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WTT大满贯的男单决赛以及女单决赛还未开打,已经有很多球迷因为亚运会的参赛名额和这次的大满贯赛成绩相关,开始操心起了万一马龙夺冠,是不是会影响年轻球员的成长问题。对于这部分球迷来说,还是很渴望能让一些年轻的球员到亚运会的赛场上去接受锻炼,很害怕34岁的马龙因为打的比赛太多,而且成绩稳定的同时还很突出,影响了年轻球员,比如王楚钦、梁靖崑这种球员的成长和成熟。在这里,本人也想就事论事,聊聊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看法,希望球迷朋友们一起批评指正。

首先,对于马龙和樊振东而言,比赛还未开打,谁会夺冠其实真不一定。不过因为马龙和樊振东现在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不同,竞技状态不同,战术打法也不相同,所以注定是一场龙争虎斗,谁输谁赢球迷们都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而且,对于樊振东来说,他既然是现世界排名第一,而且是国乒新的核心人,就需要不断接受新人的挑战,还有老将的搏杀,在这种千锤百炼当中,提升自己打硬仗的能力。为何刘国梁要称呼小胖东哥,主要目的不是只想着让他上位国乒一哥的位置,而是对他在各种比赛当中,不管怎样有压力的对决,对手又如何强大,哪怕对面站着的是马龙,也希望他能战而胜之。在这种不断让自己从强大走向更强大的过程中,樊振东才能真正进化为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最强大的樊振东,可以承受得起团体赛第一核心,以及单打赛场上最主要的争冠人的责任和压力。
其次,对于马龙而言,现在的他在体能和脚步移动相比自己的巅峰期已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反手进攻的能力,以及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还有应对困难局面的摆脱能力,也就是遇上困境之后想办法的能力却还在上升。所以这个阶段的他,对当前越来越具备全面性的樊振东来说,也具备很强的挑战性。两个人现阶段是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这种长短的较量当中,双方都要争取减少短板,提升强项,所以这种提升是对两个人的提升,也是对国乒整个男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除了樊振东之外,国乒男队的所有运动员,特别是王楚钦和梁靖崑也需要在这种更加层次的竞争当中进一步成长。否则,他们就有可能即使是当打之年,也出现落伍。不仅仅是追不上马龙和樊振东的问题,而是还有可能被欧洲、亚洲涌现出的一批年轻人超越的问题。因此,马龙和樊振东的比拼继续存在,不管是在大满贯的比赛层面,还是亚运会的比赛层面,对国乒整个团队战斗力的形成也是一种帮助。
当然,我们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其实现在这个阶段的马龙,连世乒赛的单打比赛都是可以拿到名额有机会去实现卫冕的前提下,还是放弃了参赛。对于亚运会的参赛名额,即使他拿到了,也有可能最终会选择放弃,而把名额给到更年轻的队友,这一点是有可能的。能不能拿到是一回事,拿到之后去不去又是一回事,会不会在拿到名额之后让给其他队友是更新的一回事。 王楚钦和梁靖崑需要自己进步和成长,也需要抓住每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但相信没有人希望他们的机会和进步,还有成长,都是通过其他队友让出来才拿到的。
总之,对于现在的马龙来讲,不管大满贯的男单决赛场上是输是赢,相信他都做足了困难准备,还是在以一种拼的姿态来面对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国乒的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也是马龙的这种一直追求进步,突破和继续爬坡的心态,如果马龙拿到亚运名额,希望年轻人和广大球迷都能坦然面对。怎么说也是家门口的亚运会,马龙想打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拿到了名额还放弃,我们也同样要为他鼓掌,因为这代表着,他也在证明自己价值的同时,还在一直想着如何为自己的小兄弟们创造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一切,还是以国乒教练组和马龙个人的意愿为主,我们就不要因一个亚运名额的问题争来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