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00后把游戏账号列入遗嘱,网易:想得美,账号是我的

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慎重考虑“个人资产”的归属和处理问题。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咨询遗嘱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1.49万;中青年咨询员遗嘱有1.57万,老年人咨询遗嘱有29.92万。令人意外的是,其中还出现了00后和90后的身影,加起来的总人数,达到了四位数之多。

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人数增长80%,银行存款占71.4%,虚拟财产达到81.82%。00 后截止至2021年立遗嘱人数也比上年增长14.42%。咨询遗嘱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90、00后的遗嘱和普通遗嘱不同的是,大都是除了物质财产以外的“虚拟财产”的归属,比如微信、支付宝、淘宝和游戏账号等。

玩家赋予了游戏更厚重的意义

有的人或许会说,一串代码有什么好继承的?这人肯定不玩游戏,老游戏玩家都知道,一个账号的意义。DNF地下城与骑士,玩家旭旭宝宝身上的装备应该没人会不眼红,而旭旭宝宝也为了这个账号,投入了千万资金甚至还不止。一身增幅16、17的装备配上+17的武器,让多少玩家高攀不起,在国服榜上名列前茅。

英雄联盟主播刘杀鸡为了抽“李青(游戏角色)的龙的传人皮肤”,一个晚上花了十万块钱。可能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钱,但很多人还是选择为更好的游戏体验而付费。就算没充钱,那也是一份回忆。游戏把玩家带到一个很多人所向往的快意恩仇,洒脱自由的江湖世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挑战操作的极限,甚至遇见了他们的初恋。

腾讯和网易:账号是我的

如此看来,90后,00后将游戏账号,列为遗产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腾讯网易却表示:你们没有账号所有权。如果有人细心观察,就会在用户协议或者游戏协议里发现这么一条:游戏虚拟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游戏角色、资源、道具等,其所有权归网易公司,用户只能在合法规定下,根据游戏规则进行使用。大概意思就是用户只能在合法情况下使用该账号,但最终所有权还是归公司所有。

而对于账号归属问题,用户和公司早就不知道扯了多少年的皮。十多年前就有曝出过相关的案件,W女士的丈夫意外去世,因为丈夫QQ号里还有很多两人的合照和信件,她就想把这个账号保留下来做个念想,但不知道密码,就向腾讯求助,但腾讯以:“该账号并非用户私有财产,所有权归公司”的理由驳回了W女士的请求。

而网易旗下的游戏率土之滨也是如此,在游戏里一个大佬也吐槽,说在自己的账号没有任何违规的情况下,在这个游戏里充了上百万,突然告诉他这个账号不是自己的。也有玩家怀疑是不是网易暗中改了服务条款,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就是在租号玩,还呼吁其他玩家不要再充值,网易官服紧急澄清:近期并未暗改用户协议。

民法典怎么说

用户在游戏里花费那么多心血,想把高价的账号作为遗产,可以理解。民法典将遗产统一概括为: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如果遗嘱上的财产,都是你个人合法拥有的合法财产,包括房屋、树木、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合法收入等法律允许的财产,确定是生前合法拥有所有权,并非从他人处租赁过来,那么这种财产就可以被视为遗产,可以留给你所指定的继承人。

但是对于数字遗产的归属,却没有具体法律来判定账号到底算不算用户私人财产,还需要等着法律的细化。对于用户来说,游戏公司这纯纯就是霸王条款,花了那么多钱,在游戏里倾注那么多心血,天天为了升级打怪费心思,最后却有人告诉你,这个账号你只能用,并不完全属于你,谁会乐意呢?

游戏公司的为难

站在公司角度来看,开发了一款游戏,公司应享有著作权和所有权,如果所有权归用户,那么账号违规或者有其他不正当的交易,对于公司来说都是个麻烦。而且一款游戏不可能永远能流行下去,如果哪天公司打算关闭这个游戏,但是游戏里的账号都是用户个人的话,游戏关闭不了,那也不符合公司利益。

玩家利益如何保障?

最后、虚拟资产,和现实资产,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分,但归根结底都应该算是个人资产。游戏公司凭借一纸霸王条约,事先将用户的钱,打了水漂,当然有他们的理由。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相关案件被曝,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加上一条,一旦用户确定不再使用该账号,腾讯网易是否也应该按一定比例,退还属于玩家们的那份“宝贵资产”。(秀午)

90、00后把游戏账号列入遗嘱,网易:想得美,账号是我的

90后00后想多了,哪怕为游戏充值上千万,账号也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