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造车新势力被“血洗”

作者:新锐汽车观察

前几天,和一位投资界大佬聊天时,他冷不丁说了一句,3月14日前后,科技股应该还会有一次暴跌。

到了周一下午,暴跌验证了,A股和港股都不仅是跌,还有一种已经沦陷的气氛,特别是科技股,可以说已经被“锤爆”。抄底的不再提抄底了,割肉的也提不起刀了。

阿里、腾讯、美团都跌成了渣,而已经从美股跑到港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也被资本接纳进科技圈,连带着被锤得没有脾气。

在3月14日的黑色星期一,几天前才到港股上市的蔚来汽车,股价下跌14.1%,被打得灰头土脸的。他的“傻兄弟”,理想汽车跌了19.6%,小鹏汽车跌了22.2%。

最早到港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也最惨,去年7月上市时,还有2800亿市值,现在只有1400亿了。股价和市值都腰斩到腰部以下了。

造车新势力被“血洗”

“游艇CEO”何小鹏,接下来有一段时间,恐怕不太愿意再谈开游艇出海很无聊,这类既凡尔赛又招人烦的话题了。

01. 锤爆科技股

无论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还是港股科技股,已经被锤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何小鹏的老朋友雷军,自从宣布小米造车后,就开始流年不利,小米的股价已经由去年的高点35港元,一路跌到了现在的12.5港元,跌幅高达64%。

以雷军为代表科技大神, 不得不在资本的捧杀面前,奉上了高傲的膝盖。

最近几天,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持续被血洗,整体跌幅史无前例。爆仓的爆仓,吃面的吃面,投资人头顶着绿油油的韭菜,极度恐慌。

造车新势力并不是做空者最初的目标。去年12月,小鹏汽车在港股还神气得很,股价最高窜上了220港元,不过短短3个多月,就跌回了82港元。

有一种猜测是,资本锤传统科技股已经没有了激情,转手就做空造车新势力。最近10个交易日,小鹏汽车在遭遇了几轮杀跌后,最近两天进入了更残酷的、更猛烈的斩杀。

到了3月14日,小鹏汽车不但已经破发很久,而且股价只有发行价的一半了。换句话说,按照发行价买小鹏的投资人,已经割掉了一半市值。就算员工持股价很低,但应该也进入了亏损状态。

我认识很多小鹏汽车内部的朋友,也有不少人拿到了小鹏汽车的员工股,真心祝愿你们能早日滕飞起来。

蔚来汽车紧赶慢赶,赶上了港股的至暗时刻上市。蔚来汽车在港股上市的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3月14日蔚来汽车港股再次暴跌14.1%,市值为2127亿元。理想汽车也遭遇黑色星期一,暴跌14.7%。

此前一个交易日,“蔚小理”在美股也被“血洗”——这一场游戏,资本似乎已经不分青红皂白,反正往死里搞,搞死一个算一个。

尽管我认为,“蔚小理”确实未必配得上现在的市值,被高估了,本身股价就有泡沫,但以这种方式挤泡沫,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做空中概股和中国科技公司股票,已经很明显。做空中国看起来相当明显,3月14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46亿元。

但这就是真正的意图吗?外资不会如此明显的暴露自己的意图,任何聪明的资金都不会。在中概股和A股暴跌背后,华尔街的资本风起云涌,悄悄在大量买入低价筹码。

资本明显看到了,全球格局在重塑,特别是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宣布疫情结束。大变局都集中在了3月,狡猾的巴菲特、索罗斯就在此时,疯抢俄罗斯的低价筹码,芒格、段永平在抄底中国科技公司股票。

所以,造车新势力被砸,可能并非对全球格局重构的悲观。大概率是技术性做空,制造恐慌气氛,趁机收割财富,但问题是,小散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底部。

02. 第二次ICU?

造车新势力2019年最艰难的时候,很多人提出疑问,他们会不会垮掉。

百分百预判一家企业的前途,不太可能做得到,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只要他们上市成功,大概率不会垮。所以,当有人问哪几家造车新势力能活下来时,我的回答是,年销几万辆并不是决定因素,上没上市才是决定因素。

真正让蔚小理跑出来的,并且能活下去的,就是成功上市。所以,当美股玩不下去时,蔚小理第一时间选择了回归港股,一定要有一个或多个上市平台。

从这点看,不得不佩服那三个玩IT出身的创始人。当年,他们搞网站时,也是一样的套路,一招鲜吃遍天。传统玩汽车的人,就太缺少这种思维了。

如果不是ZM关系发生了巨变,他们可能和当年一样,只要在纳斯达克上市,就能保他们一路顺畅。

现在,变数增多了。纳斯达克没得玩了,推上市花的钱,要在港股再花一次。最大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港股也已经不好玩。

港股正在被持续暴击,可以说已经进入真正的熊市。港股在过去一年里,已经被外资玩坏了,完全没有抵抗力。

蔚小理的目的,至少短期内很难实现。

尽管“蔚小理”在港股上市的招股书包装得很光鲜,动不动就说有几百亿资金,但你们信吗?反正我不信。

造车新势力被“血洗”

被废了玩资本这门独门武功的“蔚小理”,可以预判会陷入到新的困境中。

在业务开展中,“蔚小理”也并不顺畅。小鹏汽车最近深陷“锁电门”,无法自拔。小鹏汽车的车主投诉称,自己的车在去年年末经过一次OTA(汽车远程升级)后,续航里程明显下降,怀疑小鹏汽车通过OTA的方式对车辆进行了“锁电”,这些车主均是小鹏P7的首批用户。四川车主乐先生车辆原本480公里的表显续航里程,掉到了430公里,不足原有的90%。

在多事之秋,互联网造车的另一门武功——客户运营,小鹏汽车也在自废。

还有一个让所有造车新势力头疼的事,是原材料的上涨。动力电池、芯片、铝、塑胶等等原材料全面上涨,让还没有规模优势的造车新势力不堪重负。

小鹏汽车在港交所上市时,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毛利润从2018年的-24.3%增长至2019年的-24.0%,并在2020年进一步增长至4.6%,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这一数据为11.2%。

但如果以去年原材料上涨的幅度看,小鹏汽车的毛利早就被吞噬了,交给了上游企业。单是动力电池中的锂价上涨,就可能导致一辆纯电动车成本上涨1.5万元。

尽管传统车企,比如吉利汽车,和传统科技公司也被“血洗”,但他们远比造车新势力强壮得多。2022年,可能是造车新势力度过艰难的2019年后,必须面对的最困难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