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退为进,不造车的美的能成功打入汽车产业链吗?

文︱郭紫文

图︱网络

新能源汽车风口之下,资本热钱疯狂涌入,各行业巨头扎堆进军汽车领域,企图分一杯羹。对于这些跨界造车的企业而言,在全新的领域耕耘,技术、人才和资金缺一不可。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又恰恰兼具高风险、长周期、低容错率和低回报率等特点,对新入局的企业很不友好,无数造车新势力折戟沉沙。

在家电业务之外,美的始终在寻求新的创新点和业务增长点。而面对汽车领域,美的集团的态度很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美的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从战略布局中,似乎可以看到美的进军汽车领域的决心。与小米、百度等企业专注于整车制造不同,美的选择了与华为类似的道路:不造车,而是为车企赋能。

造车梦碎,换一种思路重新开始

事实上,美的对汽车市场垂涎已久,其布局可追溯至2003年。为了尽快切入商用客车市场,美的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耗资17亿元。随后,美的集团成立了三湘客车公司,并计划投资35亿元进行研发和生产。此外,美的还建设了昆明、长沙两大客车生产基地,且具备了一定的整车制造能力,美的客车顺利研发并成功下线。在当时,美的还曾扬言3至5年将成为国内领先的客车生产企业。

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美的于2008年宣布暂停造车项目,其生产基地也于次年被湖南长沙市政府和比亚迪接手。造车梦仅六年便成泡影,美的首次造车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造车失败也让美的意识到,整车制造领域对技术实力和资本投入尤为看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对于美的这样的后进者,长期的巨额投入与不对等的回报率都表明了整车制造并非最佳选择。再次入局,美的选择不造整车,而是以汽车零部件为切入点,逐步探索汽车市场。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美的未来将从加大科技投入,以新战略推动新增长,进一步专注ToC业务,同时坚定点燃第二引擎,积极向ToB转型。

以零部件为切入点,深入汽车供应链

正如方洪波所说,“持续进化、自我颠覆是美的前进的唯一路径。”美的在汽车领域的战略布局也在经验中不断演进。自2018年起,美的陆续成立了广州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20年,美的以7.43亿元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攻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随后又于2022年初成立安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在资本竞逐下,汽车新四化趋势不断提速,跨界入局的企业只多不少,若想在激烈竞争中抢夺市场份额,放弃整车制造,转向汽车零部件不失为一条捷径。美的集团副总裁兼美的工业技术总裁伏拥军表示,中国不缺造车的企业,缺的是真正潜下心来做好汽车零部件的企业。这也表明了美的从汽车零部件切入,全面服务汽车产业链,帮助车企造车的决心。

以退为进,不造车的美的能成功打入汽车产业链吗?

2021年5月,美的威灵五大核心部件正式亮相,包括驱动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电子压缩机和ESP电机等汽车零部件。此外,通过三年的技术积累,该公司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等三大产线已全线投产。据美的集团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称,至2022年三月,美的集团三大产品线五款产品基本已经上车测试并陆续量产,且已为多家知名车企提供了高品质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以退为进,不造车的美的能成功打入汽车产业链吗?

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美的于今年初投资11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基地,主要生产转向电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产品。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可达6000万套,年产值达400亿元。2022年,美的集团的目标是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汽车客户供应链。未来十年,美的将投入10亿美元持续攻克技术难题,加速技术创新迭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及解决方案。

此外,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美的已经陆续完善公司在锂电池、芯片、新材料等汽车相关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的布局。尤其在芯片领域,美的于2018年和2021年先后成立了美仁半导体与美垦半导体,覆盖MCU控制芯片、功率芯片、电源芯片和IoT芯片等家电芯片产品系列。上海美仁总经理刘凯表示,2021年美的MCU芯片产量约1000万颗,2022年量产目标直指8000万颗。同时,美的还计划布局汽车芯片,首先面向新能源汽车水泵控制领域,美的车规级芯片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

紧抓新能源汽车风口,美的集团在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中持续创新求变,通过不断升级存量,创造增量。利用在家电行业的技术及市场积累,进行横向业务扩张,实现从ToC至ToB的业务转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