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居家期间失眠、焦虑,心理援助热线接到了40多个求助电话……

居家隔离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如果在家待久了,不少人会因此产生烦躁、孤独、焦虑等情绪。近日,苏州市公布了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记者了解到,热线公示以来已接到40多通电话,尤其是青少年热线接到的求助电话“一个接一个”,工作人员对来访者逐一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困惑。

居家期间失眠、焦虑,心理援助热线接到了40多个求助电话……

“接通电话的那一刻,求助者崩溃大哭,”几天前,姑苏区某隔离点位一位隔离女士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姑苏区健康联盟的覃小珊老师接受了任务,和那位女士视频连线。经过初步了解,覃小珊得知,这位女士自身有一些基础疾病,突然接到通知要被隔离,焦虑、敏感、无助等情绪被瞬间触发,导致连续整晚失眠……47分钟时间里,覃小珊耐心倾听和宽慰,对方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双方约定第二天再次沟通。持续电话跟踪了二次,该女士用覃小珊推荐的听音乐、读书、运动等方式努力调整情绪,直至解除隔离,安全回到家里。

居家期间失眠、焦虑,心理援助热线接到了40多个求助电话……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失眠,睡不好,白天已经出现头晕、胸闷、喘不过气,”近日,隔离者马女士向隔离点点位长发起求助。原来,马女士初中时因心脏问题急救过一次,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因在隔离期间担心身体会出状况,马女士陷入了焦虑。马女士说,她自己也尝试着主动采取一些行动,比如下午在房间里走动等方法改善睡眠,也尝试了情绪调节方法,但效果不大。而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得知准确的隔离时间,更加重了她的担忧。整个过程中,咨询师以倾听和支持为主,对马女士进行情绪安抚,同时把她的身体状况及服药情况等信息立即反馈给点位长。点位长即刻联系医疗组,提供药物及身体检查方面的支持。收到医疗组送来的助眠药时,马女士的心结也随之解开了,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

居家期间失眠、焦虑,心理援助热线接到了40多个求助电话……

疫情发生后,很多人会出现急性应激状态,具体有感到压力、崩溃、做噩梦等表现,能够积极关注自身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或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事。为此,姑苏区科协携手姑苏区心理健康联盟第一时间成立姑苏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60名心理咨询师分为20个心理关怀小组,负责接听求助热线。

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陶新华告诉记者,热线公示以来到现在已接到四十多通电话:“打电话的大多是身处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或是被隔离在酒店的市民。大部分人表示,自己因为疫情或隔离时间过长,而出现焦虑、失眠、烦躁等症状。”

实习生 陆胤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