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作者:凌烟阁论史

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

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

事实上,邹忌不但不是贤臣,反而是嫉贤妒能的权臣。田忌和孙膑因为被邹忌嫉妒而遭陷害,最终不得不逃离齐国,在外流亡二十多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情的起因要从齐国和魏国的战争说起。

田忌在孙膑帮助下,屡立战功,声望日涨。

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齐国派田忌孙膑率兵救赵国。田忌按照孙膑的建议,采取围魏救赵的做法,直扑魏国首都大梁。庞涓不得不回兵救援,结果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田忌立功,声望高涨。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邹忌主张不救,而田忌和孙膑主张救。齐威王同意了田忌的意见:救韩国。

邹忌眼看无法阻拦,就采用了他的门客公孙闬的计策:建议让田忌为将,如果田忌赢了,那是您的筹划和举荐之功;如果田忌输了,他不是死在战场上,回国后也会被齐王处罚。

果然,齐王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副将,出师伐魏。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庞涓战死,魏太子申被俘。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立了这么大的功,班师时田忌还在想着齐王该怎么封赏他呢。可谁知传来的消息是:有人到齐王面前告发他要谋反。这是怎么回事呢?

邹忌嫉贤妒能,陷害田忌谋反

原来,邹忌一看田忌不但没事,反而大获全胜;这样回国后田忌肯定会被齐王重用,那他邹忌的权势肯定就要被夺走。

于是,邹忌一计不成,又使新计。这一计用在古代领兵打仗的将军身上屡试不爽:诬以谋反。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邹忌指使人以田忌的名义到街上卜卦:我是田忌将军的人,将军欲行大事,特来占卜吉凶。邹忌则立即把卜卦之人抓起来送到齐王面前,告发此事。

欲行大事、欲图大事,意思就是要造反。

实际上,仔细一想就可以发现这事很不正常:以田忌的身份、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是要卜卦,也只能在家里偷偷地办,怎么可能派人到街上随便找人算卦呢?

但问题是,对国君而言,造反这种事非常敏感,怀疑的种子一旦在心里生根发芽,国君往往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田忌是宗室,有军功有名望,战国时各国政变多发生在宗室内部。

田忌因此变得很被动,他向孙膑问计。

孙膑从军事角度建议田忌行大事,但田忌选择了流亡

摆在田忌面前的有三条路。

一是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回国见齐王说明情况。这么做的后果是,田忌一家能不能有好结果,全看齐王的态度。

二是真的造反行大事,这样还有机会一搏,成功了就能控制朝局或者自己当国君,邹忌必然逃走。

三是流亡他国,依然不失富贵。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田忌选第一条路呢,风险极大。因为齐王已经审讯了卜卦人,如果齐王真的不怀疑田忌的话,至少应该向田忌表个态,但是田忌这边没有得到齐王的任何表示。田忌如果交出兵权并且回去听齐王发落,那很可能被齐王杀了以绝后患。即使齐王表态说他不信这回事,那田忌回去的话,依然是凶多吉少。

第二条路是孙膑明确建议田忌走的。孙膑甚至给出了明确的谋划:在都城举行完得胜仪式后,趁宫城门没关时发动突袭,一举可控制齐王,大事可定。

可田忌却没有听从。

所以,最终田忌选了第三条路,带领孙膑流亡楚国了。

邹忌为保自己地位落井下石,用计把田忌“永远”留在楚国

当时,一般宗室卿大夫等贵族流亡外国,其国内的财产家人都不会受损失,还会让其世子继承家业。流亡者本人在国外避开国内政治动荡之后,一般几年之后就能回去。当然,流亡者少不了对接受他流亡的国君给以好处。

邹忌为了防止田忌孙膑回到齐国,就实施进一步计划:让田忌常留楚国,这样才不会伤害他邹忌的利益。

邹忌根据当时齐国和楚国的局势,派人去见楚王。

楚国一直试图和齐国搞好关系,但齐国反应冷淡。邹忌的使者就告诉楚王:齐相邹忌担心田忌回国,只要你想办法不让田忌回去,那么齐楚关系就会好起来。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楚宣王

该怎么办呢?

邹忌使者建议:楚王在长江以南给了田忌一块封地。这么做一举多得:田忌不但回不去了,还会对楚王感恩戴德;邹忌则去除了一块心病,齐楚关系就好起来;楚王也不会白做这些,邹忌会拿齐国的利益报答楚王。

果然,楚王就这么做了。

结语:嫉贤妒能的人当政,受损的是国家利益。

从齐国角度看这段历史事件的结果,实际获益的只有邹忌一人,他巩固了自己的权位。而受损的则是田忌、孙膑、齐王,以及齐国整体的利益。

后来,直到齐威王死后齐宣王继位,才替田忌平反,并把他召回齐国。而此时距离田忌流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从田忌孙膑流亡开始,此后的历史再也没见到田忌和孙膑这样的大才有任何表现。

什么时候,嫉贤妒能的人当政都会使国家遭受损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