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迪达斯与耐克在中国不香了的思考

阿迪达斯与耐克在中国不香了的思考

睿欧咨询数据显示,安踏体育超过阿迪达斯,位居2021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第二名,份额达16.2%,国际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分别为25.2%和14.8%。截止2022年2月28日,美国体育用品巨头耐克2022财年前三财季度销售额为34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分区域看,2022财年第三财季,大中华区销售增速虽然从上财季的-24%回升至-5%,但仍然是唯一的负增长区域。

2021财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德国运动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销售额分别为10.03亿欧元、11.55亿欧元、10.37亿欧元,同比2020年下滑15.9%、14.6%和24.3%。

2021年,安踏收入高达493亿,猛增38.9%。而李宁首次收入突破200亿,达到了225亿,猛增56.1%。另一边的特步,也猛增了24%,首次收入突破100亿。

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理念确实发生了变化:更加理性,更加实用,更加绿色环保,更加追求性价比了;盲目追求品牌、大牌、名牌的消费理念已经过去。那么,这种转变的基因与基础是什么?

从供给侧分析,中国一线品牌的崛起,无论从质量、款式、舒适度、性价比等都不输给甚至高于国际品牌。最近由于晨跑、夜跑,我与夫人都买了一双跑鞋。原本想买个国际品牌,不能否认国际品牌的质量与舒适度。不过,一看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夫人对比了一下国产品牌的价格,鸿星尔克跑鞋价格在300元左右。随即下单购买。在晨跑、夜跑一段时间以后,毫不夸张地说其舒适度、轻便弹性、对膝盖的保护等都丝毫不输给阿迪达斯与耐克。而性价比却远远高于耐克与阿迪。这是最主要的因素。有人分析说爱国消费也是因素,确实存在这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

阿迪达斯与耐克在中国不香了的思考

由此可见,中国智能手机、服装鞋帽等消费品,甚至小轿车等品牌质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有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资本。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不过,需要提醒本土品牌的是,必须保持质量步步高升,不能有一点点放松;必须保持性价比优势,盲目涨价将是自断财路,自毁市场。

国潮的跟风同质化、欠缺文化底蕴也被消费者不断探讨。很多国潮品牌只是简单贴上中国风文化标签,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正在持续消耗消费者的热情

追风潮、炒作成性、非理性非市场规律消费等都会害了整个市场的。最主要是一些商家根据需求增加后趁机涨价牟利,而商品质量并没有提高。

国潮涨价潮最终是一条死路或者自杀之路。比如,智能手机市场,国潮产品总体赶不上苹果手机。这时候与苹果手机竞争时,价格是消费者最买账的竞争手段。如果失去价格这个有力竞争手段,短期可以,长期以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就会出来做出选择的。最终会失去市场。同时,恰恰给了国际品牌再次争夺市场份额的机会,给了原来的洋品牌再次回到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空子。最终还是国潮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与 退潮,得不偿失啊!

国潮中厂家直销经销商们应该立即清醒过来。并不是所有越来越贵的“国潮”真的“物有所值”,消费者已经有了鉴别打着“国潮”旗号的部分“伪国潮”产品能力,消费者显然已经具备十足的甄别能力。消费者会逐渐接受与之相匹配的定价,而不是乱涨价,糊弄善良的消费者与一心想为振兴国货贡献力量的消费热血沸腾的青年。必须要善待他们,爱护他们的热情,而不是一涨了之浇灭他们心中那团火。

阿迪达斯与耐克在中国不香了的思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