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由滕华涛导演、海清和童瑶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心居》上线短短几天,便频频登上热搜,收视率稳居卫视榜首,“真实”、“残酷”、“破防”这些词每每出现在舆情评论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剧情如此直击当代网友的痛处?

看剧名《心居》,我们理所当然的理解为它是讲“房子”的故事,这部剧确实以房价激增猛涨的环境下购房困难为开端,但在《心居》中买房并不是最大的矛盾点,而是诱发更大冲突的导火索。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买房难,找到内心的归属更难,家的重点是家人,“居”亦不是特指房屋,而是有所依得心安。这部剧在购房困难的背后,更多的是揭露了不同家庭的内部矛盾,描摹出一幅困境之下的女性觉醒与成长的励志图鉴。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人间烟火不就是家长里短

从《心居》的弹幕和网评来看,最多的观剧感受便是“真实”,即便剧情再怎么跌宕,那份贴近生活的真实感仍能从各处细节里窥见。

剧中的双女主冯晓琴(海清 饰)和顾清俞(童瑶 饰)代表这两类出身、性格、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的人。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冯晓琴是外地人,找了上海本地人顾磊结婚,想着这样就能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站稳脚跟。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在婚后,她辞去了工作成为家庭主妇,照顾起一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整个生活被家里的大小琐事填的满满当当。

原来觉得本分老实的丈夫,在婚后还是庸庸碌碌毫无长进,考个财会证好几次都没考过,虽然凡事听自己的但没什么主见,只考虑眼前事不求上进。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孩子越来越大,且跟奶奶、公公一起生活毫无自己的私人生活,冯晓琴越来越迫切的想拥有一套属于他们小家的房子。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一个普通的清晨,冯晓琴挨个房间叫醒家庭成员,为他们准备好早餐,趁着洗漱的时间还要跟顾磊絮絮叨叨,说让他早买房子偏不听,眼见房价涨得要吃人得赶紧跟阿姐借钱买一套,顾磊敷衍说好。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而另一边,冯晓琴的大姑姐顾清俞悠闲地做着瑜伽,一旁的保姆阿姨早已为她准备好了早餐,卫生清洁也完全不用她操心,典型的小资生活,与顾晓琴所处的像是两个世界。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顾清俞生活无忧,却也有自己的烦恼。她是事业型女强人,不缺人追求,但心中放不下曾经的初恋白月光,所以一直单身,直到想买房了只能通过假结婚获取购房资格,且对待世事过于理智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条件优渥的顾清俞对靠结婚“改写命运”的冯晓琴一直有所提防,但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能帮衬的尽量帮衬着。直到冯晓琴敦促顾磊向阿姐借钱买房,顾清俞对冯晓琴的敌意渐渐暴露。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她不仅拒绝了冯晓琴的请求,还让顾父不要借钱给儿媳,同时理智分析冯晓琴买房的目的,让顾磊不要事事依顺,这些做法站在旁观者角度自是没错,但她好像忘了冯晓琴是自己的弟媳,她从没把这个外地人当成自家人。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冯晓琴伺候顾家一家老小近十年,许多时候还像是寄人篱下的尴尬处境,而作为家庭调和剂的顾磊一直以来都在逃避责任,在阿姐和父亲面前从来不懂得维护妻子的形象。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顾磊的离世意外又是必然,姑嫂间的矛盾在顾磊离世后愈演愈烈,当家庭主妇顾晓琴回归独立女性后会有什么改编,跟顾清俞能否最终和解都还未可知。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这些看似狗血俗套的设定,本质上就是最真实的家庭关系体现。不仅顾家姑嫂间的不信任不理解令人极易产生共鸣,剧中其它小家庭也有或内或外的矛盾展现。 像顾磊的大伯家也不是个安生地儿。大伯母是个势利的小妇人,听到儿子顾昕找了副局长的女儿谈恋爱,瞬间扭转了对女孩外形条件的否定,还到处嚷嚷着儿子有个好岳父。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第一次亲家见面商量结婚事宜时,顾大伯看见好酒不分场合就喝醉了,大伯母更是直接上手吃饭,没见过世面的市井形象被亲家岳母明晃晃的嫌弃了。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顾昕女友想买的婚房首付就要1400万,亲家岳父商量着一家各付一半,对顾大伯的家庭条件来说负担着实不轻,结果顾昕有些威胁口吻的说卖掉现在的房子凑一凑就够了,如果不出钱那不成了招女婿了?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不能说这种一起承担首付的想法不对,但凡事讲究量力而为,顾昕完全没考虑自己爸妈卖掉房子以后该怎么办。都说门当户对很重要是有道理的,勉强攀上高枝以后谁能说得准会怎样呢?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残酷生活里更要相信前路有光

滕华涛+海清的组合曾被称为国剧王炸,这次他们合作的《心居》也没让观众失望,且不止海清,剧中众多实力演员都为剧集增色不少。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海清的演技自不必说,各种细节如菜市场买菜时会讨价还价、买了标签贴在劣质书包上假装名牌、哪怕第一次见面的表弟媳也要拉着人帮妹妹介绍工作,有点抠搜有点虚荣受困于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形象很自然就立住了。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在顾磊去世后,她整个世界崩塌了的不敢置信与悔恨、绝望一个眼神就能表达。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海清和童瑶的对手戏很多,不管是借钱时的刻意推搡还是为了顾磊吵架时的情绪宣泄都看得很过瘾。

还有张颂文饰演的因暴发户展翔,一心只为讨顾清俞开心,小心翼翼的接近讨好;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冯绍峰饰演的施源因为家庭变故,从顾清俞年少的白月光变成为了讨生活接手假结婚业务的捞金男,每个人都性格鲜明,或逗人欢笑或惹人唏嘘,群像戏当该如此。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或许也有观众觉得海清饰演的冯晓琴精于世故斤斤计较,总是执念与买房不甚讨喜。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但我觉得剧中有句台词很好地诠释了这个人物的设定何以如此:“有几个人能在日复一日的蹉跎岁月中,还能发光的呀?” 其实这句话重点所指的是施源,少年时的他成绩好会弹琴,总是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衬衫,在顾清俞的眼里闪闪发光。

但是因为家庭变故他没能上个好大学,因为母亲病情他又欠下许多外债,只能一边在旅行社工作一边想其它法子挣钱。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曾经约定回到上海后要与顾清俞再续前缘的他,在最窘迫的情况下邂逅了她,却已经被生活磨灭了光芒,没了当年的自信与傲气,只能怀揣着还未彻底幻灭的回忆,删除好友互不打扰。

也许冯晓琴刚来到上海市也是满怀斗志,这从她婚后一直鞭策顾磊努力考证获取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就能看得出来,只不过近十年被家庭责任束缚,她早就习惯了在琐事上斤斤计较。 她更愿意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哪怕她知道低头向人借钱很没面子,还是为了买房向许多人张了口,但这不代表她没有骨气、倔强和底线。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顾磊因为撞到了邻居摆在楼梯过道上的玻璃失血过多而死,她被家庭所有成员埋怨,无处发泄的她一纸诉状将邻居告上法庭,最后只接受了1元的赔偿费,多一分也没拿。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在新一集的剧情中,冯晓琴已经从丧夫之痛中走了出来,如往常一样给整个家庭准备着早餐,把奶奶和公公的衣物整理得井井有条。

她退掉了已经付了首付的新房,坚定地告诉小老虎他们都是属于这个家的人,没有人能赶走他们,她明白经济独立的重要性,所以在照顾家庭之余也给自己找了份工作。

当冯晓琴不再执着于买房,《心居》的主线才算彻底铺开。于是我们知道“心居”要讲的是心不是居,是买房子背后的家庭羁绊,是人情世故是人心炎凉,是个体觉醒与女性力量,是历经磨难后仍要有勇气拥抱未来的美好寄语。

《心居》: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你还能发光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