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故宫600年大展明清紫禁城部分到1909年灵沼轩就结束了。

灵沼轩,又名“水晶宫”,位于延禧宫内,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因辛亥革命爆发而被迫停工。它是故宫内仅存的以砖石和金属为主体结构的西洋式建筑。

目前已知这座建筑的结构钢梁来自英国,内壁瓷砖来自德国,石材应是本土取材,而其他金属构件和玻璃等材料来自哪里,甚至它的设计师是谁,至今不得而知,灵沼轩因此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建筑上处处可见中西方构造与装饰的碰撞,使之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历史影像:穿着衮服的幼年溥仪。

从着装、相貌上看,拍摄时间应该在他退位前后。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延禧宫烫样。

延禧宫是紫禁城东六宫之一,明代永乐朝始建,为妃嫔寝宫。道光二十五年和咸丰五年两次遭受火灾。同治十一年曾提议复建,但不知道何种原因,终未建成。宣统时期改建为游息之地,隆裕太后令在此修建水池,并在池中建水晶宫,题匾“灵沼轩”,建筑以金属和玻璃为主要结构,但因辛亥起义被迫停建。今日仍留存废弃的建筑骨架。此具烫样为五分样,准确地反映了清末延禧宫被毁之前的格局。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历史影像 灵沼轩,20世纪30年代。

延禧宫曾屡遭火灾,1908年,隆裕太后下令,在院落中央“掘地为池”“蓄水养鱼”,以水镇火,并亲题匾额“灵沼轩”,以供帝后商鱼观景之用。此照片摄于20世纪30年代,呈现出建筑未完工并且经历了战争摧残的沧桑面貌。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中央铁亭。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有一套巧妙的“水循环”系统,白色锌顶下隐藏着钢质的水箱,柱子与梁架内藏有管道,池水通过管道被抽送到水箱内,然后再通过楼顶设计的排水沟,旋转迂回,缓缓滴流回水池,形成活水,清澈见底。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中央铁亭。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历史影像:端康皇贵太妃在灵沼轩观鱼。20世纪初。

端康皇贵太妃,即光绪瑾妃。灵沼轩停工后,帝后只能采用圆形木盆或大缸,在其庭园内养花观赏。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中央铁亭檐口造像。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屋顶设有排水沟槽,蓄积的雨水通过白鸟的嘴喷出,形成层层叠叠的喷泉。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中央八角亭外壁钢板。

此钢板位于中央铁亭的二层外壁,共八块,围合成封闭空间,空间内有水箱。钢板表面有铸铁装饰,采用铆钉固定,是典型的西方装饰风格。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中央八角亭栏杆。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铸铁柱。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建筑为钢铁框架与砖石砌体的混合结构。已经确定钢梁采自英国,法兰盘结构和机制螺栓的使用都是近代科技史上较早的案例。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蚣蝮。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蚣蝮,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用来镇水。此处的蚣蝮起着提示水位的作用,以防水池倒灌,进入气窗,口中无出水孔,可见没有吐水的作用。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瓷砖。瓷砖采自德国。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内部铺瓷砖的情况。

故宫600年:水晶宫里的西洋建材

灵沼轩玻璃。

此建筑地下一层的设计类似水族馆,金属窗框原本要安装厚达3.5厘米的玻璃,帝后可在建筑室内透过玻璃窗观赏水下景象。

推荐相关阅读:

观复门窗:感受门窗的大美,体会门窗的意境

首博:秦始皇陵出土文物一样比一样惊艳

故宫半解:遇见延禧宫大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