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6年,总参谋长向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将军祝寿,恭敬地喊:老首长

作者:文史茶馆2018

1986年12月31日,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上将,专程来到一位老将军家中,祝贺他82岁寿辰。当时的这位老将军已经退居二线,不在军中担任要职了。

地位显赫身居高位的杨得志却对他非常尊敬,不但恭敬地喊一声:老首长,而且紧紧握着他的手,笑容可掬地看着他,好像是在拜见一位地位比自己还要高的大人物一样。

1986年,总参谋长向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将军祝寿,恭敬地喊:老首长

(杨得志和李聚奎)

这位老将军却显得很淡定,他没有看杨得志,而是在微笑看着镜头。老将军到底是谁呢?他怎么成了杨得志的老首长呢?

他叫李聚奎,湖南安化人,参加过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然后跟随彭德怀一起上了井冈山。到中央苏区,李聚奎先后当过好几个师的师长,那时候的杨得志还是一名中下级将领。

1934年初,李聚奎调任红一师师长,杨得志已经是红一团团长了。红一团正好隶属于红一师,李聚奎是杨得志的顶头上司。他们都是湖南人,李聚奎比杨得志大了7岁,是他的老大哥,兼老首长。

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打响,敌人三个师进攻三岬嶂,如果敌人占领了三岬嶂,对我军威胁极大,红一军团首长命令李聚奎,坚决守住三岬嶂。李聚奎则把这个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最能打仗的红一团。

李聚奎命令杨得志迅速占领三岬嶂,并从正面阻击敌人,坚守阵地。杨得志不愧是虎将,抢先敌人一步占领了三岬嶂,更艰难地还在后面。敌人疯狂进攻,红一团英勇阻击,阵地前尸横遍野。

从地面上攻不上来,敌人又派出飞机,对我三岬嶂阵地进行轰炸,弹丸之地,如何防守?杨得志给李聚奎打电话说,我们的子弹打完了,正在用石头阻击敌人。

1986年,总参谋长向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将军祝寿,恭敬地喊:老首长

杨得志不愧是一代名将,他没有叫苦,只是向上级如实汇报了战场的实际情况。李聚奎明白杨得志的处境,作为上级,他当然不能置部下的死活于不顾,他已经请派援兵了。

李聚奎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对杨得志说道,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军团首长已经答应派红四团前来支援,你们再坚持一下。杨得志坚定地回答说,请师长放心吧。

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红四团才赶过来,杨得志的红一团用石头守住了最后的阵地。许多年后,李聚奎回忆说,杨得志不愧是红军中有名的战将,我们师的许多艰巨任务大多都是交给红一团去完成。

杨得志领兵打仗的才能,在后来的战场上,越发凸显,乃至于超过了老首长李聚奎。

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担任红军师长的李聚奎,后来却遭遇了不小的挫折,他被派到了红四方面军任职,然后经历了西路军的失败,一路乞讨回到延安。

抗战爆发,李聚奎被派到陈赓领导的386旅,当参谋长,之后就长期做参谋和后勤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去了东北战场,是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

1986年,总参谋长向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将军祝寿,恭敬地喊:老首长

因为不在一线带兵,李聚奎的名气就没有杨得志响亮了。相对来说,杨得志的军旅生涯一直比较顺利,他一直都在主力部队,担任主力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挫折。

杨得志和李聚奎都是开国上将,但是李聚奎拿到上将军衔是1958年,比杨得志要晚。建国后,杨得志担任了长达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为国镇守一方,职位非常显赫,并最终在1980年担任了总参谋长,参与全军的领导。

李聚奎担任过总后勤部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显得有点默默无闻。1981年,李聚奎退居二线,进入中顾委。

杨得志始终记得老首长的生日是12月31日,所以1986年的这天,特意在百忙之中来到李聚奎家中,向老首长拜寿。细心的读者朋友可能发现了,杨得志是总参谋长,他自然要穿着军装了,李聚奎为什么也穿军装?

李聚奎还是军委的顾问,他不愿意当不顾不问的虚名顾问,而是积极为军队建设建言献策,亲自给军委领导提了不少宝贵意见。1988年,李聚奎获得了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杨得志以83岁高龄逝世,小老弟走在了老首长的前面。第二年,李聚奎上将以91岁高龄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