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动着奢侈品拍卖的持续火热。

据佳士得于去年发布的全年拍卖成绩报告数据显示,佳士得 2021 年度全球总成交额高达 71 亿美元,表现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为近五年来的最佳成绩。其中,由珠宝、名表、手袋及名酒组成的“雅逸精品”拍卖为总拍卖额贡献了9.8 亿美元,这一数字与 2020 年相比大涨了 153%。

而另一家拍卖行苏富比的拍卖成绩报告也显示,其全年总成交额为 73 亿美元,是该拍卖行 277 年历史上最高的年度总成交额,其中奢侈品类的总成交额更是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钟表、洋酒及烈酒、设计、书籍、手袋和球鞋等品类,均创下历来年度拍卖成交总额新高,而高级珠宝品类则创下近五年来年度拍卖成交总额新高。

在亮眼的年度成绩之外,这两大拍卖行在去年还见证了许多时尚类产品以创纪录的价格成交。

去年10 月,美国收藏家 Nick Fiorella在苏富比拍卖行以创纪录的 150 万美元购买了传奇 NBA 球星 Michael Jordan 在比赛中经常穿着的一双产于 1984 年的 Nike Air Ships 球鞋。而另一双同样被 Michael Jordan 穿过并签名的 Air Jordan Nike 比赛篮球鞋则以 37.5 万美元的价格在佳士得落槌成交。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Nike Air Ships

同样在去年,一款 Hermès 珍罕雾面白色喜马拉雅尼罗鳄鱼皮 28 公分内缝钻石凯莉包以高达 400 万港元的成交价在佳士得成交,一举刷新了奢侈品手袋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佳士得名表部在去年也创下了破纪录的 2 亿多美元成交总额,其中备受瞩目的拍品包括以 189 万瑞士法郎价格成交的劳力士 Deep Sea Special No. 1 原型表以及以 950 万瑞士法郎高价成交的百达翡丽座钟。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Hermès 珍罕雾面白色喜马拉雅尼罗鳄鱼皮 28 公分内缝钻石凯莉包

在上个月,苏富比宣布将呈现一颗名为“戴比尔斯 库利南 浩宇之蓝”的蓝钻。苏富比表示,它将是拍场上有史以来最珍贵以及最硕大的艳彩蓝钻,估价逾4800万美元,其重量则高达 15.10 克拉。而在数日前刚刚结束的纽约苏富比“重要珠宝(Important Jewels)”拍卖专场中,Boucheron、卡地亚、梵克雅宝等珠宝品牌的标志性作品均纷纷亮相。其中,一对来自 Boucheron 的钻石吊坠耳夹拍品以 126 万美元的成交价创下全场最高。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戴比尔斯 库利南 浩宇之蓝”蓝钻

除了常见的珠宝腕表、名品包袋以及近两年屡创成交额记录的限量球鞋之外,一些潮流时尚产品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拍场上,并且都得到了买家们的追捧,如Supreme 的弹球机就在佳士得以 52000 美元的高价成交;苏富比则以 80 万美金成交了 248 块从 1998 至2018 年所有款式的 Supreme 滑板。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Supreme 滑板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球鞋、滑板、游戏机等具有潮流属性和大众消费属性的时尚产品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拍卖行中,事实上也反映出一个趋势,即拍行正在主动放低姿态去迎合年轻世代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同时这些时尚品类产品所创造的拍卖纪录也显示出——在疫情导致的全球性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和财富积累均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这极大地推动了拍卖行业的复苏和增长。同时加密货币和科技股票交易市场的繁荣也催生了一大批新晋的年轻高净值藏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接触拍卖的新一代藏家。

根据苏富比在去年公布的年度拍卖报告显示,其全年有 44% 的竞标者是首次竞拍的新买家。菲利普斯和佳士得的这一人群比例则分别为 50% 和 35%,而在这一群体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买家为千禧世代。著名文化经济学家、艺术经济学研究顾问公司 Arts Economics 创办人 Clare McAndrew 在其撰写的 《2021 年艺术市场报告》中指出,在接受其报告调查的 2500 多名高净值人士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这场疫情增加了他们的收藏兴趣。在这些高净值收藏家中,千禧一代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其中有 30% 的人表示,他们 2020 年的艺术品消费超过了 100 万美元。

这样的数字显然能够说服拍卖行放低姿态,为年轻藏家提供更多“量身定做”的专场拍卖会。相较于上个世代的藏家,这一批以千禧世代为主体的新生代藏家在审美追求和竞拍倾向上面均更具独特性,他们对传统古董艺术品的兴趣正在下降,对现当代艺术、街头潮流艺术、奢侈品和数字艺术领域的藏品却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同时,由于他们的财富在疫情之后得到了快速积累,从而使得他们对时尚奢侈品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渴望,此外他们也愿意将奢侈品消费视为是一种投资手段,因而他们十分愿意在拍场上寻找那些更具独特性、稀缺性和收藏价值的时尚奢侈品。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球鞋、滑板能够在拍行上以惊人的天价成交额落槌,因为对于新生代藏家来说,他们更青睐于竞拍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拍品,本身直白易懂且极具个性的潮流产品显然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苏富比珠宝及钟表亚洲区主席于文浩、珠宝部主管颜咏芝和钟表部主管陆燕珊在接受 WWD China 采访时,共同以珠宝竞拍者为例向 WWD China 阐述了年轻奢侈品藏家的特点。“竞拍者们不再要求所谓的‘收’或‘藏’,而是更加看重珠宝作品是否可以帮助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这样的客人族群追求的不一定是多稀有及高规格的藏品,而是只要预算合适,都愿意尝试。消费者族群的年龄层趋近年轻化,对于珠宝购买更要求适不适合自己”,他们如是说到。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从左至右:于文浩、陆燕珊、颜咏芝

同时,这三位主管也向 WWD 表示,除了珠宝腕表、奢侈手袋等传统奢侈品,球鞋还是另外一个广受世界各地新一代藏家欢迎的拍品门类。自 2019 年引入球鞋拍卖以来,苏富比该部门有超过 54% 的买家都是新客户,其中 66% 的竞投者年龄在 20 至 40 岁之间,而在这一人群中,来自美国、亚洲和欧洲的年轻藏家非常活跃。他们以创下今年最贵球鞋拍卖记录的 Louis Vuitton x Nike Air Force 1 为例,向 WWD China 透露到这个 Virgil Abloh 遗作的拍卖得到了全球各地藏家的积极参与,竞投次数超过 10000 次,最终以 2530 万美元的成交额全数成交。竞标者中有 75% 是苏富比的新买家,40% 的买家则来自于亚洲。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Louis Vuitton x Nike Air Force 1

由此可见,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年轻消费者很大程度上与当前拍卖市场的新晋藏家存在着很大的重叠性。

此外,随着线上拍卖的日渐普及以及拍卖门槛的降低,上拍行竞拍心仪的艺术收藏品也逐渐成为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甚至于在当下,拍卖已经成为了一种能够展现个人品牌和财富实力的社交货币。以国内社交媒体 App 小红书为例,“拍卖”相关话题的笔记数量就超过 14 万,奢侈品拍卖的相关科普、竞拍分享笔记数量也超过了 4000,保利、佳士得等拍卖行还在小红书开设了官方账号。

虽然推出线上拍卖服务是拍卖行们面对疫情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但如今看来,这一措施却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世代藏家的需求,并且契合了当下数字艺术如 NFT 艺术、元宇宙等新趋势。苏富比方面表示:“为了迎合年轻藏家的数字化习惯以及疫情期间继续提供无缝的客户体验和需求,我们在 2020 年引入了混合直播拍卖的拍卖模式,将线上线下体验无缝融合。2021 年苏富比在线销售额达到 8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苏富比在 2020 年引入了混合直播拍卖的拍卖模式

除了苏富比,佳士得、保利、菲利普斯等传统拍卖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线上拍卖平台,以满足新世代藏家对线上购买藏品的需求。根据《2021 年艺术市场报告》的数据显示,有 83% 的藏家表示他们在网上购买过艺术品。这一趋势在“新一代藏家”(Next-Gen Collectors)中更加明显:他们和其他藏家一样,在过去四年里开始涉足收藏,但其中有高达 91% 的人透露,他们曾在线上购入过艺术品。与接受调查的整体藏家群体相比,新一代藏家更趋年轻,也更愿意直接从手机上探索和购买艺术品。

财富和奢侈品消费需求的双增长、拍卖门槛的降低、拍卖渠道的多样化、投资理财概念的普及,甚至是时尚潮流领域的投机炒作行为,都共同推动了时尚奢侈品拍卖的持续增长。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从商业角度来看,拍卖行如今也成为了奢侈品销售渠道中的重要一环,成为年轻高净值消费者人群购买更具稀缺性和独特性奢侈品的目的地。

尽管对于拍卖行来说,以奢侈品为代表的时尚类别拍卖并不会像艺术品那样带来巨额的佣金利润,但借助时尚奢侈品拍卖却可以为自己聚拢起一批潜在的高质量竞拍者。佳士得此前就推出了一个仅在线上交易的奢侈品手袋拍卖会,以吸引更多富裕阶层进入其潜在的客户名单。

而从价格角度来看,滑板、球鞋、游戏机等具有潮流属性和大众消费属性的时尚产品利用极高的拍卖价格,已经将自己从一种大众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稀缺性的“奢侈品”。它们连同传统奢侈品一起,模糊了奢侈品与艺术品之间的界限,以往存在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开始适用于奢侈品拍卖。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香港苏富比为庆祝虎年新年而推出的跨门类奢侈品系列,爱马仕蓝宝石色及巧克力色 Gulliver 小牛皮 Quelle Idole Kelly Doll 包,估价为五万美元

从受欢迎且屡屡创下拍卖纪录的时尚奢侈品来看,它们在本质上已经和艺术品无异。

首先疫情之后,消费者对循环经济接受度的增加以及复古风潮的兴起,让“二手”奢侈品走进拍卖行更具备现实基础。推动可持续发展或许只是一个表面的理由,珠宝腕表、奢侈包袋这类在转售市场依旧能够卖出高价的时尚产品,恰恰揭示了另一个现象,即产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认可才是人们热衷于投资这类产品的动机。

它们就像艺术品一样,凭借着独特性和故事性吸引着年轻世代藏家,这种特性是具备投资价值的,且不能以单纯的价格来衡定。正如 Michael Jordan 穿过的球鞋,竞拍者多为篮球文化爱好者,他们出于偶像的崇拜、对篮球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潮流文化的认可,愿意为其付出高于原价数十倍甚至百倍的高溢价来获得这双球鞋的所有权。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时尚奢侈品一旦具备了超越其本身价格的价值体现,如独特的设计、稀有的材料、独一无二的稀缺性等,它就变成了艺术品。比如 LV 硬箱、卡地亚古董珠宝、爱马仕铂金包,这些产品都体现了一种能够保持升值空间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化艺术价值。因而它们能够像古董艺术品和黄金期货那般,被富裕人群视为是一种财富保值的载体。苏富比方面认为,在全球通胀高企和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当下,时尚奢侈品这类有形资产已经成为投资者和藏家重要的财富转移方式,而这也带动了市场对奢侈品的需求和提升了拍卖行的拍卖成绩。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香港苏富比为庆祝虎年新年而推出的跨门类奢侈品系列,宝格丽松石配钻石“灵蛇”腕表,估价为 200 至 280 万港元

总体来看,越来越火的奢侈品拍卖潮实际上就是由市场需求增长和拍卖行自身行为所导致的结果。随着“上拍行买奢侈品”逐渐成为年轻富裕阶层一种寻常的生活方式,未来奢侈品拍卖还将继续呈现上涨趋势。不过市场也应该警惕,疫情以及各国央行推行的市场干预政策已经导致了社会更不平等的收入结构,虽然富者更富对于拍卖行和奢侈品牌来说是一个好现象,但一旦市场泡沫被挤破,拍行渴望赋予时尚奢侈品艺术价值的“共谋”是否还能奏效,便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因为在寻找投资品这件事情上,富裕阶层从未停止探索脚步,市场中的种种变化都有可能削弱富裕阶层对奢侈品的欲望和需求。WWD

撰文Jason

编辑Nion

图片来源网络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深度报道|当奢侈品扎堆走进拍卖行,时尚产业能否从中获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