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文 |和玲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大众ID. Buzz和ID. Buzz Cargo全球首秀。当大众最经典车型T1以电动车的身份重新复活,感觉一切都回来了。最让我激动的是,T1都回来了,估计离纯电甲壳虫的回归也不远了吧?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甲壳虫曾经是我的Dream car,错过一万遍,如果电动归来,这一次绝对不能错过。至于T1对于国人来说,更多的经典记忆来自于电影。阳光小美女奥利弗一家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坏在路上的T1小黄车,需要一家人助推才能启动,生活也就像这小黄车,磕磕巴巴,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是有爱就总是可以继续前行……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大众T系列被全球车迷奉为经典,它是VAN车型的开创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包车、MPV的鼻祖。上世纪50、60年代,大众T1承载了无数欧美国家关于自由、爱、青春、崩溃、冒险,一切在路上的故事,情怀满满……这一次伴随着ID. Buzz的上市,我们是不是也有机会情怀一把?

大众官方给出的消息是,该车型将于2022年内在欧洲正式上市,部分国家在5月即可接受预定;长轴版车型将在2023年于北美正式亮相,并计划于2024年内上市。什么时候进入国内市场?大众中国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针对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大众怎么可能错过呢,估计也快了。

致敬经典

其实,ID. Buzz并不是第一辆配备电驱动系统的Bulli(大众紧凑型MPV)车型。在50年前的汉诺威商品交易会上,大众展示了第一款后置电驱的原型车T2。但是当时只有85公里的最高续航,所以最终没有量产。

2022年,零排放的Bulli终于来了。感觉这次一向谨慎的德国人内心戏很足,“你说我的ID.系列不够智能,不好卖;没关系,那么我打‘情怀+电动’,看你还招架得住不?”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首先,ID. Buzz在造型上致敬经典,坚持萌萌哒风格,绝对是第一卖点。T1的驾驶席在前轴上方,几乎没有前悬。而ID. Buzz的前悬也很短,保证安全性和科技性的同时,ID. Buzz风阻系数仅为0.285,降低能耗,提升续航。ID. Buzz续航达到500+(最终以官方公布为准),足够出去浪了。而转向直径仅为11.1米,跟高尔夫一样好操作。内饰上也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与非真皮内饰,与电动基因很搭。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第二,市场对于电动MPV的需求正当时。ID. Buzz轴距达到2988毫米(5座版),坐满5人行李空间还可以达到1121升;放倒第二排,可扩展至2205升。不久后,ID. Buzz也将提供六座和七座布局的长轴距版本。这就对了,六座是最讨好中国消费者的,宽敞又实用,要不为啥理想ONE卖得那么好。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第三,ID. Buzz同样是来自MEB,将搭载最新版本的ID.软件。这是大众特别强调的一点。据说,最新版本包括全新驾驶辅助系统、Front Assist预碰撞安全系统,在MPV车型上还包含Lane Assist车道保持系统等。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欧洲销售版本车型将配备77千瓦时电池组(总容量:82千瓦时),同时配备150千瓦的后置电机。交流电充电功率为11千瓦,通过欧洲CCS标准充电口的直流快充功率可达170千瓦,因此仅需30分钟即可从5%充电至80%。使用最新版本的ID.软件,ID. Buzz未来也将提供“即插即充”功能,同时具备双向充电功能(V2H),即可以把车辆电池中多余的电能为用户的家庭电网供电。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押宝大众安徽?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光靠情怀不可能有效促进大众电动车转型提速。ID. Buzz这种车型更大可能就是进口销售。当然了,如果量大,未来国产也不是没有可能,现成的MEB平台可用。关键就是要上量,目前大众在中国亟需在电动车领域快速拓展市场份额。

在过去的2021年,ID.家族在华销量为7万辆,并未完成目标。随后大众中国表示,2022年的ID系列电动车预计销量将翻一倍,提高至14万辆以上;到2023年时,大众汽车每年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两年时间,从14万辆跨度到100万辆?这是谁给的勇气。

目前来看,除了现有的上汽大众的安亭工厂和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外,大众押宝在建的大众安徽工厂。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在一汽-大众中,大众只持股40%;在上汽大众中,大众持股50%,而在大众安徽项目上,大众持股高达75%。孰轻孰重,不用多说。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目前,大众安徽MEB工厂已完成70%以上的施工建设。本周,大众安徽综合实验中心研发测试场正式破土动工。大众安徽CEO葛皖镝博士明确说了,大众安徽与南北大众相比,产品更侧重智能网联与信息娱乐车联网技术研发与落地;产品设计上,更年轻化;同时,承担的研发功能在大众中国技术研发体系中举足轻重,也是大众集团全球研发体系重要一环,且研发自由度和灵活性更大。

说白了,大众把在智能化方面的升级重点也放在了大众安徽。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大众就已经在北京有了研发中心,但是研发中心做的更多是本地化工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比如在大众e-up!纯电动汽车就是经过该研发中心的本土化调教和改进后,才以进口的形式引进的。

大众首批车联网系统,也是经过该中心在导航工具、功能菜单功能优化后才导入到国产车型中的。但是还是明显水土不服、显得落后。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现在,随着大众安徽的建设,大众又规划了新一波研发中心,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大众旗下汽车软件公司CARIAD项目在中国的落地。据悉该部门的中国总部将设立在北京;安徽的CARIAD团队主要是围绕着标准软件和电子架构做车载应用;上海CARIAD支队专注于自动驾驶;成都的团队则致力于软件编程。

除了研发,最近有消息爆出,大众安徽除了之前公布的MEB平台外,未来在2025年有望导入SSP平台。如果成真,这可是一个大瓜。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大众汽车下一代电动车平台,SSP平台可生产大众汽车所有品牌车型,包括奥迪、宾利、保时捷,而不久前曝光的保时捷品牌全新电动车正诞生于SSP平台。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是不是可以换一种说法,届时大众安徽就具备了生产大众一切高端电动车的能力,国产保时捷不是没有可能。此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这个瓜的确让大众安徽扬眉吐气了一把。但目前的现实是大众安徽在售只有思皓品牌车型,并未挂大众标,没啥存在感。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思皓品牌2022年1月份销量过万了,年销售目标是10万辆。这么看来为切换到年底的MEB平台车型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根据曝光的新车规划,大众安徽将从明年开始逐步推出Cupra(西雅特旗下高性能品牌)品牌车型和大众品牌车型。这样看来,基于MEB平台打造的Cupra旗下SUV车型,预计就是大众安徽MEB工厂今年下半年投产的首款车型。

大众T1触电复活,经典能否延续?

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西雅特Cupra Born

没有搞错吧?思皓之后又来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西雅特?不用担心,据说国产西雅特都要走出口路线,在国内卖的都是挂大众标的车型。按照计划,到2025年前,大众安徽将推出五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包括两款Cupra品牌车型,其中投产的大众品牌车型均来自ID.家族,分别为跨界SUV车型、小型SUV车型、中大型轿车。

综上所述,大众安徽作为大众在华第三个抓手也将肩负三个重要的使命:第一,被人诟病的智能化创新升级,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第二,生产更年轻车型,价格更实惠,上量重任也在这里;第三,将来生产高端车型,利润也要多留在自己碗里。

合资股比放开,给了市场更多可能,多一条出路,多一种可能。最终受益的一定是消费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