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趣侃红楼320:报复戏子,愚姨娘杀上门来,嘲讽奴几,蛮丫头奋起群殴

赵姨娘这里因为芳官错将茉莉粉作蔷薇硝给了贾环,不听彩云劝说赶去大观园理论。才进园子便碰到藕官干娘夏婆子,对她一顿拱火,壮着胆子去找芳官报仇。

彼时贾宝玉也去了蘅芜苑找林黛玉,芳官却和袭人她们在吃饭。见赵姨娘进来,便都站起来笑着问好让座。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单看这一幕,赵姨娘确有地位,只可惜众人不过阳奉阴违心中不服,也是她“德不配位”所致。

(第六十回)赵姨娘也不答话,走上来便将粉照着芳官脸上撒来,指着芳官骂道:“小淫妇!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宝玉要给东西,你拦在头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这个哄他,你只当他不认得呢!好不好,他们是手足,都是一样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

赵姨娘的诉求是对的,她讲了几点很有道理。

一,芳官是奴才,不能对主子不敬,贾环大小是主子。

二,贾环与贾宝玉兄弟手足,既然贾宝玉同意给他蔷薇硝,就不能用茉莉粉骗人。

三,贾环作为主子,奴才们不该瞧不起。

赵姨娘只凭这三点诉求就能把芳官压死,并且也趁机让怡红院所有丫头吃不了兜着走,大不了闹起来找王熙凤、贾探春她们评评理。

可惜赵姨娘的方式用错了。她最不该自己当先锋去亲自吵闹。

你一个姨娘身份比丫头们高,却自降身份与丫头争吵本就不妥当。何况人家不尊重贾环,就怕你么?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另外,赵姨娘的话太难听。芳官是小戏子下九流,确实是社会最低等人物。但将之比作娼妓之流不但太折辱人,也贬低了自家。芳官若是娼妓一流,贾家荣国府又算什么?

这里不得不多讲一下,“戏子”在古人心中确实不如奴才丫头们高级。

奴才丫头是自己家人,有规矩教导约束,戏子像王夫人说得日常惯会“装神弄鬼”,巧言令色侍人。确实也与娼妓、娈童一流人物没有差别。甚至多数时候也被划归为“玩宠”一类。

赵姨娘骂芳官的话,代表了贾家大多数人的心声。当初学戏为服务贾元春,谁也不敢招惹。如今成了丫头,她们的出身又成了鄙视链的最底层。

贾家之前是家生子、陪房、外头买的互相看不起,如今又都鄙视小戏子。

赵姨娘亲自上场“手撕”芳官只会要自取其辱。将小戏子比作娼妓不如,她却与之对打,更是专给人家看笑话。

芳官一听赵姨娘骂得难听就哭了。她对自己的出身以及刚才将茉莉粉替换蔷薇硝给贾环本就心虚。如今又引来一顿羞辱更是生气。

(第六十回)芳官那里禁得住这话,一行哭,一行说:“没了硝我才把这个给他的。若说没了,又恐他不信,难道这不是好的?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我一个女孩儿家,知道什么是粉头面头的!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呢!”袭人忙拉他说:“休胡说!”赵姨娘气的便上来打了两个耳刮子。

要说赵姨娘和芳官,都对自己出身敏感,却又互相伤害,真正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尤其芳官更不是个善茬,只用了一句“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就把赵姨娘彻底羞辱了。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要注意不是“奴儿”,有的版本作“奴儿”是不对的。

“梅香”是丫头的代指。

“拜把子”是结为兄弟姐妹平等的意思。

“奴几”则是不管排行老几,本质都是奴才的意思。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芳官在讽刺赵姨娘也是奴才出身,不用装主子欺负人。

“奴几”是省略句,实则是“都是奴才你算老几”的意思。

赵姨娘是贾政的侍妾,优势是生儿育女有体面有靠山。劣势是丫头出身晋升姨娘,到底还是“半主半奴”,与平儿是一样路数。

平儿还是通房丫头的“姑娘”,身份不受保护。

赵姨娘虽已晋升姨娘,之前与平儿一样,十有八九也是王夫人八房陪房“赵钱张李,周吴郑王”之赵家的女儿,被提拔为通房丫头。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王夫人生下贾宝玉后,二子一女一度心满意足,赵姨娘趁机与贾政生下贾探春和贾环,很是幸运。

比较无儿无女的周姨娘,明显就是后来的平儿。王熙凤如何操控平儿稳住贾琏,王夫人当初就如何操控周姨娘稳住贾政。

王家女儿都善妒,王夫人刚开始的疏忽造成赵姨娘侥幸生儿育女。但当贾环出生,贾珠一死,王夫人突然警觉到贾环对贾宝玉的威胁,于是赵姨娘和贾环的日子才不好过起来。

赵姨娘这次借茉莉粉闹起来,扬言报仇是一回事。她也确实被欺负得狠了。但另一方面也怕王夫人不在家,日后不知道会出什么事,这时候不闹一下,保不齐未来会有什么屎盆子扣她头上。

赵姨娘虽然不聪明,但在贾家几十年练就的生存本能并不差。她这次闹得荒唐,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当然,芳官用“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讽刺赵姨娘出身低,并不比她身份高贵,是赵姨娘无法忍受的。

赵姨娘毕竟是贾环、贾探春的母亲,贾政的侍妾,王夫人的房中人。芳官肆无忌惮地辱骂,踩了赵姨娘痛脚并不奇怪。

只可惜芳官口无遮拦几乎是给自己判了“死刑”,未来注定没有好结果。

赵姨娘被骂得气急败坏,扬手打了芳官两巴掌,而芳官则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撞上去与她扭打一起。估计赵姨娘此时此刻才真的后悔之前不该来。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然而,面对这场闹剧,所有人都在看热闹。那些挑唆赵姨娘的称心如意,怡红院众人则认为如今“占山为王”的人太多,应该彻底杀一杀风气才好。

所以,热闹越来越大,尤其其他几个小戏子听说芳官被欺负,她们竟都跑来助拳。

(第六十回)豆官先便一头,几乎不曾将赵姨娘撞了一跌。那三个也便拥上来,放声大哭,手撕头撞,把个赵姨娘裹住……赵姨娘反没了主意,只好乱骂。蕊官藕官两个一边一个,抱住左右手;葵官豆官前后头顶住。四人只说:“你只打死我们四个就罢!”芳官直挺挺躺在地下,哭得死过去。

我们追本溯源去看这场啼笑皆非的闹剧,会非常有意思。

如果麝月不让芳官糊弄贾环,不会发生。

如果春燕不去蘅芜苑道歉,蕊官不给蔷薇硝,不会发生。

如果莺儿本分地去潇湘馆要蔷薇硝,不摘花采柳不守规矩,不会发生。

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麝月心中藐视贾环的地位,一个是莺儿不守大观园的规矩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赵姨娘大战小戏子,别以为是闹剧!你看薛家在背后做了什么

而麝月藐视贾环,与她是王夫人埋伏的眼耳身意有关。

莺儿曾经也藐视贾环,与她是王夫人的亲戚有关。

根源出在薛宝钗对莺儿的教育出了问题。莺儿的素质比起袭人,紫鹃她们差得多。

当然,所有的事追本溯源,还在王夫人所属的王家人造成了如今贾家的乱象。

当日解说刘姥姥“母蝗虫”时,就提出“母蝗虫”代表的“蝗祸”,是讽刺王家女儿侵蚀贾家之举。

王家施行“母蝗虫”策略,蚕食控制荣国府,金玉良姻是重要一环。贾家之乱,实在乱于王家!亡家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