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亿嫁妆保不住她一条命

知否07解析:

常嬷嬷上次出场还是在顾廷烨的少年时代,他回扬州奔丧,却被族里的长辈设计谋杀,出殡当天,要不是常嬷嬷跟那帮黑心的据理力争,顾廷烨又及时赶了回来,很难想象事态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顾廷烨也知道常嬷嬷是个可信赖的,所以备考之际,接来了常嬷嬷帮自己照看家里的曼娘和两个孩子。

也是这次重逢,顾廷烨知道了自己母亲白氏亡故的真相。

五亿嫁妆保不住她一条命

我一直在想以第几人称来叙述白氏的一生才比较贴切。

她是盐商独女,自幼丧母,被白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到了议亲的年纪,被老侯爷夫妇俩亲自登门求娶,这是多么大的体面,而她未来的夫君顾偃开更是远近闻名的持重君子。

这件婚事,好的像梦一样。

于是,她欢欢喜喜的带着爹爹备好的三五船嫁妆,远嫁东京侯府。本以为从此夫妇一体,胜蜜糖甜,却在新婚当夜遭到了当头棒喝——喝的醉醺醺的顾偃开进门倒头就睡,丝毫没有理会等了许久的她。

夫君的冷淡疏离持续了三个月,也因此,她成了全府的笑柄。直到顾偃开被公婆大骂了一顿后,才第一次跟她圆房。

再后来,公公去世,无人再替她撑腰,侯府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挨。

最开始,她还会要一个答案:侯爷,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我?在侯爷的敷衍和搪塞下,她慢慢接受了现实,这时候,儿子顾廷烨出生了,像是一抹亮光,让她心里有了寄托。

原本,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也没什么不可。但偏偏,她又无意间得知了当年侯府求娶自己的真相:拿她的嫁妆填补昔年跟朝廷借的亏空。为了这个目的,老侯爷逼着顾偃开休妻另取,而他的原配大秦氏也痛苦而死。于是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把这笔帐算到了她头上。

五亿嫁妆保不住她一条命

她又气又急,挺着八个月大的肚子去找侯爷理论——

你是不是为了我的嫁妆,才娶了我?

我带来的五十万余两嫁妆,全填了你们家的亏空了。这些亏空不是我以为的没银钞用了,而是你们这些勋爵,向朝廷借了一笔又一笔,始终不还。陛下追问,勒令你们填账目,已经下狱了两户勋爵,对吗?

你不想说亏空朝廷的事儿,那你说秦娘子是怎么过世的?她是在你们家向我们家提亲之前病死的,还是之后病死的?你们为了填这笔亏空,你们家非要有三五十万两的银子进账,秦娘子体弱多病,你们便休妻娶了我,她便痛苦而死,事到如今,你们银子到手了,大祸逃脱了,就开始瞧着我们母子像是祸害。动不动就念叨前面那位秦娘子的好,还背地里笑话我出身低微,连你也对我爱答不理的。

我本以为你是武将出身不大会疼人,又想着秦娘子温柔贤淑我恐怕比不上。却原来,你们全家把我认作是害死秦氏的元凶了。和你成婚这么多年,你和我在一起,不是垂头丧气就是愁眉不展的。

两个儿子都是你一般亲生的孩子,可是烨儿你抱过他几回,知道他长了几颗牙,如今又有多高了?侯爷,你今天就写一封和离书来,我带着烨儿,清清白白的,还是回我们扬州老家去。

你看,即便对方这样待他,可因为他是夫君,她这些年来还是尽力为她找借口,尽力贤良淑德。想着石头在怀里捂久了,也会热的,却不知这疏离的背后,竟是这样不堪的真相。他不肯面对的是她,还是那个为了大局连自己妻子都放弃的不堪的自己?

侯爷自然是不肯和离的,两人拉扯之间,她动了胎气,不但孩子没保住,她自己也没活下来。

我查了查,北宋朝中期一两银子等于现在人民币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我们取一个中间值,一两银子按1000元算,那五十万两银子约合人民币5亿。

老天爷!一个有5亿嫁妆的富二代,被侯府当成急救血包骗过来,非但不被善待,还要受尽冷漠嘲讽,最终在那大宅院里难产而死,这他妈是什么命!

我真的是意难平。

怪谁?

白爹爹吗?他要不放出会给女儿备厚厚嫁妆的风,老侯爷也不能闻着味儿赶来。可他有的选吗?丧妻之后,不但没有续弦,连妾室都没纳,只守着这个独女,这也足以说明了他是忠贞重情之人。

可偏偏因为只有一个独女,他打下的家业,被同族虎视眈眈的盯着,怕女儿应付不来,所以要为她寻一门好亲事。嫁到普通人家,自己那几个堂兄弟难保贼心不死,嫁入侯府总不会再被欺负了吧。这大概是他能为女儿筹谋的最好的出路了,只是他不知道那侯府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

老侯爷吗?他作为家主,在家族风雨飘摇之际,想到了用儿子的婚事来曲线救国,有错吗?没有。牺牲一个儿媳妇,全族人都得救,这事儿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何况在古代,女子就没地位,可是他低估了二人的感情和他儿子的执拗。

想来想去,这个错还是侯爷最大。

这个世上,就没有什么不情不愿这一说,你做了,你就是情愿的。

要么,你带着你老婆跑路,侯府是死是活,跟你有什么关系?要么,逝者已逝,你就善待白氏,人家清清白白一个女儿家,带着价值连城的嫁妆,满怀憧憬嫁给你,不但照顾你的幼子,还为你生了次子,眼下肚子里又怀了一个,不该被善待?

你天不天儿的为了亡妻感伤还迁怒冷落于她,怎么,工具人不是人?一边每天为着亏欠亡妻闷闷不乐,一边又伤害着现妻,恕我直言,这真不是人干的事儿。

后来她死了,你解脱了吗?

如果你选了一条路,就不应当再惦记没选的那条路。你要实在惦记,别犹豫,想好后果,立刻掉头。最可悲的是,在一条路上心猿意马走到底的那种人。

写到这里,我觉得侯爷多少是有点逃避型人格。他跟白氏也好,跟顾廷烨也好,基本就没有好好说过话,出口就是训斥,从来也不肯好好的解释说明自己的苦衷和用意。甚至当白氏去找他对质的时候,倒了多年的委屈以后,如果他能看到她这些年的隐忍委屈,哄一哄,那也是两个人关系修复的转折点。

但他没有,所以白氏才心灰意冷,要求和离,他又为了面子不肯和离。这就像你捞了一条鱼,放在岸上看它挣扎,你没杀它,你还不如杀了它。

最后,白氏自己没错吗?

没有。

一个生活富足的天真少女,怀揣对爱情和婚姻的期盼,扎进侯府沉浮几年,又无意间得知这桩婚姻的不堪本质,情急之下,她怎么可能冷静?如果不是怀孕,我想,以白爹爹疼女儿的程度,她是可以带着顾廷烨回到扬州老家,借着侯府嫡子的威,继续她富贵安稳的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