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生活中,许多人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向牙医求助。大家普遍存在1种误解,认为牙痛不是病。此外,口腔科的治疗,往往需要复诊多次,提前预约。这样,可能就会碰到尴尬的情况,比如,根据病情,需要拔牙,但是,又被告知,拔牙还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个别人可能认为拨牙是小手术,而且,预约挂号不易,因此会隐瞒病史。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自己置于健康威胁之中,可能引起严重的意外。因此,拔牙之前,应该了解相关的禁忌及护理常识。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拔牙,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在口腔科门诊进行,虽然,拔牙看上去是小手术,但是,这种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健康决定是否拨牙,或者做出特殊的准备,比如,选择何种麻醉方式,是否需要心电监护等。因此,为了安全,患者应该如实回答大夫提出的问题,不宜隐瞒病情。总结起来,共计有12种特殊情况,不宜拔牙或者需要暂缓拔牙。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拨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第1种特殊情况,是处于月经期的女性。传统的观点认为,月经期拔牙,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应该暂缓拔牙。不过,医学界目前认为,影响血液凝固的原因,是其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纤维蛋白溶解酶,这种情况,对于拔牙后止血没有影响。因此,如果1次拔除多颗牙齿时,可以考虑通过静脉输液,扩充血容量,同时预防术后感染及肿胀。此外,痛经患者,可能由于恐惧情绪,加重症状,可以通过镇静方法,帮助缓解。重点是,需要拔牙的女性,应该向大夫说明自己的经期流血量痛经等情况,以便做出特殊安排。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拨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第2种特殊情况,是妊娠期女性。通常,妊娠前3个月拔牙,容易诱发流产,而且,可能因为恶心、呕吐等反应,增加操作难度。妊娠后期,孕妇难以长时间坐在手术椅上,而且,可能引起低血压,给自己和胎儿带来风险。因此,妊娠期应该避免拔牙。同时,需要注意,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妊娠期女性发生牙周病及龋齿的风险会增加,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牙周病加重。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拔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第3种特殊情况,是血液疾病患者,比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小性紫癜,这类患者可能因为凝血功能不足,拔牙后会血流不止,在病情稳定之前,不宜拔牙。第4种特殊情况,是神经疾病患者,可能因为拔牙引起疾病发作,拔牙前需要神经内科医生会诊,评估病情,并且在拔牙前使用镇静剂。第6种特殊情况,是传染病患者,比如,肺结核等,可能由于免疫力降低等,延迟愈合或导致感染,应该暂缓拔牙。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拨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第7种特殊情况,是高血压,如果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100 mmHg,应该暂缓拔牙。第8种特殊情况,是心功能不全患者,比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感觉心慌、气短,需要避免拔牙。确需拔牙时,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抗感染预防处理,拔牙时应该进行特别的麻醉安排。第9种特殊情况,是口腔肿瘤患者,不宜单独拔牙,通常是在切除肿瘤的时候,同时处理牙齿。

拔牙之前,需要考虑12种特殊情况,做出恰当的安排

拔牙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第10种特殊情况,是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治疗结束后1年内,不宜拔牙。第11种特殊情况,是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前,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感染,必须拔牙时,应该请内科医生会诊,评估病情,并且在拔牙前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第12种情况,是肝脏或肾脏疾病患者,急性肝炎或肝功能损害严重时,不宜拔牙,病情稳定后,就要在拔牙前适当补充维生素K,避免出血不止。肾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不能拔牙,病情较轻者,如果拔牙,应该注意预防菌血症。拔牙,虽然是普通手术,但是,需要防止意外,在特殊情况下,不要因为牙痛难忍而心急,应该充分考虑全身健康或疾病状况,听从专业人员的意见,按照自身情况,做好恰当的安排和必要准备。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