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 摄/吴智勇

张志峰:

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文/冼金凤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字之山,号逸庐,别署峰先生,1979年生于广东东莞,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导师陈新华教授。现为岭南画院专职画家、岭南画院国画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美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东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美术师。2021年入选“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项目。

手秉毛笔,支起画架,青年画家张志峰站在东莞旗峰山上,以写意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描绘出他心中的莞邑山川与都市生活。

张志峰继承着岭南画派用毛笔写生的传统,在宣纸上皴擦点染、转折提按,没一会儿功夫,宣纸上就展现出一派浓淡相宜的水墨气韵。他将古典意境的山川风物,和现代都市的楼宇大厦、路桥人影巧妙相融,描绘出别具东方审美又有时代气息的湾区画卷。

张志峰出生于广东东莞,在中国画创作中,他秉承岭南画派的艺术基因,融入了传统的绘画技法与革新求变的艺术精神,以朴实生动的题材、灵活多变的笔墨和富有意蕴的画面,诠释岭南风物人情,真诚地表达内心的逸志与情感,作品总是给人以格调清新淡雅、意境温润亲近之感。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 《东莞·老莞城》

在岭南,画出缠绵的乡愁

对于张志峰而言,东莞不仅是魂牵梦萦的生命原乡,也是他创作生涯中的精神属地和艺术灯塔。

东莞莞城,自古以来文化兴盛、名家辈出,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曾孕育出流芳百年的篆刻大家邓尔雅、蜚声海外的文字学家容庚、书画俱佳的工艺美术界泰斗邓白、海外中国水墨画传播者黄般若……张志峰生长于斯,厚重的人文气息赋予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情怀,亦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在学生时代,位于人民公园旁边的东莞图书馆打开了少年张志峰的艺术世界,“东莞图书馆典藏云集,从中国的常玉、潘玉良、林风眠,到西方的蒙特里安、马蒂斯等,许多中外美术大师的作品我基本都读完了。”广泛的阅读既充实了他的知识储备,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志峰的艺术审美和人生志向。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 《东莞·工农8号》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他的艺术之路起源于东莞,学成之后又回到东莞,供职于岭南美术馆典藏部,服务于家乡的艺术事业,同时也紧握手中画笔,创作出山路、雨林、且坐喫茶、城市风情、小城印记、莞城随记、湾区风情等系列作品,多次入围全国、省级、市级艺术展览,作品漂洋过海远赴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大陆香港一展风采,被中法艺术当代中心、李铁夫纪念馆、岭南美术馆等收藏。

在张志峰的写意湾区系列作品中,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感,以及浓厚的东莞情结,似乎自然万物皆可入画,生活处处蕴藏着美。湾区系列是他多年来日常创作的一部分,其中东莞元素所占比例最多,既有老城区街景、旧建筑,也有新都市的建筑群以及新地标风情;既有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坐标,也有当下正火的文创园、年轻人云集的网红打卡点。张志峰用酣畅淋漓的笔墨勾勒了一幅幅东莞风情画:从洪梅水乡、麻涌蕉林到新湾渔港、南社古村,从莞城骑楼、可园到国贸商城、东骏豪苑,从徐景唐将军故居、虎门威远炮台到下坝坊酒吧、星巴克咖啡馆,从东莞特色美食烧鹅、荔枝林到街边小吃、牛杂档……他的笔墨落于泥土,也触摸时代,融于市井风情,也描绘城乡交替,几乎浓缩了东莞从农耕社会文明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 《东莞·建设中的国贸城》

伴随着现代都市的快速发展,许多老街、村落可能会变迁甚至消失,因此,在莞城随记系列中,张志峰一次次深情回眸根生土长的地方,老街小巷、百年老店、邻里人情,他似乎带着使命般的感觉去记录并描绘了老莞城人的记忆。透过作品仿佛能触摸到画家柔软的内心,感同身受他那缠绵的乡愁。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 《香港·避风塘》

探索城市山水新图式

图景与意境,笔墨与气韵,传统与现代,是每个中国画艺术家竭力求索与实践的命题。随着艺术的发展,绘画中的元素在不断演化,技法也在不断丰富,主题也呈现多元化,但不变的是每一次创作都应该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

张志峰以忠诚于内心的态度,对艺术根源性地思考和自由探索,将观察世界的切身体验作为第一经验。但这并不是对现实的照搬或者模仿,而是融入了个人对时代的体察与思考,对长期视觉、感知经验的提炼与内化,所展示的是由景入境、由形似到神似的精神升华。如在作品《万江桥》中,他将个人的童年记忆和主观情思融入到画面中去,一方面反映了景观的风貌特征,保留了实际景物的生动,另一方面经过个性化改造,又超越了客观物象,升华为画家心中的写意之境。

张志峰凭借常年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对绘画艺术敏锐的领悟能力以及长期速写的经验积累,笔墨日趋娴熟、色彩表现能力越发精湛,并有意识将个人情感倾入画中,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城市山水图式。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杨小彦就他的绘画创作评价说:“他志尚高远,淡墨漫笔,以求高逸,但作品却有乡土韵味。五彩杂于其间,色调却爽朗;所画题材,又多是乡间所见,俗物皆可入画,隐真义于描绘之中。从色泽看,张志峰的作品似有某种青绿味,入世而亮眼;从笔墨看,又显然遵从南宗传统,以提升画格。两相结合,于是形成了目前的风格,让人眼前为之一新。”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随心入墨,汲古出新

“对待生活的态度,对画家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生活能够唤醒画家潜在的才思,滋养丰富的情感,为创作注入蓬勃的生机活力。”张志峰认为,生活是绘画者的必修课,真正的艺术家都从泥土里滚出来的。从艺十多年来,张志峰深入全国各地写生,足迹遍及岭南、汉中、江南、川藏、海南、香港等地,从中寻找和感悟自然之美、乡村之美、都市之美。在探索表现新时代山水画的创作中,也大胆尝试拓展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在构图、笔墨、赋色等方面建立个性的视觉表达形式。

正如作家侯山河评论的:“这一切内在的东西,构筑张志峰写意湾区思想情感的载体、绘画的载体和艺术载体,但他在创作上并没有地域的局限性,这只是对生他养他的故土不舍的回馈与反哺。”

在写生作品中,《山路》系列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展”,并获得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西江灵性——广东首届山水画展”铜奖。作品构图饱满,连绵的山岭沟壑充盈画面,布局看似密不透风,但意境却安静悠然,笔墨繁密有致,有粗有细,着色浓淡相宜,以青绿为主;画面中树木杂草丛生,乡民旅人步履其间,细节丰富生动,耐人寻味,足见岭南画者的细腻柔情。

传统中国山水画中常见名山大川,但古人描绘的山水、意境,并非张志峰心中所追求。在他看来,艺术不是重复前人,也不能重复自己。因此,他在古老的传统笔墨基础上融入鲜活的时代气息,在一次一次的写生中提炼新的感悟和探索。《秋山》《秋水》《秋原》《秋田》系列作品用层次分明的色彩表现岭南季节变换中的自然魅力和生活图景;《乡土》中所绘的丘陵河溪清新娟秀,各类植被层层叠叠,农民低头耕作;构图多元丰富,设色自然淡雅,使得淳朴浓郁的岭南风情跃然纸上。此作曾斩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6届东莞风情展”铜奖,并发表于同名作品集中。

谈及创作心得,张志峰表示:“绘画的实质不完全是技巧和方法,更包含精神和情感。虽然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通过深入生活,把握时代精神,表现新的生活,则完全可以为古老的传统笔墨赋予鲜活的时代特征。从这一点来讲,对笔墨的锤炼,既要借鉴古人、研习传统,更要通过深入生活去发现和捕捉,从而对艺术产生新的理解。”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左)向贵州铜仁傩文化博物馆赠送作品

描绘生活前行的脚步

2021年12月初,在“梦同心 艺‘铜’行”东莞铜仁青年书画家作品交流展开幕式上,张志峰作为“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代表之一,将他创作的岭南水乡题材作品赠送给铜仁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用艺术的方式表达铜仁与东莞两地对口协作的“山海情深”。而他的参展画作也主要表现岭南地域的水乡景观,让贵州人民感受东莞的当代人文风情。

早在2021年8月,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正式制定并印发《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实施办法》,遴选、培育和推广一批青年文艺人才,张志峰成为该办法实施后入选的第一批30位“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对象”之一。他最新出版的《意象大湾—张志峰写生作品选集》也获得相应的项目扶持,已经正式出版,这对于他的艺术成长是一次极大的鞭策、鼓励。

总结个人创作历程,张志峰把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取诸怀抱,广泛地学习和吸纳各个艺术类别、流派的精髓,重学院师承,汲取经典;第二是独对丹峰,从传统中走出来,回到现实,独立思考和观察时代,努力塑造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山水画在当代语境中新的可能性。他直言,在绘画的艺术道路上,自己仍然是一名赶路人,思考在变化,摸索也是不固定的,之后会往更加自由有趣也可能更加庞杂的创作中去。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右二)向参观展览的观众介绍自己的中国画创作情况

作为一名青年画家,张志峰没有忘记艺术本身应承载的文化使命,没有忘记个人应与城市彼此交相辉映系。如今,东莞已经正式站在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的新起点,张志峰也迎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新征程。他表示,东莞是他艺术生命的出发地和归属地,这里的人文历史值得他去寻踪探索。今后他仍将继续挖掘和表现岭南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和注入深情的作品,展现家乡在新时代的发展进步,讲好东莞故事,彰显莞邑文脉。未来,张志峰将继续保持一名绘画者应有的执着,用画笔描绘生活前行的脚步,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永恒向上的时代精神。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张志峰在创作

专家评论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画院院长林蓝:

中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中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价值。近百年,岭南中国画以兼容并蓄、创新求实的创作理念独树一帜,张志峰就是在岭南大地这方热土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画家。他的中国画艺术创作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在改革实践中捕捉灵感,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洋溢着生气与逸气的独特岭南气息。

生于斯长于斯,作品中那一股对湾区的眷恋之情,是张志峰画作的精髓所在。无论是对莞邑山川风物的刻画,还是对湾区生活的艺术表达,无不蕴含张志峰的挚爱。题材选择上,他给人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就向什么样的生活迎面而去的自然的心态。虽没有名山胜水、奇花异草,所有平凡的一切就在我们身边挖掘与发现,这种对湾区生活的写意,对莞邑岁月的描摹,形成一种其独有的艺术情感印记,这种印记是轻灵的、清新的、飞扬的、有弹性的、青春的、饱满和健康的……

溯源而上,中国画着眼点本不在对象实体,更在关系与韵律。“运墨而五色俱”,水墨间以黑白传达色彩,强调的是艺术家的内心需求,是向自然本质的探求与追问,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

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张志峰以笔墨畅叙心怀,表达自己最深层的所思所感,精神性情的高昂带动中国画技法的自由舒展,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和富于表现意味的形象,将传统艺术赋之以现代思维,给予传统文化以艺术解读和持续推介。“无法”始于“有法”,且不为成法所囿,张志峰在长期的山水画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写意风格,逸笔草草,不拘形似,真诚地抒发胸中意趣和向往。特别是其创作的湾区作品,以灵活多变的笔墨语言表现东莞和南方生活的千姿百态,提炼岭南自然物象之神韵与灵性。

观近年来张志峰的湾区新作,其作画作书底气日显自信,作品底蕴日趋丰盈。他立足传统,抒写自我,写意写趣,日渐放逸。他于2021年入选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实施的“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扶持”项目,这将是他艺术生涯的又一次高起点、新启程。而在东西文明交融与对话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的笔墨精神和传统韵趣,已成为每一位有志于当代绘画的中国画家亟需思考的问题。

《意象大湾——张志峰写生作品选集》收集的湾区水墨意象呈现了他近年来艺术风格趣味的形成与演变,从尺幅小品到鸿篇巨制,亦精微亦广大,相信我们能透过这一幅幅充满深挚家乡情结的画面,深入感受其在上下求索中持续寻求突破、在尝试创新中不断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

张志峰:笔墨丹青下的湾区写意

本文原载于《文化月刊》2022年3月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