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妈妈吐糟自己儿子书包脏乱,却写下远大目标的视频。

视频中妈妈翻看儿子乱糟糟的书包,一点一点拿出各种卷页的揉成团的纸张、试卷,然后这位妈妈发现,在破旧语文书的封二上,写着“目标是清华和北大”。

妈妈直言,儿子平时一点都不听话,目标还这么远大,她简直不敢相信,看到这个目标,她简直要笑死了。

视频下方有人自嘲:“谁的小时候不是在焦虑清华北大该选谁”,也有人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与自嘲调侃的愉悦声音不同的,有两条评论,是不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的。

一位网友表示,有没有考虑到孩子可能受到的影响?被同学嘲笑怎么办?

另一网友则表示,自己努力是目标,其他人日后拿这个说就是压力了。

那这位妈妈的行为是否妥当呢?

当然是不可取的。经常会听到很多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可事实上,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会说话。

如这则视频中的妈妈,在她看来,孩子平时一点都不听话,有这么远大的目标,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可她却不知,正是她的嘲笑,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孩子端端正正一笔一划写下的目标,在妈妈眼里却是一个笑话。

这怎么能不让孩子受伤,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需要用爱呵护的,孩子的梦想也是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的。

诸葛亮曾对其外甥说过,志当存高远。

一个人的志向,就应该是高尚远大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嘲笑孩子的梦想,不管它是多么不现实,多么天马行空。

01孩子的梦想,不需要你的嘲笑

作家三毛曾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一个人不管处境多艰难,只要心中有梦,终有实现的一天。

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武磊,在10几岁的年经已经开始在中国职业足球赛场上登场了,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球员。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2018年3月《世界足球》评选世界500强球员,武磊是榜上仅有的中国人。2019年他加盟西甲西班牙人队,同年5月他的进球帮助西班牙人获得欧联杯资格。

2020年1月西班牙人主场迎战巴萨,武磊替补出场,他推射远角,成为首位攻破巴萨球门的中国球员。

武磊创造了历史,那一刻,熬夜看球的球迷们沸腾了,都为他感到骄傲、自豪。

而在他小时候,他的梦想曾被人们嘲笑过。

那是在一次采访中,武磊说自己是想成为一名球星。主持人问他,在他成为足球巨星后,他的转会费会是多少钱?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他回答:六、七千万美元吧。在场的观众听完都呵呵地笑了,把他的目标当成了一个笑话。

多年后,武磊的这次攻破巴萨大门的进球,实属难能可贵,也给了当年嘲笑他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年少时观众对他的梦想一笑而过,多年后他却用漂亮的进球告诉全世界,他做到了。

直叫人感慨,少年志不可欺。

少年时的梦想犹如一粒火种,在不断地努力奋斗下,经历过种种磨练之后,星星之火已足以燎原。

所以不要嘲笑孩子,当他能写下一个目标,就是一个梦想的开始。

02孩子的梦想,需要父母来助力

面对孩子的梦想,父母不应该嘲笑,那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尊重,肯定孩子的选择。

上个月看过一位妈妈与儿子手牵手,走在马路上畅想未来的场景。

孩子不过5、6岁的年纪,蹦蹦跳跳用稚嫩的声音问妈妈,如果他考上了清华,考上了北大呢?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得到妈妈感到骄傲的肯定回答后,孩子又问,那他考了地瓜呢?他要做烤地瓜的老板。

这位妈妈惊讶之后还是愉悦地笑着表示,只要他烤得又香又软又甜又美味,也会感到骄傲,并恭喜他有了新的愿望。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雀跃欢喜,有人评论:不被否定的感觉真好。

正如曾看过的一句话:来自父母的肯定之词就像电灯开关,在孩子生命中恰当的时刻说一句肯定的话,就像点亮了一屋子的可能性。

其次,引导,给孩子提供帮助。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大魔王”邓亚萍在打乒乓球的初期,由于身高不够的原因,被教练认为没有培养前途。当时邓爸爸问9岁的邓亚萍,还要不要打球?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就这样邓亚萍一路刻苦练习,最终15岁进入了国家队,在她14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共收获了18个世界冠军。

邓亚萍的成功,离不开其父亲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引导。

正如海伦.凯勒说过,父母要做孩子心里的一道光,用支持的双手,托举起孩子的梦想。

最后,信任,相信孩子能做到。

女诗人余秀华写过:儿子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你付出一切,他就会幸福,会快乐的,那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幸福是靠个人创造的,不是别人给他的。

孩子有自己的大脑,会独立地思考,父母只需要认同孩子并要给予信任,总有一天孩子能在自己坚持的领域开出美丽的花朵。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四五岁时还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待在花园里观察自然现象,像蚂蚁搬家。

有一位亲戚问爱因斯坦的妈妈,他为什么这么严肃,老喜欢一个人坐在那儿?

爱因斯坦的妈妈面带微笑地回答,我的孩子啊,他那是在思考,我相信他以后会成为一个教授呢。亲戚听后,不以为然。

后来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并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能有如此成就,定离不开其母亲对他的肯定信任。

03孩子的梦想,需要自己去完成

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是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于父母的个体,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两者间是渐行渐远的关系。

在他年幼时,需要父母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在他少年时,需要父母引领他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在他成年后,需要父母放开手,让他实现自我的价值。

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放学后,儿子要求爸爸陪他打篮球,他告诉爸爸,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可爸爸想起自己工作的不顺,认为儿子不是打篮球的料,不愿意整晚陪儿子打篮球。可当看到儿子难受的样子,爸爸意识到自己这样是在伤害他。

妈妈嘲笑孩子的北大清华梦: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他不听话

于是爸爸看着儿子认真地说“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

“只有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才会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是这样”。

正如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枝独特的花朵,孩子成长有快慢,能力有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就像自然界的花朵有各自不同的习性和花期一样。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当孩子有了目标,不是嘲笑他,而是要牵着他踏上逐梦路,然后放开手,为他鼓掌,静待梦想花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