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苹果造车团队解散?特斯拉首席设计师:早就给苹果“算过命”了!

我早说过:这年头,任何让你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只要它不违背物理规律,那就都有可能是真的!比如说小米造汽车了、再比如说蔚来造手机了……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

毕竟么,就连SONY这个技术宅都能造汽车,凭什么苹果就没资格造?说不通啊!而且要知道,SONY的汽车。真车都已经下线了!所以苹果干脆就组建了一个汽车团队,几年前就声势浩大的宣布说要造汽车。

你说要是苹果造不出汽车,实在是脸面挂不住。但问题是,这一次,苹果也许真的要脸面挂不住了!因为……苹果的汽车部门,解散了!是的,你没听错,解散!——消息来自于“某通灵消息人士”。目前苹果方面暂时没任何表态。

苹果汽车团队解散,不造车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苹果造车的暂停(就姑且用这个词吧),但有一个道理我想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没有掌握产品“灵魂”的企业,都不会走太远。对于苹果而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软硬件架构,就是他们的“灵魂”。

毕竟世界上主流的手机架构,除了安卓就是苹果了(黑莓已经死了,就不鞭尸了)。对于苹果公司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其他公司能够彻底而全面的掌握苹果的软硬件架构。——这是他们赖以生存并且称霸一方的资本。

但在汽车领域,苹果有什么“灵魂”?对于传统汽车而言,车辆的灵魂无非就是底盘(或者说是“平台”)。我们知道传统汽车的“三大件”也就是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这些都可以采购,比如ZF,比如爱信,再比如三菱动力。

造车?苹果有汽车“灵魂”么?

过时的电机专利到是有一个

而底盘(平台)则是一台车的基础框架,没有底盘,车就无法称之为车,仅仅是一大堆废铜烂铁而已。或许你会反驳说,如今都是新能源时代了,电动汽车不再需要发动机或者变速箱,苹果汽车本身就是电动汽车……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电动汽车的“灵魂”是什么?是很多人口中的“三电系统”么?电池、电机、电控——无论哪一项,苹果都不沾边。哦!不!其实还是沾边了:苹果2年前提交了一份汽车电机的专利申请。

然而当技术宅们抱着好奇心揭开苹果电机的神秘面纱后,却发现这货只是一台三相异步电机……而且更要命的是,结构竟然还和特斯拉的老款电机非常像(特斯拉现在都开始玩永磁同步磁阻电机了)。只是散热结构方面颇有创意……

如果造车=采购+组装+冠名

拿什么“内功”和对手拼刺刀?

突然发现美国申请专利也不难……抛开“三电系统”,电动汽车也一样需要底盘(平台),而这方面苹果依然是“0”基础。从过去的2年里,苹果汽车团队发布的一系列新闻或者消息看,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

苹果想来都是企图通过寻找合作伙伴的方法来造车。比如找韩国LG公司拿电池,并且直接要电芯厂家提供BMS关键技术,然后找其他厂家代工做电机,最后找大众、现代等车企谈判,谈关于整车代工的事宜……

也就是说,苹果自己是真的造不出来车!弄半天一心想造车,可“灵魂”在别人手里攥着,那苹果就算是造出了汽车,车上除了大屏幕里“原生嵌入的苹果系统”和什么CARPLAY之外……还有什么是能拿出来在纸面上或者测试场里和对手们拼刺刀的?

不妨回忆一下成功史:

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才是第一竞争力

如果只是这样到也算了,消费者总归会有人冲着苹果这金字招牌掏钱的,但问题是苹果也许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跑来中国找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提出合作框架,这本是好事吧?可苹果提出合作方得跑去美国当地建厂,然后只能专门为苹果服务,这……

开什么玩笑?你自己没有“灵魂”,反倒要手里攥着“灵魂”的玩家“屈尊”陪你玩,你想啥呢?所以最后接连吃到2碗闭门羹自然也是可以预料得到的结果。别忘了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戴斯 (Herbert Diess)当时“婉拒”苹果时是咋说的:大众作为欧洲最大的传统汽车制造商,未必会因为苹果而将低“身份”进而为其代工。

或许苹果该回忆一下自己当年是怎么一夜间就大红大紫的历史:当所有对手都在玩“按键机”的时候,他们潜心研究专属于自己的底层系统,等到IOS系统和iphone彻底圆满了,直接就去震撼世界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有“灵魂”!而且是个强大无比的“灵魂”!

那么苹果汽车的“内核创新”又在哪里呢?特斯拉首席设计师佛朗兹·冯·霍尔兹豪森在接受Spike Car Radio博客采访时表示,他对于苹果公司的Apple Car设计已经没有任何期待了。在他看来,苹果汽车无非是在原有的设计上再增加一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值得眼前一亮的新事物。

-end-

近期内容回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