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韩国花50年时间全民去汉字,还是输了!韩语,终究只能是口头语

作者:新de青年

1988年的韩国奥运会,是在韩国的汉城举办的,可现在为什么没有“汉城”这个词了呢?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对“汉城”这个词有印象,但现在却找不到了。这是因为,“汉城”和“汉”有关,虽然汉城的名字,来源于城边的“汉江”,但就是因为它带了一个“汉”字,就要被韩国抹除。这个事件,就是2005年韩国上下,下定决心要与汉字决裂的运动——“全民去汉字”运动。2005年,一夜之间,“汉城”从韩国的文字中被抹去,“汉城”的字样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韩国新的首都名字——“首尔”。为了表达决心,韩国还在2005年的1月,正式对全世界宣布,“汉城”将不在被韩国承认,“首尔”将是韩国首都永远都名字。

韩国花50年时间全民去汉字,还是输了!韩语,终究只能是口头语

要说这“汉城”也是倒霉,从1394年的时候,就被当时朝鲜的皇帝叫做“汉城”了,到了的600年后,改名叫“首尔”了,这韩国人的历代祖先要是知道了这是,怕是要气的从棺材里面坐起来。其实,“汉城”并不是第一个在“全民去汉字”运动中遭殃的。早在这50年前,也就是1948年的时候,韩国为了表明态度,做好美国的小弟,就下决心把全国都在使用的汉字,换成韩文了。当时,韩国政府规定,公文都必须要用韩文写。此后,这个去汉字的运动就一发不可收拾。1970年的时候,韩国总统朴正熙更是规定,强制学校禁止教学生汉字。

那这就很尴尬了,大家对韩国历史不太了解的可能觉得,韩国去汉字可能会麻烦,但越南不是成功了吗?韩国也可能成功!但韩国不同,他和越南完全是两回事。因为从西汉,也就是2000多年前的时候,现在韩国人的祖先“朝鲜王国”就开始使用汉字做官方文字了。这2000年的历史,对韩国的影响深入到韩国人的方方面面,什么生活、文化、礼仪、习俗,都是受到汉字的影响了,韩国想改是真的千难万难。咱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虽然现在韩国把首都的名字改了,但我们看看韩国的国旗就知道,韩国的改革并不理想。

韩国花50年时间全民去汉字,还是输了!韩语,终究只能是口头语

那么韩国改汉字的过程难吗?答案是,相当难,而且还没成功!前面,我们说到了,韩国使用了2000多年的汉字,而这个韩文呢,是在韩国使用了1400多年汉字后,韩国的国王命令文人编撰的。说多了大家就糊涂了,简单地说,当时这个所谓的“韩文”,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学的“拼音”,人家的原话是“汉字不好学,给平民学也学不懂,我给你们加个拼音,自己回去好好学。”这就是现在的“韩文”的真面目,韩文就是这个东西。当然,韩文能够在民间传播开,让一些民间的精英能够认识,还要归功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类型的中国小说,因为汉字门槛较高,文化不高的人,只能看韩文这样的拼音解闷了,毕竟小说这类通俗的东西,只要大概能读懂,就能体会到里面的趣味了。

当然,也是因为韩国的这个国王,创造“拼音”的时候,忘了加“音调”了,搞得现在韩国人现在被韩文搞得焦头烂额。因为它没音调啊,所以,在韩国类似“放水”、“防水”这样需要区分音调的词语,他们完全分不清(即使音调一样,意思不一样,也搞不懂)。1948年的时候,汉城还有很多“汉字”的招牌,现在这样的招牌没了,但韩文还是不好使。比如,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给自家孩子到底取了个什么名字,都必须要有个“中文名字”做备注,不然,人家可能真的不知道这娃叫什么。毕竟,要是“王霸”叫成那啥了,玩笑可就开大了。

韩国花50年时间全民去汉字,还是输了!韩语,终究只能是口头语

另外,没接触过汉语,1970年后那些只能学习韩文、没见过汉字的韩国孩子就惨了。因为,除了生活中的琐事,民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婚丧嫁娶了。在韩国,宾客在结婚送礼时,会用汉字写上自己的名字,来表示郑重和敬意。但现在,没学过汉字的人长大了,结婚时不是新郎新娘在那里因为看不懂汉字而尴尬,就是来宾不会写汉字而尴尬,而且,写韩文也看不懂不是!这样的案例在韩国比比皆是。除了在社会上,韩国学校里的老师们也是疯了。毕竟2000年都过来了,韩国的文物、历史书籍都用汉字写好了,现在这些新入学的大学生、博士生,看着历史文献一个字都不认识,还学什么啊,先得补全汉字知识才能行。

现在,韩国的全民去汉字运动已经渐渐停下来了,一是因为中国逐渐强大了,二是因为没汉字这日子过得真的费劲。现在韩国的小学生已经可以开始学习汉字了,到了初中开始正式教授汉字,汉字的等级证书,是求职者重要的技能证书之一,很多大公司都会要求员工的汉字能力。韩国官方组织,也在国际上“申请”属于大陆的节日。这些都需要认识汉字才行。

所以,有些东西不是说斩断就能斩断的,汉字毕竟是韩国使用2000多年的文字。而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能是一个韩文想代替就能代替的?在文化内涵这块,全世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最后,韩国想用来替代汉字的韩文,终究只是用来翻译汉字的一种工具,韩国没有成熟的文字,只有口头的韩语。韩国替代汉字的想法太简单了,终究是“求之不得”的妄想。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