在拓展可穿戴、运动健康和全屋智能等新业务。目前,华为可穿戴正在高速发展。

近年来,华为相继推出了V75 Super、V98等新一代华为智慧屏V 系列新品,这其中包含着华为在技术上的努力。而HarmonyOS、畅连通话、智慧屏K歌等则是华为在创新应用场景上的探索。

在全屋智能领域,华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一个中央控制系统,配合全覆盖WiFi,串联起多个智能硬件子系统。

与海尔、格力更老牌家电企业相比,华为的优势如何体现?

许意强认为,华为在全屋智能上,更多还是基于平台化的能力,特别是开放的心态,整合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方案,去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并表示“华为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公司平台和品牌的信任上,容易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同”。

马继华则谈到,华为自主掌握的硬件芯片以及软件平台鸿蒙,都是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会上,孟晚舟用“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形容归国后的感受。华为未来仍需面临不少挑战,但也给了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

来源丨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财经等

图片来源丨壹图网、华为年报、华为发布会截图、华为官网截图等

编辑丨汪乃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