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政策继续支持各类企业赴境外上市!医疗股大反弹

近日,受政策层面可能会收紧民营医疗上市的传言影响,3.15当天,A股及H股上市的民营医疗企业股价大跌。那么,在政策层面,民营医疗机构的上市政策会迎来巨变吗?从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中可窥一斑。

作者|周鑫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政策信号来了,医疗股迎来大反弹

受政策层面可能会收紧民营医疗上市的传言影响,3.15当天,A股、H股上市的民营医疗企业股价大跌。在政策层面,民营医疗机构的上市政策会迎来巨变吗?从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中可窥一斑:

据新华社消息,作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的专题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会议还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并明确强调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以及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消息一出,A股、H股大反弹,以海吉亚医疗为例,3月15日大跌30%,每股收盘为20.2元,市值跌至124.8亿港元;而截至3月16日收盘,海吉亚医疗较前日大涨48%,每股股价为29.95元,市值回到185亿港元,已经收复了3月15日的失地。

在A股市场,虽然医疗股收盘涨幅无法和海吉亚医疗相比,但在盘中也经历了巨幅探底回升,以眼科龙头爱尔眼科为例,在3月15日大跌超10%之后,3月16日盘中一度再跌超6%,股价连续两天探底25元关口,但随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消息的提振,爱尔眼科收盘泛红,报收27.27元每股,总市值为1474.25亿元。

此外,口腔龙头股通策医疗也经历了大幅探底回升,3月16日以翻红收盘,报收每股122.88元。

医疗服务企业上市潮仍在继续

据《看医界》了解,近年来,随着社会办医政策的持续开放,医疗服务企业投资可谓如火如荼,规模化的医疗服务企业越来越多,借助二级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一批医疗企业冲击上市。

包括朝聚眼科、固生堂、海吉亚医疗、宏力医疗等内地医疗服务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据了解,2013年以来,港股市场作为医疗服务企业的上市之地已经越来越成熟,香港主板逐渐形成了医疗服务企业的板块效应。

赴港上市的医疗服务机构不仅有中国香港本地的专科营利性医疗机构,也有来自中国内地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这些医院有的是以患者个人支付和商业保险支付为主要收入的专科医院,如新世纪医疗,也有以中国内地政府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为主要医疗收入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如弘和仁爱、康华医院和康宁医院。

看医界医森资本负责人洪浩淼表示,与在港股上市数量占多数的香港本地医疗服务企业相比,不论是从融资规模、市值还是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中国内地医疗服务企业在港股市场都是主力军。

可见,内地医疗服务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之高。

因此,“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的会议精神可谓给医疗投资市场信心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医疗股的大幅反弹就是最好的回应。

此外,在A股市场,2021年也迎来不少医疗服务企业上市的重大利好,包括三博脑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等在内的医疗企业将在A股上市,给予了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较大的投资信心。

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一些医疗企业将在A股正式挂牌上市,不少医疗企业也将继续赴港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社会办医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支持,融资渠道的畅通、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将为社会办医的健康发展插上翅膀;当然,企业上市也意味着更严的监管,上市不是医疗企业发展的目的和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忘记初心、违法违规的一些上市医疗企业很容易暴雷,甚至被迫退出市场。(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END

2022全国医院运营大会来了!

从“大建设”到“精运营”,如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如何通过良性运营实现医疗机构精细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如何打造市场认可的品牌专科?....5月28-29日,由2022上海医交会专家委员会、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学术支持,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22全国医院运营大会将在上海举行,欢迎报名参会参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