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用文学唤醒人生 让艺术点缀梦想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谢清如

一年之中

冬至是最长的黑夜

但此后夜就越来越短

正如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

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荒 野 的 月 亮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

我站在嘈杂的人群中,视线穿透层叠交错的身影,望见那个突如其来的晚上。

仿佛还是凌晨三点,传来临时通知的核酸检测,阵阵脚步声伴随着楼梯的晃动。新年的第一天刚过去几个小时,从酣梦中清醒过来的众人列队等待着,一些不解的声音在低低地询问发生了什么。

等队伍排到二号教学楼的大厅时,所有的疑问统统顿住、消失了。只见医务人员和志愿者都穿着白色防护服伫立在那儿——他们在最严寒冷肃的时刻整装待发,准备进行几个小时不休不眠的工作。见此情境,感激和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了。照明设备还没来得及运来,于是在浓重的暗色里,第一个人挥舞起他的手臂,将发亮的手机屏幕举起。接下来,一个,两个,所有人手心里微微摇晃的一点光亮,最终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条银光闪烁的长河,微微照亮没有被口罩遮住的、疲惫的眼睛。

在月沉日升的时刻,有勇敢的人选择逆行,去维持一座城市的生生不息。久而久之,封控的生活也习以为常起来。对于猝然而来的疫情,大多数人照常作息就寝外,逐渐生成一种病毒所不能征服的不在乎和从容来。大抵除了回家之外,其他事情再也不能牵动人心。所有人都在盼望着,等待着解除封控后,那向往的将来。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故 乡 江 南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清晨起来,布帘子后印上一抹光影。是窗外熏黄的日光攀爬而上。

我和室友洗漱完后,出门进行每日例行的核酸检测。我们披散着长发,全身上下裹在乌黑的羽绒服里,宛如两只冻坏了的寒鸦,贪婪地呼吸微凉的空气。北方的土地很少在冬季下雨,此刻更是阳光大盛,明晃晃地眩晕了双眼。蓝色的天空中有碎屑般星星点点的云彩,除此之外似乎风平浪静。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闷在口罩背后,小声交谈。安静的校园将迎来三四个小时的活跃,显然所有人都极为珍惜每天难得放风的时刻。从食堂出来提着饭菜的,去超市排队买零食的学生也占了不小的比例。操场上偶尔有一对情侣亲昵地挤在一起,下一秒就在监管“保持一米距离”的呐喊中慌乱地分开,引起旁观者毫不客气的大笑。

我站在队列中,心不在焉,思索着什么时候能回家。我的思绪从熙熙攘攘的众人中挣脱出来,蹿上天际,由北向南,奔两千三百九十七里,扑倒在那处湖畔的湿地上。蓼子花破碎的香气缠绕上指腹。我遥望着远处的故乡,冥冥之中感到风吹过芦花的头冠,哗啦啦地在地上俯卧,涌动起纯粹的雪白。

“你守你的长安,我归我的江南。”

这固然是新年的愿望——不过下一刻便回归现实。最后几处的核酸检测点前已经无人排队,几个捂得严严实实的医护人员便一直冲我们挥舞小手,实在是可爱至极。迅速跑过去之后,一个年轻护士尚未被遮蔽的双眼欢快地流露出几分笑意。耳边有人谈论起日渐严峻的新增病例,我想起跨年夜和远方的几位好友视频聊天,庆贺新年,友人的问询尚未离去:“你在西安还好吗?”

"你守你的长安

我归我的江南"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孤 岛 一 方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若是比起校外复杂的状况,自然是还好。在封城前先封校,封城后又封宿舍,所有人的神经都在无意识间凝成一片薄而坚硬的盔甲。我们不必担心感染的风险,不必操心三餐的采购。有人在网络上苦苦寻求买菜的渠道……

相比之下,从前学生们埋怨的宿舍和食堂,就如同乌云中明亮的曙光了。学校俨然成为混乱中的避风港。我们好似与世隔绝了,成为在暴风雨中安全的孤岛。

不过这话也不尽然,毕竟“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在宿舍里照样可以读书,创作方案,进行绘画和小型实验,可以写作和手工,观赏影片和追剧,能做的事情勉强算多。已经有人在走廊里打羽毛球消遣。本科生开始进行下学期的网课,而研究生除了间歇进行导师的小课之外,自然也是要上网课的。因安排了事务而变得忙碌的人不少,当然,这点抱怨声无济于事,最后只留下渴望回家和延迟假期的只言片语。

"无人为孤岛

一书一世界"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食 物 的 赞 美 诗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午饭是食堂供应的香菇鸡柳包饭。我还买了袋水果,和超市零食一并放在桌上。红心火龙果和哈密瓜、香梨与橙子藏在纸箱里,以甜美的气息引诱我去吃。鸡柳在铁板上充分滚动过,包裹在黄米饭里散发出缠人的香气,夹杂着青菜在唇齿间的清新汁液。满满一口咬下去,幸福感不亚于经历过饥荒的斯嘉丽品尝奶油馅的酥脆牡蛎馅饼。

说来有趣,我在用餐时有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习惯,总是会想着那些阅读过的书本里,对美食的精湛描写。仿佛这样便能吃到嘴里似的,这通常能让我的咀嚼充满快感。

于是,我在我的记忆宫殿里吃新奥尔良用油纸烹饪的橙汁鱼,波士顿的鳕鱼蛤蜊汤,羊脂球提篮里的诺曼底 “摄政王”小面包配子鸡,潮州巷卤水浸得金黄晶莹的卤鹅,重阳节蓬松软糯的蒸糕和在汤底打转的馄饨。下午,泡一杯热腾腾的柠檬茶,配一只超市里买来的巧克力馅面包。超市其他的面包我不买,因为它们不是太干就是太腻,十分粗糙。唯有这一款面包,是酥皮含着大块儿半凝固半流质的巧克力。甜蜜浓稠的巧克力酱混合着柠檬微涩的清香,让我觉得自己是品尝玛德琳蛋糕的普鲁斯特。

突 如 其 来 的 雪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午后,有同学欢快地在操场上奔跑,双手向身后高高扬起,拥抱疯狂倾泻的阳光。

难得的宁静总是让我默默地感谢生活。这些平淡的狭小碎片是曾经的繁忙日程里忽略的,却在封闭孤立的时刻涌动在空气中。那些甘甜的水果和派发的生活物资,看似平常却丝毫没有克扣和减损味道的饭菜,格外弥足珍贵。这无疑令人牵挂和感激着维护生活运转的幕后工作者。

一开始没有人会料到这将是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等到被封锁之后,所有人才疯狂地怀念起之前的日子来——啊,那些快乐的好时光,城墙小巷里的闲逛,挤满了杂货摊的市集,某家隐藏在新街区的咖啡馆和手作店,艺术展与小讲座,甚至是夜晚降临前在操场上慢悠悠散步的日子,是多么令人珍视的生活。

父亲在下午给我发来一段视频。家乡那边下了一场雪,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涌到山上摄影,倒是饱了我这个身处异乡人的眼福。

我在西安这座城市读了四年书,接下来还有研究生的三年。如今第一学年已过一半。北方的雪很厚。落雪总是积起,让我和我的朋友双手红肿,却依旧恋恋不舍地堆砌憨态可掬的雪人。等古城墙和大雁塔上银装素裹,驼铃一响,旌旗一张,三两黄酒晃一晃,就好似回到梦里的盛唐。

江南的雪很凉。那是深山披挂了素装,白雪雕琢了羁旅。枝条上坠下银色水晶,长条条的冰溜子,里头裹着青翠的松枝和鲜红的浆果。鸟雀从山脊间掠过,喉头颤栗出眷恋的呢喃。

白头想见江南。

"驼铃一响

旌旗一张

三两黄酒晃一晃

就好似回到梦里的盛唐"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我 所 爱 的 生 活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我们交谈时都在互相鼓励——等解封就好了。一颗颗曾经无拘无束的野荡的心,变得多思而矫情。我还记得去年一月有朋友来西安游玩,我放假后与他们一同住在回民街的民宿里,和陌生的男男女女一起跨年。我们拍照,写福字,煮山楂汤圆吃。回民街的夜晚突然停了电,于是黑暗的客厅中响起我们闷闷的笑声。今年疫情前,我和室友原本商量着去四川看展。

哦,生活!哦,玩耍!哦,宁静!哦,家园!

我觉得疫情让我变得更热爱生活了,就如同封闭让我变得更善于观察一般。

一个朋友的家人是隔离医院的主治医生,她和我聊天的时候说:“我唯一的新年愿望就是疫情结束,妈妈能回家,我也能回家。”

“去年腊八节的时候,我还排长队去寺里头领粥。师傅每舀起一碗,都会念一句,岁岁平安。粥里面的红枣和莲子炖得稀烂,让我的喉头暖如火炕。我拎着保温桶出来,听见廊下铃铛的回响。路面上积了一点雪,被行人的靴子划出几条长长的印子。泥中有雪,雪中有泥。”

去年腊八节学校免费发放了腊八粥。可惜我晚饭去得早了,错过了粥期。于是就打开一小罐八宝粥吮吸汁水,将那些复杂的思绪统统嚼碎。母亲打电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我们等你回来过年哦。”

“好,我过一段时间就回去。”

“东西都备齐了哦,就等你啦。”

我撕下记事本写满的一页,划去上面又一个数字,然后继续等待。我生活在朝思暮想的等待之中,等待某天的到来。

待到晓风吹皱了江水,白雪掩埋了落梅,野泉冰冻了笛音。待到年关近了,田埂上踩出一条泥雪的小径,去地里抱几棵菘菜,蜷在火桶里,听烤板栗和花生噼啪作响。摸出一个热乎乎红彤彤的烤橘,剥皮啖肉,汁水横流。堂屋里听远处传来的几声烟花爆竹,在廊下看乌黑的飞檐斑驳渐白。天将明,而后沏茶,折一支蜡梅花。

那个时候,我应当坐在江南翘起的屋檐下赏雪。相距两千三百九十七里的这座城市,也应当从病毒侵袭的阵痛中苏醒过来。他年此日,后来者大抵会好奇地询问那些挣脱夜晚去追逐太阳的先人,最深刻的回忆。那也许不是夜色昏沉,恐惧踌躇,而是呐喊声惊醒了星辰,燃尽了郁气,远处传来大海令人安心的涛声,头顶上空,黑雾中的星斗照亮脚下的行路。那时候,火红的灯笼一定能从城墙里铺到城墙外,千里绵延;不夜城的灯光也应当能如期亮起,光芒大盛,滑过晴朗的天际。

终究是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遍红莲万蕊。

"光芒大盛

滑过晴朗的天际"

【新安夜空】第93期|谢清如:长安春晓

作 者 简 介

谢清如,笔名言无涉,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2021级研究生在读,黄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黄山区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品《吃天光》获河洛文学“全国大学生牡丹文学奖”人气奖,诗歌作品《春日颂》获“重庆地质杯”全国大学生自然文学大赛优秀奖。散文作品、诗歌作品散件发表于《黄山日报》。

标题题字:楚伟清

摄影作品:谢清如

黄山日报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徐悦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