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一小混混平步青云,历三代帝王的传奇

作者:开心的葡萄籽

常言道:北宋出良相,南宋出良将。其实,南宋不仅出良将,还有层出不穷的在人们认知中的奸相。

贾似道,出生于公元1213年,从一介小混混平步青云,历仕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不可谓不传奇。

(一)家道中落

父亲贾涉是宁宗时期京湖制置使,其祖上更是显赫非常,远祖是西汉大名鼎鼎的贾谊。可惜,在贾似道11岁时贾涉病逝,至此家道中落。

年少的贾似道失怙之后无人教育,于是终日浪迹街头,放荡不羁,整日和一群小混混在一起酗酒赌博,偷鸡摸狗,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

虽然父亲早逝,但还是留下了一笔无形的资产。在贾似道成年后,因父亲的恩荫,补官为嘉兴仓司,成为一名小吏。

按理说,这样的机遇对于常人来说应该倍感珍惜。可贾似道生活常年恣肆放荡,如何能忍受被上官呼来唤去,在别人眼中祖坟冒青烟才能得来的职位,对于他来说反而戴上了一副枷锁,所以整日苦闷不已。

现实有时候比电视剧演的还神奇、巧合,恰在不久后天上掉下了一块大馅饼将他砸的晕头转向,原来姐姐被选入宫中并且被封为贵妃,而贾似道也被宋理宗召见奏对。

从一小混混平步青云,历三代帝王的传奇

(二)蟋蟀宰相

在二十五岁中进士后,再加上姐姐贾贵妃的枕头风,贾似道的升官之路彻底坐上了宇宙飞船。年仅三十余岁的贾似道,在仕途上已经达到了常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淳祐九年,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淳祐十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而在宋理宗改元宝佑之后,更是基本上一年移升迁。宋理宗经常以“师相”称呼贾似道,而百官更是称呼其为“周公”。

真正的大才要么名留青史,要么臭名昭著,而贾似道在宋史中记载以及后人看来便是臭名昭著的一种,而在当时百姓更是戏称其为“蟋蟀宰相”。

其实得此称呼主要是贾似道酷爱斗蟋蟀,视国事为儿戏,经常跟小妾们聚在一起斗蟋蟀;另外一点就是贾似道更是更是为蟋蟀写出了一部著作《促织经》,可见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斗蟋蟀斗到最后还能著书,可见其人仅仅是荒于国事,并不是正真的无才。

更为让人无语的是贾似道在上朝之时也带着蟋蟀,经常在朝堂上出现虫鸣之声。甚至有一次蟋蟀跳出袖子,直接跳到皇帝的龙须之上。朝堂本就是庄重肃穆,商议国家大事之地,但在贾似道心里估计还没有自己的蟋蟀重要。

从一小混混平步青云,历三代帝王的传奇

(三)玩忽国事

理宗宝佑六年,蒙古大军挥军南下,蒙哥率军直逼川渝,命其弟忽必烈率军进攻荆襄,直取鄂州(武昌),准备两路并进,一举灭掉大宋。

理宗开庆元年九月,忽必烈兵围鄂州,理宗大惊失色之下赶紧命贾似道率军支援,倘若鄂州被破,蒙古大军便会直接兵临临安城下。

也许是老天见大宋此时还不当灭,在忽必烈兵围鄂州之时,蒙古大汗蒙哥阵亡在了钓鱼城。尽管消息已经传到忽必烈这里,但忽必烈还是想一鼓作气将宋朝灭亡,可惜天不遂人愿,多次对鄂州城进攻都无功而返。

要说贾似道在救援鄂州之时也是超常发挥,多次打退了誓死进攻的蒙古大军,使忽必烈大军不得寸进。贾似道见此情形,一边偷偷派人向忽必烈求和,一边又死守鄂州。起初,忽必烈并不接受贾似道的求和,想要一举灭掉宋廷,后来由于蒙哥阵亡,而忽必烈又急着争夺汗位,于是顺势接受了贾似道的求和。

在蒙军撤军北归之际,贾似道率军击毙了蒙军殿后一百七十多位士兵。

忽必烈北归之后,贾似道班师回朝,决口不提偷偷私自议和之事,也不上奏蒙古内部权力更迭之事,一副军神在世的样子。而理宗见贾似道连凶残的蒙古大军都打得大败而逃,更是将他视为自己的肱股之臣,自此,贾似道可以说达到了权利的最高峰,终成一代权相。

从一小混混平步青云,历三代帝王的传奇

(四)奸相落幕

1275年,宋元鲁港(安徽芜湖南)之战中,贾似道率军十三万迎敌,宋将夏贵不战而逃,而进士出身的贾似道哪里会统兵打仗,只能弃大军而逃,十三万大军死伤无数,并且使临安城彻底暴露在元军的兵峰之下。

弃大军而逃的贾似道彻底犯了众怒,朝中大臣上下一心要求杀贾似道以谢天下。最后还是谢太后力保之下才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可是不管在任何时代锦上添花之人寥寥,但落井下石之人却多如牛毛。朝臣自然不肯放过这落毛的凤凰,为平众怒,朝廷最终将他流放循州(广东龙川)。

虽然有宋一朝士大夫当官无性命之虞,但横行朝堂将近四十年,骄奢淫逸,被他搞得家破人亡之人不知凡计,岂能那么容易脱身。

福王赵与芮认为大宋落寞至此,皆贾似道之过,所以放下话来:“募有能杀似道者,使送之贬所”。

恰在此时,有会稽县尉郑虎臣,其父被贾似道贬谪并且致死,郑虎臣记恨在心,所以主动要求押送贾似道去循州。这一路上郑虎臣对贾似道各种折磨侮辱,逼迫其自尽,但贾似道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哪里会自尽。终于到福建漳州木棉庵时,郑虎臣再也忍不住,将贾似道砍死在厕所中,一代权臣奸相就此落幕。

(四)后世看法

声名狼藉的贾似道给后人印象就是奸臣,《宋史》全盘否定了贾似道的一切,后世很多文学作品更是将他描绘成十恶不赦之徒。

其中瞿佑的传奇小说《剪灯新话》中有一则小故事:说是贾似道有一天倚楼闲望,所有的姬妾都在一旁侍奉。恰在此时,有两个少年乘舟在湖上,其中一个美姬说:“美哉,二少年”。

贾似道听后说:“你如果愿意侍奉他们,那么他们只要交了彩礼就能把你娶走。”

美姬听后笑了笑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后,贾似道将所有姬妾叫到跟前,让人捧过来一个盒子,说道:“这是纳聘的彩礼,你们打开看看。”姬妾们以为是什么好东西,结果打开一看,竟然是刚才夸赞那两个少年的姬妾的血淋淋的脑袋。姬妾们吓得战战兢兢,再也不敢言语。

当然此事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贾似道奢靡浪荡,这却是事实。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他人眼中一无是处的贾似道,在元世祖忽必烈眼中他的军事才能还不错,更是文天祥的伯乐,文天祥对贾似道的评价还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