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概念股大涨20%,“不老药”为何“死而复生”?

概念股大涨20%,“不老药”为何“死而复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财健道,作者|吴妮,编辑|尹莉娜

中国保健协会专家:NMN作为化妆品新原料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不能与“不老药”通过食品备案划上等号。

一年前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一纸文件《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禁止生产经营的“不老药”“长寿药”NMN,正在资本市场“卷土重来”。

所谓“不老药”,一瓶价格上千元,其主要成分为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以压片糖果等食品形式存在和销售,主要宣传有“抗衰逆龄、修复 DNA、预防老年痴呆”等作用。

概念股大涨20%,“不老药”为何“死而复生”?

NMN概念股本轮上扬从3月18日开始。消息面上,相关企业均未披露重大信息,市场的讨论指向NMN作为化妆品新原料备案通过一事。

概念股大涨20%,“不老药”为何“死而复生”?

《财健道》查询发现,该信息早在近2个月前已在NMPA(国家药监局)公布,却在近日突然被集中报道和转发。

然而,早在一年多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下发《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市监食经(司)函〔2021〕4号),明确禁止NMN在大陆境内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强调指出,目前,NMN在大陆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

概念股大涨20%,“不老药”为何“死而复生”?

图片来源:央广网

市场上平均售价高达上千元的NMN,到底是何方神圣?

事实上,NMN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也是人体中合成NAD+(辅酶I)的前体,可提升人体NAD+水平,而NAD+可提升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NAD+含量会而下降,引发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理论上,NMN水平的提高,可以引发体内NAD+水平提高。其在黄瓜、西蓝花等蔬菜水果也天然存在。然而,相关产品在国内尚未合法获批,也没有此类药品经过临床试验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NMN作为外用为主的化妆品原料,和以食用方式进入人体的药品、保健食品等原料,显然不能划等号。但蹊跷的是,近日相关报道对于NMPA公示信息的解读,纷纷将“化妆品原料”与“保健食品原料”两种不同范畴概念混为一谈,似存在对政策误读,或刻意误导投资者之嫌。

NMN概念股近日走红,另一种理解是,相关消息成为引发市场联想的导火索——既然NMN作为化妆品原料备案通过,保健食品原料备案通过是不是也指日可待?

但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认为,尚需时日。

“作为化妆品原料备案通过,是NMN在健康产品领域的进步。但食品与化妆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 徐华锋告诉《财健道》。

一般认为,食品级原料高于化妆品级原料。食品与化妆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而且食品是进入消化系统的,化妆品是涂擦、喷洒在人体表面的,暴露水平(物质和人体组织、器官的接触量和接触时间)也完全不同。

徐华锋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通过化妆品备案不能说明通过食品备案的可能性。但从风向来看,通过化妆品备案,能够说明国家对原料创新的鼓励。至于从化妆品原料备案到食品原料备案要走多远,要看基础研究的情况。

目前,学界对于NMN的研究停留在原料阶段,在验证原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能进入对含NMN成分食品的研究和审批流程中。上扬的股价昭示了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抗衰老产品的青睐,但比起过热追捧,不如“让NMN飞一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