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扩建球场并保留俱乐部传统,切尔西易主不改蓝军本色

扩建球场并保留俱乐部传统,切尔西易主不改蓝军本色

记者寒冰报道告别了阿布的切尔西,是否还会有顶级豪门的未来?或者,至少是否还能保持蓝桥的传统?这是这次过于特殊的俱乐部收购案之中,英国媒体和切尔西球迷最关注的焦点。令人略感安慰的是,至少从目前各路收购方的团队构成和战略规划方面来看,保持切尔西传统和继续蓝军的豪门之路均是题中之意。

大多数有竞争力的收购方都主动在团队中加入了鲜明的切尔西元素,近到留住现有教练班底、俱乐部管理层,远到扩建蓝桥或新建更大容量球场的宏伟计划,都在努力让切尔西球迷相信:收购不是蓝军盛极而衰的开始,而是更加辉煌的起点。

自从切尔西被允许可以继续出售后,报价截止日正式递交标书的竞购方超过20个,被媒体大量曝光的是近年席卷英超的美资。定居美国的瑞士富豪魏斯与MLB球队洛杉矶道奇和NBA洛杉矶湖人股东博利的组合,MLB芝加哥小熊队老板里基茨家族和对冲基金经理格里芬的组合,还有美国富豪舒伯特与葡萄牙人席尔瓦的埃塞尔私募基金,以及NFL纽约喷气机老板,前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翰逊领衔的竞购方,都是美资代表,这让蓝军球迷担心俱乐部会重蹈阿森纳、曼联、利物浦被美资敲骨吸髓,成绩不佳的覆辙。

美国资本、中东资本和英国本土资本构成了抢购切尔西的三大主力,三方普遍意识到搏得切尔西球迷好感的重要性。为团队加入必要的切尔西元素,设计比阿布时代更宏伟的战略规划,成为各投资方纷纷打出的“情感牌”。

瑞士富豪魏斯和美国金主博利不仅找了伦敦本地的犹太房产商戈斯坦“入伙”,还招募到美国流行音乐界名流芭芭拉·查罗内和英国著名记者芬克斯作为“形象大使”。查罗内的公司旗下有麦当娜、洛·史都华和“赶时髦”乐队等巨星和乐队,从1981年开始就是切尔西的季票持有人,是有超过40年历史的死忠蓝军球迷。在《泰晤士报》担任专栏作者的芬克斯是英国前保守党政府的顾问,9年前获得切尔西终身会员资格。如果这个投资方收购成功,两人将成为非执行董事,是新金主与切尔西球迷和英国政界的双重“桥梁”,并不排除给予切尔西球迷重大事项否决权的“黄金股”。

其他竞购方之中,前切尔西后卫本·哈伊姆是匿名的中东资本代表,他与阿布一样是犹太人。沙特媒体集团老板赫莱吉和儿子都自称是切尔西球迷,两个英国本土竞购组合更“蓝”:布劳顿爵士和塞巴斯蒂安·科男爵都是著名的切尔西老牌球迷,伦敦地产商坎迪找了切尔西传奇维亚利作为搭档。

切尔西球迷基金会已证实,在上周五的收购报价截止日后,他们将与所有竞购方交流,希望未来可以让切尔西球迷获得更多话语权,包括在俱乐部拥有对重大事务行使否决权的权利。而为赢得竞购,两个英国本土投资方—布劳顿爵士与科男爵组合,坎迪和维亚利组合都明确表示会推动球迷更多参与俱乐部事务。

阿布时代的切尔西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实现球场容量的升级。在阿森纳、热刺、曼城、利物浦甚至西汉姆联都实现了球场这个“聚宝盆”的扩容后,切尔西却依然只能被困在仅能容纳4万人的斯坦福桥,严重限制了俱乐部的盈利空间。阿布尝试过扩建蓝桥,以及另择别处新建球场,遗憾最终均未能如愿,球场容量成为切尔西与英超其他五大豪门继续竞争最大的短板。

除了为投资方增加切尔西元素,提升切尔西球场容量因此成为各大竞购方的“战略计划”标配。这是蓝军在阿布时代唯一的遗憾,也是未来切尔西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里基茨和格里芬的纯美资组合,美国和葡萄牙组合的埃塞尔私募基金,坎迪和维亚利的组合,报价最高的沙特媒体集团和前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翰逊领衔的投资方,都明确将扩建或重建斯坦福桥球场写入各自的收购方案。

扩建球场并保留俱乐部传统,切尔西易主不改蓝军本色

阿布时代已经有了重建斯坦福桥球场的完整方案,新球场以西敏寺教堂为灵感进行设计,被称为“足球大教堂”。可惜2018年5月因阿布与英国政府的关系紧张,切尔西老板无法获得长居英国的投资签证,重建球场计划被无限期搁置。但这次切尔西被出售后,任何新金主都将可以立刻重启蓝桥的重建,这是搏得切尔西球迷支持的关键。重建后的蓝桥容量将与阿森纳和热刺比肩,比赛日收入将远超后两者,从而让切尔西在未来的豪门竞争中获得核心优势。

尽管伦敦市政厅为阿布重建斯坦福桥球场开出的许可证已过期,但被英国首相约翰逊称为伦敦“文化遗产”的切尔西俱乐部,在新老板入主后重建球场不会存在来自政府的障碍。重建后的斯坦福桥球场容量将达到6万,与阿森纳和热刺相当,将让切尔西的比赛日收入翻倍。从而确保俱乐部能获得更多的自主收入,减少对新东家的资本依赖,进而向目前英超比赛日收入最高的曼联发起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阿布此前为扩建斯坦福桥球场,在周边购置的物业也被包括在切尔西的出售交易中。这为蓝军新金主重建球场扫清了周边环境障碍。也只有在这个维度上,阿布的被迫离开导致的切尔西“改朝换代”,才具有令蓝军球迷认可和接受的未来意义。毕竟,切尔西想要在残酷的英超豪门竞争中保持原有地位甚至继续攀升,都离不开俱乐部营收能力的“升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