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绿灯起步大油门轰上去对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真的不好吗?

作者:廊坊斯巴鲁吴超

作者:斯巴鲁中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893943/answer/9502102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抛开剂量谈毒性,不可取。

虽说汽车工业就是建立在无数前人经验中得以崛起,但经验,要理性吸取。

优秀的经验要吸取,一定要吸取;错误的经验,还不如压根儿不见。

毕竟,每个人对红绿灯起步大油门的理解和操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好与不好,还是不好说的。

100%的暴力驾驶对车辆的寿命一定是会有影响的,不然勒芒24小时耐力赛、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这样的比赛也就没什么挑战可言了。激烈的赛道驾驶,无论是对车辆的发动机,还是传动系统,再到刹车、悬架系统等等,都是存在很大挑战的。

正所谓什么样的工况特点匹配什么样的配件和设定,这是雷打不动的大前提,不然那些赛车工程师岂不要失业了?当然了,要真是原厂买菜车下赛道,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车辆性能极限会提前到达,甚至在不当操作下会存在报废的风险。

针对激烈驾驶状况所优化的车辆在高温、高压、高频率冲击等状态下均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这绝对是日常公路车辆所不具备的。所以换个角度来看,暴力驾驶对于车辆寿命而言确实是有损耗的。但是赛车与普通车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产品寿命与养护周期。参加NBR24小时耐力赛的斯巴鲁赛车逢赛必检,绝不可能两万公里不换油……

1、暴力驾驶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张三说他天天地板油起步,车跑了10万公里都没问题,但实际上张三认为油门开度70%就约等于地板油了;

2、暴力驾驶的车辆寿命是因车而异的。张三说他天天地板油起步,车跑了10万公里都没问题,但实际上,张三在车辆检修整备方面从来都花钱不眨眼,稍微有损坏迹象的配件人家早都换完了。李四可能真的以为张三就一路傻开;

3、不了解基础的原理,对于寿命和损坏很难形成认知。

针对题目,小编从最基本的几个方面来PO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润滑

对于大脚油门的驾驶风格,大家主要关注点之一就是发动机润滑。在大部分非专业认知中

“大脚踩油门=发动机转速快=金属磨损加剧=发动机磨损”

其实这种说法是局部成立的:转速的提升确实会加速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导致磨损风险的增加。

但也正是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人类才发明了润滑剂,从而大幅降低运动部件间的摩擦,增长工件寿命,保证性能输出。这个原理其实就像在两个零部件之间隔离一层介质,让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没法直接接触,就像这样:

假设上面这两个白色盒子就是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

按照摩擦理论来深入剖析一下,其实零件接触表面之所以会发生摩擦,是因为存在“锯齿”状的截面,它们相互“咬合”产生了摩擦。

为了模拟这个情况,小编特别找到了砂纸。

那么当两个这样的截面接触在一起,如何不让它们产生“咬合”?答案就是隔离。

所以说,润滑的关键,其实就是通过润滑剂,把零部件进行隔离。零部件中间所隔离的那部分介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油”。其实机油也只是一个统称,润滑油更准确一些。

根据“隔离”状况的不同,学术上分为三种情况:

固体润滑(又称边界润滑):形成的油膜厚度极薄,两零件间存在接触碰撞,接触点间的正压力还是主要由零件本身承担,但是可以通过混入添加剂形成化学反应层大幅提升润滑能力。

混合润滑:油膜厚度可覆盖部分零件,因此正压力由固体凸起和油膜共同承担。

流体动压润滑:零件间不产生接触,完全被液体分开,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较高吸入速度,润滑油膜必须具有一定压力。

围绕这三种润滑方式,结合润滑油的性能特点,所有润滑零部件都是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磨损”范围内的。

以发动机轴瓦为例,它用于支撑发动机轴颈,但是在运转过程中,高压的润滑油会通过机油泵的运转被源源不断输送到轴瓦与轴之间,形成压力。而机油泵又由发动机曲轴驱动,所以油门踩多大,曲轴转多快,机油泵就会根据这个转速产生与之匹配的机油压力,零件运动越激烈,油压也越高。SO,在润滑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即便高转速运转,也不会出现问题。不然F1是如何保持整场比赛万转换挡的?冲击

暴力驾驶带来的另一方面问题就是机械结构的冲击。相对于细水长流型载荷增长,冲击性驾驶确实会带来车辆使用情况的恶化。关于这点,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来比划一下:

一张纸条,咱们用两手慢慢地拉,纸条不容易被扯断。

但如果突然用力拉扯,纸条会更容易被扯断,就像这样:

所以大家在使用柔性拖车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缓慢起步。

在静力状态下无法或者很难破坏的纸片,在冲击的作用下,很容易就被扯断。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车辆,比如小编就经历过暴力加速半轴断裂的尴尬情况。

PS:传动系统

汽车的传动系统大概是这样的:它通过齿轮组将发动机爆炸产生的旋转运动进行扭矩放大,并传递至驱动车轮,最终实现车辆行驶。

话说,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在上海的某条赛道上,小编全神贯注,离合全开,油门到底,转速表指针轰到红区,随着离合器弹开,没有风驰电掣,发动机直接断油,左后半轴直接被干断。后面的事情,就是在修理厂度过

SO,冲击的破坏力对于车辆和机械装置而言都是存在很强破坏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暴力驾驶是存在缩短寿命的可能性的,具体会缩短多少,还要取决于车辆养护状况以及驾驶激烈程度。经常性重度暴力驾驶对于车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轴承等还是会有影响的,只不过这些影响可能不会立刻显现出来,它是日积月累的。

错误的驾驶习惯

前面大体列举了暴力驾驶可能会带来的两方面副作用,但其实仔细想想,大部分所谓暴力驾驶的朋友可能暴力程度也就仅限于红绿灯起步的时候油门稍稍踩大一些,这些情况在车辆设计之初都是被工程师们考虑过的,关键内核还在于基础养护工作。相对于暴力驾驶,我们认为错误的驾驶习惯可能更要命。

比如激烈的赛道驾驶后,车辆需要进行冷却环行(资深玩家一定懂得),同样的车辆同样的暴力驾驶,错误的操作极有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

PS:关于回场圈(cooldown)

激烈驾驶之后,无论车子设计多么完善,都是需要进行cooldown操作的。简单来说就是以柔和的方式驾驶一段时间,让车辆各个系统从高负荷激烈模式中解脱出来,达到冷却车辆的目的。赛道或者公共道路都可以这样操作。如果是track day,确保车辆安全的前提下,让出其他做成绩或者练习的车辆的赛车线,可以多几圈cooldown;如果是公共道路,快到目的地就提前结束激烈驾驶,留一段距离转为最最柔和的驾驶。

相对于平常的温柔驾驶,暴力驾驶其实更讲究技巧。

回到问题,由于每个人对红绿灯起步大油门的理解和操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问题无法给出特别绝对的答案,它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于问题最好的解答,就是分析它的原理。当你get到这个东西的工作原理,很多人云亦云的错误经验也就不攻自破了。毕竟经常下赛道但对车辆养护有加,和经常暴力驾驶但却从来不换机油,这两种情况无法放在一起思考。车是工具,但工具也少不了养护。

还拿润滑来说,选择合适的油液是根本。关于油液的标准,说明书里已经进行明确标注。如果连最基本的润滑需求都无法满足,恐怕正常驾驶都是个问题。

我们认为,在遵守法律法规、正常养护的大前提下,红绿灯起步大油门这样的操作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何为正常养护,请参考《用户手册》,毕竟工程师们的头不是白秃的。事实上,错误的养护远比暴力驾驶可怕得多。

我们斯巴鲁也推出了5年15次免费基础保养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买新车之后,可在5年 / 75000KM内享受最多15次免费基础保养(机油、机滤更换等),每6个月 / 5000KM(以先到为准)可使用一次。更详细的保养规则,请致电所在区域斯巴鲁经销商了解吧。

总之,汽车既是一台复杂的机械结构,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集合体。在细心的养护下正常使用,哪怕是红绿灯状况下大脚踩油门起步,发动机、变速箱都是可以HOLD住的。

另外,补充一点,CVT是不可能剧烈打滑的。

从机械传动的角度考虑,如此大的相对转速,钢带滑动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旦出现,传动系统都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