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奇闻轶事:和珅算老几,和他没法比。王刚:幸好当初没演他

作者:光影史册

说到贪官,特别是历史上有名的,和珅肯定是大家首推的。只有20多年从政生涯的和珅,积累了相当于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的财产。所以,在嘉庆掌权之后,把干掉和珅当成了首要任务。而嘉庆帝也因为这件事,得以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财富多得能让皇上羡慕,这就足以证明和珅的贪腐有多么严重了。

奇闻轶事:和珅算老几,和他没法比。王刚:幸好当初没演他

不过,相对于历史的另一个大贪官,和珅只能算是小贪。这人是谁?他叫王黼。在大陆的四大名著《水浒传》里面,提到过两个两奸臣,分别是高俅和蔡京。而今天要说的巨贪王黼,也是当时被称为“北宋六贼”的其中一个,与蔡京、童贯一样臭名昭著。接下来我们来看下王黼是怎么贪的。

王黼,原来叫王甫,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东汉的一个太监同名,所以改为王黼。王黼从小口才好,脑子活,虽然他知识不多,但嘴巴就像抹了油,啥事都能说得很圆滑,让人挑不出毛病。在宋朝崇宁年间,王黼参加考试,并考中了进士,当时出任相州司理参军,所负责的工作是编撰一本叫《九域图志》的书。一起负责编撰工作的还有另一位同事何志。何志见王黼口才好,有才华,于是便将王黼推荐给了自己的父亲何执中。

奇闻轶事:和珅算老几,和他没法比。王刚:幸好当初没演他

借助于何执中的推荐,王黼得以一步步崛起,并且在朝中当上了符宝郎和左司谏。王黼看到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实权,就想着尝试搞官场投机。他见蔡京虽然远在杭州,却照样得到宋徽宗的宠信,为了迎合宋徽宗,便向皇帝上奏,对蔡京在扬州的从政成绩大大夸奖了一番。他又发现丞相张商英被宋徽宗疏远,便带头在朝中对张商英展开攻击。更为过分的是,因为蔡京和何执中不和,王黼甚至给自己恩人捏造了20宗罪名,只为了讨好蔡京。

虽然王黼对何执中的中伤最终没有迷惑宋徽宗,但他这种站队行为还是得到了蔡京的认可。在蔡京上台后,王黼如愿升职。靠着自己的不要脸作风,短短两年时间,王黼就从校书郎一跃成为御史中丞。但由于与蔡京的政敌郑居中来往密切,王黼后来也是被蔡京狠狠的报复一把。可见“官场如战场”是真的,狗咬狗也并不少见。

奇闻轶事:和珅算老几,和他没法比。王刚:幸好当初没演他

后来蔡京辞官,离开政坛。王黼一边做顺应民心的表面文章,公开反对蔡京以前制定的各种举措,另一边却搜罗金银玉帛,结党营私。甚至捏造罪名,污蔑其他官员,将他们流放到边远之地,而这些行为只是为了夺取别人的妻妾。为了方便自己,王黼还向皇帝建议,成立了应奉局,由他自己出任提领。由于全国所有的钱都是应奉局的储备,其实也就相当于全国的钱都可以任由他随意动用。为了讨好王黼,各地的官员到处寻找稀有珍贵的宝物进贡给王黼。在王黼事发后,宋徽宗发现自己手中的宝物,只有王黼府中的十分之一。

奇闻轶事:和珅算老几,和他没法比。王刚:幸好当初没演他

除了应奉局,王黼还在前线多个地方设立了经抚房,负责边境事务。他曾经命人清点当地的人口,按人数收取税金,最终得到6200万两银子。为了进一步讨宋徽宗的欢心,王黼甚至买了五六个空城,用来假装自己打了胜仗,好向皇帝报捷。宋徽宗信以为真,以为前线捷报连连,非常高兴,也对王黼大加褒奖。甚至连王黼的车马,以及随行的仪仗,都提升到了和亲王一样的等级。

为了炫耀宋朝的繁荣,女真使者每次来到当时的国都汴梁,王黼都会好吃好玩的招呼他们,极尽奢华。也正是因为见识了汴梁的繁华,女真才开始想要入侵北宋。而当时整个北宋的社会风气都是这样,朝中都是这样的“人才”,又怎能不灭亡?金兵入汴京时,还没等朝廷下令,王黼就带着家眷跑了。宋钦宗看到他的所作所为,当即将他贬职,派人抄家。刚好碰上和他有仇的开封尹聂山来负责此事,也活该王黼命有此劫,聂山便借着办案,派人砍了他的脑袋。

历史上的奸臣贪官不少,论贪腐王黼可谓是空前绝后,而他的下场也无时无刻在警示着后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