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访沙井电子烟一条街:一度离开的小老板又回来了

作者:第一财经

"大吉大理,参赛作品有一个快乐""推荐有奖",路边令人眼花缭乱的招聘广告和工厂门口积极招聘员工,提醒这里就业市场的火爆。

这是深圳宝安沙井街的中心路,那里有几家电子烟工厂。在长约5.5公里的道路两侧,曾经挤满了3,400家电子烟公司,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烟小镇。

探访沙井电子烟一条街:一度离开的小老板又回来了

(黄琼沙井街电子烟厂招聘广告/照片)

经过几次市场起伏,景气已经不复存在,但仍有一批较大的企业要坚持。3月22日的一则行业新闻重启了"圈"。

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修订进行公众咨询,将电子烟行业纳入监管,并参照卷烟管理。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国家队"将进入市场,将对电子烟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消息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我们也在召开紧急会议进行讨论,"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于维诺告诉第一财经新闻。

"这对电子烟品牌产生了影响,它专注于国内市场,但从长远来看是好的,"电子烟制造商东莞市玛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刘伟告诉记者。

从2014年6月开始,工厂从沙井迁至东莞,刘伟经历了电子烟行业的残酷增长和恶性竞争,站在行业视角下,他认为行业规范的出台将更有利于电子烟行业做大做强。

1985年,沙井被指定为广东省工业区,大量外商投资注入,老盐乡、乡镇,逐渐成为拥有30多个工业区、5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工业强镇。近30年来,该辖区以电子、五金、钟表、服装、玩具制造等工厂为主。几年前,电子烟行业在这里兴起。

如今,国内电子烟相关从业人员人数超过200万人,而80%以上的烟草厂和70%以上的烟油厂都位于沙井及周边地区。

刘伟曾经在厦门做过鞋类出口业务。2014年上半年,当偶然路过深圳,看到沙井电子烟车间炙手可热的一幕时,刘伟不久后正式加入电子烟大军。

从寻找合作伙伴、租厂、装修厂、招工到第一批产品厂,刘伟只用了3个月。"因为产品市场一开始就成熟了,所以节省了产品开发时间。他回忆道。

探访沙井电子烟一条街:一度离开的小老板又回来了

(黄琼/摄影,生产车间,沙井一家电子烟工厂)

谈到昔日兴旺发达的沙井电子烟,一位住在沙井松岗的出租车司机,陈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他在工厂工作,有一天与车间的五六位同事集体辞职,一起出去经营一家工厂生产电子烟。当时,沙井到处都是生产电子烟的小作坊,在街上很容易买到和组装。由于电子烟的易于组装,DIY电子烟也变得流行起来。

刘伟介绍,现在自己厂生产的电子烟,批发价在20~25元左右,而品牌电子烟的市场价格高达一两百元。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底,国内烟草生产企业907家,深圳占85.7%,其次是东莞占10%,其余珠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

同期,国内电子烟行业上下游企业相关员工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电子烟生产企业数量约60万人,涉及配套电池、五金、线路板、塑料、包装材料、物流、检测等供应链企业100多万人;全球电子雾化卷烟专利28,642项,其中25006项(87.3%)在中国。

但现在去沙井路中心,没有熟人带路,想找电子烟厂的身影并不容易。小作坊工厂在行业洗牌,大部分被淘汰。

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禁止销售电子烟和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电子烟广告。现在打开一些网购平台,搜索"电子烟"这个词,再也无法打开页面了。

这打击了大多数高度依赖在线销售的小井。江青是江西的电子烟制造商,他当时离开了深圳。

刘的工厂于2017年迁至东莞,规模从200家减少到约20家。刘说,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搬到东莞后,收入保持稳定,尽管规模有所缩减。

本月,江泽民又开始在沙井寻找小工厂,试图"卷土重来"。他告诉记者,这里还有几位村民发展良好。不过,他坦言,在一系列监管政策和行业标准之后,他并不了解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