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作者: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整理
上周,受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其中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甚至在7日盘中一度达到每桶139美元,创下近14年来的最高点。然而,受多种利空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又在9日遭遇超过10%的重挫。10日延续跌势之后,国际油价又在11日再度上涨。 本周以来,受供需方面多重利空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15日收于每桶100美元整数关口下方。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57美元,收于每桶96.44美元,跌幅为6.38%;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99美元,收于每桶99.91美元,跌幅为6.54%。与3月8日的高点相比,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分别下跌了22.04%和21.93%。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3月13日,一名男子在美国丹佛的一处加油站加油。(新华社)

【触及过高点,也遭遇重挫】

有“能源界达沃斯”之称的“剑桥能源周”会议7日至11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在乌克兰局势导致能源市场剧烈动荡背景下,上周国际油价出现大幅震荡,但仍维持在高位。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和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大幅走高,其中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7日盘中价格一度达到每桶139美元,为近14年来最高,约为去年12月低点的两倍。

不过,国际原油期货价格9日出现大跌,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5美元,收于每桶108.7美元,跌幅为12.13%;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84美元,收于每桶111.14美元,跌幅为13.16%。

对于国际油价9日重挫超10%,美国普莱斯期货集团高级市场分析师弗林表示,关于俄乌将进行新一轮谈判、国际能源署成员可能释放更多战略原油储备的消息让油价有所回落。另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主要成员阿联酋驻美国大使奥泰巴9日表态支持额外增产,是导致国际油价短线跳水的另一利空因素。

阿联酋是少数产量远低于产能的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瑞穗证券美国公司能源期货业务主管约杰说,阿联酋有能力立即将日均产量提高80万桶,相当于俄罗斯日均出口量的七分之一,“这可不是小数字”。不过,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9日晚些时候做出相反表态,称阿联酋致力于落实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协议,以及现存的月度产量调整机制。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3月2日的部长级会议决定,今年4月维持原定增产计划,不作额外增产。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2021年4月,主要产油国决定从当年5月起逐步增产。2021年7月,主要产油国同意从当年8月起每月将总产量上调日均40万桶,直至取消日均580万桶的减产。

然而,11日国际油价再度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31美元,收于每桶109.33美元,涨幅为3.12%;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34美元,收于每桶112.67美元,涨幅为3.05%。

标普全球公司副董事长耶金说,能源市场动荡正在影响全球经济,其规模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所未见。标普全球高级副总裁帕斯夸尔认为,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共同把能源行业带到“关键拐点”。

受供需方面多重利空影响,国际油价15日继续大幅下跌,收于每桶100美元整数关口下方。与3月8日的高点相比,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分别下跌了22.04%和21.93%。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意识到欧洲不会立即减少俄罗斯石油需求,俄乌谈判出现转机,美联储本周预计加息带来的经济增长担忧,以及新冠疫情反弹,令油价持续下跌。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

【释放储备油,增产仍无望】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9日说,如有必要,国际能源署成员可释放更多原油储备,以减轻油价上行压力。比罗尔说,国际能源署此前宣布释放6000万桶原油储备,是对当前形势的初步回应。“这只占我们库存的4%。如果有必要且各成员国政府也决定这么做,我们可以向市场提供更多原油。”

比罗尔还说,国际能源署本周将就如何快速减少石油消耗发布一份“十点行动方案”,着重于交通运输领域。“在原油市场上,最为困难的月份在夏季,就是六七月份的所谓‘驾车季’,届时需求会增加。”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有31个成员国,不包括俄罗斯。受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严厉制裁影响,3月1日国际油价升至每桶100美元上方,国际能源署当天召开临时部长级会议,决定联合释放6000万桶原油储备,其中包括美国承诺释放的3000万桶原油储备。这是1974年国际能源署成立以来,第四次联合释放原油储备。国际能源署成员共拥有15亿桶应急原油储备,可按每天200万桶的规模持续释放30天。

据估算,6000万桶原油相当于俄罗斯6天的原油产量或12天的原油出口量。不过,这一规模不及市场预期。媒体此前报道说,国际能源署成员可能释放7000万桶原油储备,美国释放原油储备的规模为4000万桶。当日早盘国际油价仍大幅上涨,国际能源署公布释放原油储备的消息后,涨幅仅小幅收窄,随后的交易中国际油价继续冲高。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这是3月1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拍摄的一处加油站。(新华社)

分析人士认为,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不改变产量政策的情况下,国际能源署释放原油储备与全球原油消费量和潜在供应短板相比,显得分量不足,对市场的影响很小。俄罗斯原油供应实际减少的规模尚难确定、乌克兰危机前景不明等因素,也加重了市场对能源供应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担忧。此外,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除供应短板外,购买意愿下降、支付面临瓶颈、融资困难等因素也可能妨碍交易,加剧油价上涨。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弗里奇说,受不确定性影响,大宗商品消费者越来越不愿从俄罗斯购买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金属和粮食。弗里奇说,俄罗斯多家银行被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让交付货款变得更加困难。另外,一些西方银行也拒绝为这些交易融资。

与会人士认为,后疫情时代需求增长与能源业近年来缺乏投资导致供需失衡,成为能源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在需求方面,帕斯夸尔指出,去年全球能源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使供需平衡受到挑战,而市场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一变化。从供应来看,美国能源公司海斯公司首席执行官海斯说,俄乌冲突发生前,石油市场供需关系已经趋紧,全球原油库存连续两年减少,低于疫情暴发前水平。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通胀已高企,增长或停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0日表示,乌克兰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将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等方面,预计下月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或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IMF今年1月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4%,较去年10月的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受乌克兰危机影响,能源、小麦、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将加剧许多国家的通胀压力,对贫困家庭生活影响更大;实体经济也受到影响,出现贸易收缩、消费者信心下挫、购买力下降等。此外,高通胀下不少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速度可能加快,新兴市场可能面临金融环境收紧和企业信心下滑的双重压力。

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住房和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9%,创下4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近期,美国汽油价格受俄乌冲突及相关制裁措施影响出现飙升。具体来说,美国2月能源价格同比上涨25.6%,其中汽油价格同比上涨38%;燃料油价格同比飙升43.6%。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9日警告,当前能源形势堪比1973年石油危机。当年危机造成滞胀,“这是我们在2022年要避免的”。欧盟统计局3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欧元区2月通胀率达5.8%,再创历史新高;欧元区2月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涨31.7%。

地球局|浪尖上的油价:触及14年来最高点,又重挫超20%

这是3月1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一座加油站拍摄的价格牌。(新华社)

经济学家预计,随着乌克兰局势对能源市场的影响不断加剧,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3月通胀率将达6%以上,并在今年第四季度前保持在5%以上。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今年平均通胀率将达5%甚至更高,远高于欧洲央行此前预测的3.2%。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认为,乌克兰局势将进一步推高物价,打击欧洲经济增长。“俄乌冲突通过宏观经济渠道以及对市场信心和情绪的影响,最终将导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欧元区通胀率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扰乱了欧洲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节奏,使其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欧洲央行希望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应对不断攀升的通胀;另一方面,又担忧在乌克兰局势对欧洲经济造成冲击背景下,收紧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复苏。

专家表示,目前主要风险是,随着消费者购买力削弱,短期内是否会出现严重滞胀。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表示,此次危机和能源价格大涨可能会对欧盟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鉴于俄乌冲突带来高度不确定性,欧盟将在两个月后重新评估是否在2023年重新实施预算规则。安联集团高级经济学家乌特默尔表示,如果西方进一步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可能将欧元区经济推向衰退。

(资料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