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1926年广东人伍联德在上海创办《良友》画报,1941年因战乱停刊。1926-1937年这段时间是《良友》画报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画报一出刊便受到人们热切的欢迎,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画报,并且成为中国现代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当年广为流传一句话:“ 《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弃高深”。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良友》画报的封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过多次修改调整之后才逐渐定型,《良友》画报的封面以邮票样式排版,封面女郎神情各异、穿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服饰轻盈微笑、端庄沉思注视着镜头,记录下画报丰厚而深长的内涵,引领着专属那个时代的上海时尚文化。第一期的《良友》画报封面是女明星胡蝶的照片。从第25期以后封面变得五彩斑斓,女性形象生动逼真,图片铺满整个封面,此次风格便一直沿用到画报停刊。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良友》画报区别于其它画报的一大特点,封面背景布满西式花纹,而封面中的女性穿着中式旗袍,这种中西结合的封面足以给读者极大的视觉冲击。如第16期中,封面人物为黄柳霜女士,樱桃小嘴、柳叶眉、大眼睛,脸上尽显东方美韵味的妆容,这些都是画报封面最常见的,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视觉习惯和审美情趣。但穿着露手臂的上衣这便是走在潮流前沿的女性,可能是普通女性无法接受,画报以此做封面,不仅说明画报封面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说明女性正由传统走向现代。第57期中,背景用深色调,图片中女性也身穿深色西式礼服,与背景融为一体,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她身上披着毛皮围巾,头上戴着浅色发带,脸上用网纱遮住半边脸,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封面女性在穿着西方服饰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也恰如其分地相融合。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良友》画报自创刊多数以年轻的女性作为封面,而这群年轻的女性又以演艺界的明星为主,也有一些女青年、女体育家、女作家、社会名媛等图片作为封面,172期杂志封面中,仅有11期为男性的图片,这11期图片还是战争时期为配合战时需要。

民国时期,困住女性的封建牢笼逐渐被打破,在政治舞台、商业等各个行业出现了女性的身影,这时的女性不再是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角色,她们可以有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笑不露齿的家中闺秀,她们可以大方地以笑示人。场景也不是从一而终的纯色背景,后期背景不再是花纹或纯色的,摄影师和模特走出了室内走向室外,172张封面图中有41张外景图,场景有骑马场、划船、游泳场等地点,场景多是运动场所,因为杂志鼓励在家中的女性能走向室外,让女性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阳光的性格。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封面的女性不再是瘦瘦弱弱的形象,而是健康、自然、阳光,她们健康的身体和精神,彻底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也正是画报所要提倡的态度,新时代的女性就应该如此,而不是只会三从四德、穿着黯淡无光、宽大的服饰,对于自己身体毫不自信,唯唯诺诺的女性形象。在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良友》画报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有这样一本杂志勇于让女性发声,使女性可以走出暗淡无光的生活,这也从侧面展示了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画报女郎所穿的服饰也在不断变化,封面女性服饰主要有袄裙、女学生装、旗袍、洋装。起初封面女性多穿着宽松的袄裙,袄裙是满汉女装的结合,一直是传统女性固有的穿衣方式,到了三十年代后期,袄裙逐渐突出女性服装舞台,旗袍取代了它的位置。女学生装在女学开办后逐渐流行起来,女学生装简洁大方,女学生加上齐耳短发,使这批女学生成为青春的代名词,所以一些不是学生的女性也穿上学生装。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洋装款式新颖、穿着方便等特点也吸引大批追求时尚的女性,洋装搭配旗袍也另有一种美。服饰不断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民国女性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良友》画报一百多期的封面几乎是女性的旗袍展,画报中刊登了各式各样的旗袍。旗袍起初袍身宽大,无美感可言,到了20年代末期,旗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腰身逐渐收紧,经过改良的旗袍慢慢变成人们喜爱的服饰,并且成为民国女性的代表服饰。旗袍可根据个人喜好、身材自行裁剪,布料也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进行选择,所以受到民国女性的热烈追捧。旗袍将中西服饰文化兼容并蓄,将西方的服饰文化加入旗袍中,使旗袍变得更加时尚美观。穿着改良旗袍的女性成为东方女性的标志,她们带给人们朦胧的美感,在不同封面中的旗袍蕴含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韵味和时代的印记。

文人不觉浅薄,俗人不嫌高深,《良友》画报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

服饰不断变化,一方面,反映出民国女性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女性长期受到父权社会的压制,地位低下,女性想要得到解放,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地位和独立,但过程并不顺利的,这条道路充满了荆棘。女性服饰就是从侧面展示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这条道路上的变化,从封闭走向开放。另一方面,《良友》画报在向人们展示这种新型服饰的同时,封面身穿各式各样服饰的女性以不同面貌向人们展示她们的自信的新形象,向读者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良友》画报当时每册定价为大洋一角,有些小巷卖小洋一角,相当于8折。之所以会在封面标出美元价格,是为了方便订阅,因为当时国内各省货币不能通用。据资料显示,《良友》总计出刊174期,每期销量都高于4万余份,这让《良友》成为了近代上海乃至整个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良友》画报也热销五大洲,当时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良友》,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