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早上上班,新晋宝妈小伍揉着惺忪睡眼跟同事抱怨,昨晚半晚又不懂是楼上哪家搞得咚咚响,把我和娃都吵醒了,哄了半天娃都不肯睡。

小伍说,这还不是最气人的,气人的是楼上的王姐。早上我只是试探性地问一下昨晚不懂是不是你家弄出了声响,如果是的话,以后能不能稍微注意一下。

没想到挺正常的一句询问,竟收到王姐的一篇“檄文”,说自己家人走路是如何地小心,还刻意把拖鞋都换成软底的,在地板又铺了塑料垫,还交代保姆不许大声放电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最后王姐还反唇相讥,问小伍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对声音那么敏感,临末还提醒她跟爱人都要注意身体……

小伍原以为自家跟王姐家关系还算是不错的。王姐早年就离异了,带着年幼的女儿跟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住一起。平时要搬点什么重物或要急着送老人去医院,只要出声,小伍家那位都会热心帮忙。她女儿晚上独自在家时,小伍也去陪过孩子。

这样的邻里关系应该算不错的了,按理来说,是该好好珍惜,彼此交心,相互照应的。但小伍没想到就一次私下的询问,竟遭到王姐的毫不留情地反击,所谓的“交情”竟如此不堪一试。看来还是自己高估了与别人的关系,以后真的别再一厢情愿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诚然,你重视别人,对别人好,但未必就会得到别人的正向回应。甚至有时候,别人只是心安理得地习惯于你的好,未必就一心想着知恩图报。而一旦别人觉得你侵犯到他个人的利益和尊严,别人就会毫无顾忌地以怨报德。

但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保持自己的理性和善良,付出时真心实意,不必过多去想着别人能感恩戴德,投桃报李。付出是你自己的事,回报则完全是别人的事,你不必总是对别人的回应念念不忘,不要高估自己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的清醒。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黄莉回到家就跟爱人“投诉”,气死我啦气死我啦,李燕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果然是塑料姐妹花,这回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

原来黄莉女儿幼儿园上午搞运动会,自己和爱人都因为工作关系,请不了假去做亲子互动和跟踪拍摄。

但是黄莉却在别人发的朋友圈里看到自己的好姐妹李燕,正拿着摄录设备去跟拍别家的孩子。而她明明知道黄莉的女儿在哪个幼儿园哪个班,但是她去拍摄前也没跟黄莉吱一声。

后来黄莉还死乞白赖地给李燕发短信,叫她方便的话也帮自己女儿拍拍,但是直到晚上都没见她回音。

黄莉说,我都不懂哪里得罪她了,平时有吃有喝有玩的都会叫上她,别人背后议论她又帮她解释替她挡枪,没想到这次无端端被她恶心到了。

爱人安慰黄莉,每个人的心绪和思维都不一样。既然你觉得自己没有错,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那我们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随她去吧,也许我们是真的太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了。

黄莉平时确实对谁都友好相待,充满热情,只要别人出声,也是能帮则帮。不过爱人也常常提醒她,她的这种热心肠,会很容易“受伤”。以前黄莉还不相信,现在却深以为然。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人处世的态度不同,三观未必一致,品性也千差万别,所以,人和人之间最好能留有一定的边界,既不要对别人友情绑架,也不要被所谓的交情所羁縻,保持合适的距离,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才能在人际关系里游刃有余。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旭哥是单位里一个部门的主管,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他都能从考核表里看到几位下属对自己打的低分。看着那几个刺眼的分值,刚开始那几年旭哥是有些沮丧的,想不到自己如此不受他们待见。

其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旭哥对下属还是不错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跟大家打成一片。即使偶尔有人犯错,旭哥也都是苦口婆心去教导,很少见他跟谁黑过脸。

但旭哥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真心却换不到真心,真情唤不起真情。不过,好在旭哥已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了悟了一些人性,所以最后也都释然了。无论你自以为做得多好,都会有人对你不满意,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呢。

人是复杂的动物,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对于人际关系,我们都应该理性一些,不要太理想太感性地去对待。尤其是同事之间的相处,更要注意分寸,不要总想着跟别人称兄道弟,因为你们之间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和利益交集。

特别是你一旦和别人存在着上下级关系,那关系就更加微妙了。你太随和吧,人家觉得你没威信,说的话就没人听,甚至会有人不断挑战你的底线。你太高高在上了,人家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就会从心里抵触你,甚至背后拆你的台,总之怎么都不好处理。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旭哥已经能比较理性地对待这些问题。对于那些不“长心”不给“面子”的下属,他并没有想着去打击报复,也不会因为谁的刻意讨好,而去对他特别关照和优待,而是以理性的良好的心态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交情保持几分的清醒,让旭哥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也让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那年旭哥的岳父生了重病,需要近百万的治疗费。他问到的熟人或半生不熟的人借钱,基本都能慷慨解囊。而他也在几年的时间里把债务一点点地还清了。对能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但也不刻意讨好逢迎,对暂时不能救急于水火的,也要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难处。

所以,有时候,我们别太高估自己跟别人的关系,但是也不要对人际关系太过悲观。要了解人性的复杂,个体的千差万别,以一颗理性的平常心去对待就好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