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智若愚人称“十六聋”的康熙帝之子允禄其实是位真正的智者

作者:四野后人论历史

有清一代,开国诸王世袭罔替之爵皆为父子兄弟相传,但惟有承泽亲王(后改称庄亲王)硕塞一爵到雍正时为康熙帝十六子允禄承袭。其原因雍正帝在批准允禄袭爵时说得非常冠冕堂皇,那就是硕塞之长子博果铎去世无子,经宗人府建议由皇太后钦定以圣祖仁皇帝之十六子允禄承继庄王之爵。当时硕塞次子惠郡王一系尚有四子,按照礼法以小宗承嗣大宗符合当时的规定,如果雍正帝不是出于削弱开国诸王的目的,他完全可以挑选博果铎的任何侄儿承继庄王之爵,但他却选择了不显山不显水的允禄。

雍正元年(1723年),七十四岁的庄亲王博果铎去世。由于博果铎只有五个女儿但却没有儿子,宗人府原意是叫博果铎弟弟博翁果诺之子福苍承继庄王之位,没想到这个正常的建议却被雍正帝驳回。正当宗人府不知所措之际,雍正帝意外地下诏,以皇太后乌雅氏的名义,命令康熙帝的十六子允禄过继为博果铎的嗣子,接着就堂堂正正的命允禄承袭了庄王之爵。

消息传开,举朝哗然。因为雍正帝自为亲王以来向以刻薄寡恩著称于朝野上下,在他身边除了那位替他遮风挡雨的十三阿哥允祥还有十七阿哥允礼以外,大家均没有看出平素装聋作哑人称“十六聋”的十六阿哥允禄竟然也是四爷党,这不能不叫人大跌眼睛。

大智若愚人称“十六聋”的康熙帝之子允禄其实是位真正的智者

允禄,按序齿为康熙帝第十六子,在康熙帝三十五子中排列为二十六,其生母为密嫔王氏,与十五阿哥允禑为同母兄弟。

由于生母王氏在宫中地位卑微,允禄自幼就非常低调,因为他酷爱数学又通音律,所以有一样爱好的康熙帝对他多少有些偏爱,其精通数学一事就得康熙帝真传。

允禄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其长成时他的诸位兄长分别被封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之爵,他们各有势力,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以八阿哥允禩为首的八爷党。

康熙帝晚年由于他两废太子,从而引发为夺嗣位的九子夺嫡之争,这其中呼声最高的分别是八阿哥允禩、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允禵。

允禄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觉得自己文不如四哥胤禛、八哥允禩,武不如十三哥允祥、十四哥允禵,所以他面对他们之间争斗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就是从不介入其间。即使在朝堂上允禄也是装聋作哑,一副傻呵呵的样子。他这样做叫其他皇子们非常看不起他,背地里送他个绰号曰“十六傻”。

大智若愚人称“十六聋”的康熙帝之子允禄其实是位真正的智者

这个时候八阿哥允禩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支持他的皇子就有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俄、十四阿哥允禵,朝中大臣佟国维、隆科多等大批掌握实权者亦是他的拥趸者。但大智若愚的允禄却独具慧眼,当别人鼎力支持八阿哥允禩时,偏偏他就把自己的天秤倾向四阿哥胤禛,只不过他做得非常保密,直到他承继庄亲王之位时大家方恍然大悟。

康熙末年,康熙帝命允禄掌管内务府。从此以后允禄便利用手中权力的便利,暗地里更给了胤禛大力的帮助。

胤禛虽然在史上是位猜忌成性、刻薄寡恩的皇帝,但他同时也是个恩怨分明的普通人。所以他上位伊始就封自己的铁杆允祥为怡亲王、允礼为果亲王,正当他寻思如何安排允禄时,偏偏天随人愿,七十四岁的庄亲王博果铎死了,所以他便利用自己皇帝的地位力排众议,否决了宗人府以博果铎侄儿承嗣奏章,而以允禄出为博果铎之子承继庄王之位。

允禄在整个雍正时代深受雍正帝的信任,他前后分别担任了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要职。

到了乾隆时代,允禄更是以总理王大臣的身份兼管工部一切事宜,同时又被乾隆帝以表现优异为名而赏食亲王双俸。

到后来允禄虽然卷入废太子允礽子理亲王弘晳谋逆一案,但乾隆帝仅仅是把他罢职了事。最终允禄得以在七十三岁时善终,他所遗庄亲王之爵位由其子孙世袭直至清亡。

大智若愚人称“十六聋”的康熙帝之子允禄其实是位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