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冲突,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需系铃人

作者:三人随笔

中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云会晤”,近两个小时的会谈,讨论了不少问题。其中,俄乌冲突无疑是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需系铃人”,两个俗语表达了我方的观点和立场。

俗语,就是流传下来的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之一是通俗易懂,大家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第二个特点是流传久远,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这些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俄乌冲突,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个巴掌拍不响”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袭人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而“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思最早来源于《指月录·卷二十三》,但这句原话还是出自《红楼梦》第九十回“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我们不能仅仅看见巴掌在拍,还要看看巴掌是为了什么拍起来的。不能一味地指责某个巴掌的不对,而“同情”、“支持”另一个巴掌。这不是在劝架,而是在“煽风点火”、“火上浇油”。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就更明白了,这个“铃”是谁系上去的?那就还得由他来“解”。别人再怎么使劲,那都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不但解不下这个“铃”,反而越解越乱。只有系铃的人,才知道解铃的法子。

俄乌冲突,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需系铃人

短短两句俗语,却将事情的根源说得清清楚楚,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不得不佩服我们领导人的智慧,也不得不佩服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现在就怕美国领导人明白不了我们的意思。

也许他会在想,我们谈论俄乌冲突,你怎么扯到拍巴掌、解铃系铃上去了?不过,他们毕竟不是一般人,也许能够理解这里面的意思。就怕他们懂了,但却装着不懂。懂了装着不懂,说了就像没说,他们好像经常在干这样的事。

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留下来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能够到处发起战争,比如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但是别人就不行。别人就是“破坏和平”,别人就是“没有人道”。

比如还有“黄鼠狼给鸡拜年”,黄鼠狼好像很“友好”,还去给鸡拜年呢。但实际上呢?可能这一拜年,鸡就没命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友好”都能接受的,很多看起来的“友好”,却暗藏着杀机。

俄乌冲突,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解铃还需系铃人

俗语“公道自在人心”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别人并不是傻子,他们什么都看得见,心里都明白。无论你怎么“装”,怎么“表演”,你真实的心思,别人其实都明白。谁对谁错,自然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判断和评价。

问题的关键,还得在“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自己够“硬”够强大了,才能对付“铁块”。如果自己只是一颗鸡蛋,要面对石头,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