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作者:漫步史书

1997年6月30日晚23时42分,中英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这一天,位于四川的邓小平故居,欢欣鼓舞的工作人员把屋子里外全都打扫了一遍,并且还在雕塑前贴了“喜”字,等到电视中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时,工作人员将门窗全部打开,电灯全部打开。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邓小平

一位四川老人伸手颤颤巍巍的指着电视机银幕,满怀遗憾的说:

“小平,你要再多活四五个月,不久看见了。”

与此同时,位于香港新界,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同时也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就差那么一点时间,他竟不能来。”

1982年9月,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展开对话。

“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但却比真枪实弹来得更猛烈一些。”

尽管撒切尔夫人携“马岛大胜”的余威,侃侃而谈着“主权换治权”的这一构想,但邓小平却强硬地表示“主权问题在中国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在邓小平这里,结结实实地碰了钉子。

“希望英国政府能够摆明自己的态度,能够认清现在的情况,不要再从治理权的方向进行纠缠了。不要到时候中国单方面地直接发表声明,要收回香港,到时候在国际上对谁都不好。在香港问题之上,希望英国政府以及撒切尔夫人再也不要执迷不悟了,千万不要将原有的道路变成绝路……”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84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于1997年7月1日,中国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邓小平一生曾四次到香港,唯独新中国建立以后,却是再也没有去过。

尽管没再去过香港,但据邓林回忆称:“父亲晚年经常看关于香港的消息和报告,每天翻阅很多香港报纸,香港地图一直放在他的案头,他时常在地图上仔细查看香港的山山水水。”

“父亲曾两次近距离眺望香港”

1984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到文锦渡口岸,登上一座低矮的灰色边防小楼,透过楼上的窗户眺望香港,没有说一句话。

1992年,邓小平再度到深圳,那时皇岗口岸才刚刚建好,原本计划在那里停留5分钟的邓小平,却久久不愿意离去。

“他仍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更加充满深情和期望。”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在皇岗口岸深情眺望香港

晚年的邓小平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对妻子卓琳满怀遗憾地说:“我多么想到香港的土地上去看一看啊,可是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了,只能等到将来你替我去了。”

遗憾的是,邓小平没能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英国要体面,中国要尊严

眼看香港回归的日子越来越近,中英双方开始就交接的细节进行商讨。

然而如此主权交接,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可循,想要顺顺利利地达成双方一致认可的方案,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有一个小插曲是,1997年5月1日,距离香港回归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英国举行了大选,托尼·布莱尔出任英国首相。

中国驻英大使马振岗受国内指派,做英国方面的工作,考虑到香港交接仪式可能出现的情况,马振岗代表国内,向英方提出,中国部分驻军需要提前进入香港。

英方一开始对此毫无准备,只说会积极考虑。

也许是觉得吃了哑巴亏,英方代表回去后居然又反悔,好在马振岗大使继续做英国方面的工作,英方这才表示,对马振岗的话有所误解,并表示将会在香港回归这件事上总体采取合作的态度。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陈佐洱

距离香港回归前半个月,中英双方就驻军何时进港一事展开谈判。

时任国务院港澳办一司司长陈佐洱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刚刚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决不能有一分钟不设防。

事实上也就是说,假如中国驻港部队于7月1日零时进入香港,那么从北到南抵达全部的营地,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届时香港会形成一片防务真空,那时中英两国领袖正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进行香港政权交接的盛典,必须要保证他们足够的安全。

尽管中方多次声明这一重要原因,但英方代表始终不予认可。

一轮一轮的谈判逐步结束,眼看距离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日子越来越近,中方也决定改变战术:

“如果没有中方合作,那么英方为“体面撤退”一事所做出的全部努力都将白费,届时中方将要求搭载皇室的游轮和兵舰需按中国的指示,把所有舰面武器套上炮衣、枪衣,才能驶离中国香港水域。”

英方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同意先头部队在威尔士亲王军营进行防务交接。同时举行一个交接仪式,有迎有送,双方都很有面子。

就入港先头部队的人数,英方后来也不局限于与英军250人人数相当,中方的底线是500人,但陈佐洱争取到了509人。

“因为9是数字中最大的,也是中国的一个吉利数字,有一个成语,叫九九归一。”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谭善爱

1997年6月30日晚9时,中国驻港部队先头部队509人,在威尔士亲王军营举行交接仪式。

湖南人谭善爱喊出了最霸气的一句话: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事实上为了这句话,谭善爱在私下里曾琢磨了几个月,考虑了几个版本,都还是觉得太生硬,尽管事先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但谭善爱依然十分紧张,尤其是在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下,当然也不仅仅是谭善爱,那天与谭善爱一同进入香港的508个人,都感到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光荣的一刻。

三年后,谭善爱有一次在武汉乘坐出租车,没想到被司机认了出来,到地方以后,司机坚持不肯收他的钱。

“毫无疑问,那是我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陈佐洱主持谈判,只是整个谈判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早于1996年年底之前,安文彬率领的交接仪式筹备组就已经先期入港,与英国商谈交接仪式细节。

尽管中英在当时已经签署了联合声明,但是英方在交接仪式过程的谈判中,还是设置了诸多障碍。

“英国要把香港这只“金鸡”归还给中国,心里本来就极不情愿,如果再让中国在全世界的注目下风光地接手香港,英国方面就更酸楚了。”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安文彬

2017年4月,安文彬在《朗读者》节目中,讲述了当年为升国旗,奏国歌争取2秒钟,与英方进行了16轮的谈判。

有趣的是,英方为了庄重,体面的撤离,提出香港交接仪式在露天的添马舰(香港地名)英军总部东侧广场上举行,中方考虑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反复多次的劝说,这才让英方同意转入室内。

结果到了当天,英方在室外举行的两场告别仪式,都遭到了大雨的袭击,“庄严和体面”大打折扣。

“大雨滂沱中的撤离仪式”

1997年6月30日下午4时,时任香港总督的彭定康在港督府举行了离港告别仪式。

整个仪式的过程中,大雨始终没有停止。

在凄苦的风雨中,镶有港督徽号的米字旗缓缓落下,副官折叠好以后,放在彭定康的双手上。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总督彭定康接受英国落旗的照片

下午6时,英方在露天的添马舰英军总部东侧广场上举行撤离香港告别仪式,香港总督彭定康陪同查尔斯王子到场,首相布莱尔、外相郭伟邦、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都出席了仪式。

不过因为下雨的缘故,整个过程显得有些仓促。

查尔斯王子对这场大雨的印象非常深刻,那天他冒着大雨,出席了在室外举行的告别仪式,脚下的红地毯湿淋淋得一团糟,踩上去嘎吱嘎吱的响。

更为糟糕的是,当查尔斯王子走到演讲台前,倾盆大雨轰然而至,手中的几页演讲稿也变成一团乱遭:

“我生平从未试过在‘水中’发表演说,这是首次。事实上,没有人听到我说了些什么,因为大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太吵了。”

钟士元在回忆录《香港回归历程》中记载了这样一幕:

“大雨下个不停,宾客表现得特别狼狈。怡和洋行的大班亨利·凯瑟克就因天雨路滑,跌落渠边,折断了脚骨。很多宾客衣履尽湿,中途离场赶回去更换衣服,令告别仪式失色不少。”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添马舰广场举行“日落仪式”

另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彭定康在任期间,香港启动了“玫瑰园计划”。

“玫瑰园计划”是港英政府在1989年提出的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新建大屿山、赤鱲角的新香港国际机场和其配套的基建设施。

1992年,玫瑰园计划正式开工建设,原定计划于1997年中完工,因计划发生变化,延期至1995年开工。

这样一来就不能赶在香港回归前完工。

彭定康最初曾考虑,希望从香港回国的那天,能够从新机场离开,但可惜事与愿违。

两年后,彭定康这样回忆了他当时的心情:

“我知道殖民地总督就像苏门答腊的犀牛、佛罗里达的海牛一样,都是濒临绝种的动物,但是,唯其濒临绝种,更要干出一番不同凡响的事来,我所要在香港做的就是保证帝国最光荣的撤退,并获得最耀眼的收视率。”

因为“玫瑰园计划”引起的争议,中国与英国达成协议,港英政府必须留下至少250亿元的储备给特区政府,经双方斡旋,最终留下了3000亿元财政储备。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

在1997年6月的最后一个下午,彭定康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办公室里。

在这个地方,他曾坐了五年。

如今即将离开,尽管中方确实予以了他们最大的体面,但彭定康的脸上,还是一片阴云密布,说不出的伤感。

离开港督府时,尽管外面下着绵绵细雨,但彭定康没有打伞,然后坐上了汽车,按照惯例港督离任前,乘坐的汽车需要在花园前绕三圈,希望以后能够故地重游,但彭定康只饶了两圈就离开了。

当时香港的报纸上这样形容道:

“连日的大雨,为我们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英国人却在凄风苦雨中离别香港。”

据香港媒体描述,因为遭到了淋雨,彭定康当天换了三次衣服。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彭定康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神情落寞

1997年6月30日晚,彭定康出席了当天晚上举行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交接仪式结束以后,彭定康一家随查尔斯王子登上了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这艘皇家游轮即将退役,它的餐具印有王室徽号,古董电话和伦敦白金汉宫所用的极为相似。

媒体这时捕捉了一个细节,在即将进入舱门的那一刻,彭定康神情落寞,而他的三个女儿都痛哭起来。

彭定康用极大的毅力忍住泪水不会从脸颊上滚落,但是时隔多年后有媒体采访他为何仰天含泪时,彭定康回答:“我当时情绪非常激动。我的女儿哭了。我确实感到特别伤感,因为要离开一个我热爱的城市,在这里我结交了很多极好的朋友。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5年。”

“我没有为一个形成于十八、十九世纪的制度(指殖民体系)在哭泣;我也没有因为中国在99年租期届满之后要恢复对香港的主权而哭泣。”

“砰”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随着舱门缓缓的关上,一个旧的时代落下了帷幕,一个美国记者这样写道:

“英国查尔斯王储乘坐的游轮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光荣与梦想”

1997年6月30日晚至7月1日,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与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都是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进行的。

中方在举行交接仪式以及庆典时,就考虑到了可能会下雨的情况,新华社香港分社甚至从香港天文台搜集了过去十二年香港天气资料,发现每年的这两天,下雨的几率都会特别大,中方也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中国代表团与观礼团赴港是在6月30日下午的5时20分、25分,那时天空零星飘着几滴毛毛雨。

尽管如此,也没有挡住全体国人的热情,中国代表团与观礼团飞机抵达后,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这一天,成为了全体中国人都高兴的日子。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香港市民夹道欢迎驻港部队进入香港

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那天人在美国,据他回忆称:“我们这些人对回归有很大的矛盾,既有对以前的留恋,也有对前面的期待。心情很复杂,不知道想见证还是不想见证。”

上午10时他与友人吃早餐时突发奇想:

“如果我赶一点钟最后一班回香港的飞机,是否来得及。”

于是,他不顾一切地回家拿了护照,买了机票,动身飞回香港,到当晚8时落地,当他走在香港大街上时,发现街头已经挤满了庆祝的人群,很多人都在放烟花庆祝,对于一个拍过无数烟花戏的导演来说,这种感觉是非常独特的。

几年后,陈可辛导演北上,成为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的第一人。

狂欢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热度依然不减,许多香港的新人,都趁着当天举行婚礼,香港各大饭店甚至还推出了“1997回归宴”。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1997年7月1日零点之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会场上空高高飘扬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中英两国国旗升起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的五星红旗以及香港特区区旗迎风展立,唯独只有英国国旗是软趴趴的垂下来。

就连当时香港的记者也调侃:中国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熠熠生辉,而英国的米字旗却垂头丧气,黯然失色。

据回归庆典筹委会副主任张浚生与工作人员回忆:因为交接仪式是在会展中心室内举行的,在彩排训练的时候,就有人发现室内因为没有风,国旗飘不起来,工作人员后来想了个办法,就是往国旗以及香港区旗旗杆顶上装了一台小型风扇。这样国旗和区旗升上去以后,就迎风飘起来,而英国国旗与旧香港港旗的旗杆顶上,没有装小风扇,自然是飘不起来。

1997年7月1日上午10时,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了特区政府成立庆典。

有一个特殊的人受邀出席了庆典,她就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

就在香港回归倒计时中,香港同胞特别思念邓小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改编了一首陆游的《示儿》,表达了对邓小平强烈的思念之情: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香港回归祖国日,

家祭无忘告邓公。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图|卓琳

后来香港同胞从报纸上看到,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中,赫然有卓琳的名字,一个个均兴奋异常。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上,卓琳一家四人应邀出席,香港特区政府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致词:

“在香港举步迈向新世纪的时候,我们怀着无限敬意,追念尊敬的邓小平先生……今天我们很高兴,卓琳女士也来了。我们向她表示敬意!”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81岁高龄的卓琳站起身来向大家鞠躬致礼。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生经历了太多,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亲眼看到香港的回归。但是现在我替他看到了,他的这一生也就圆满了……老爷子,你可以安心了,今天香港回归了,我带你看了,人们都过得很好……”
1997年香港回归,彭定康神情落寞,81岁高龄的卓琳受邀出席庆典

1997年卓琳到香港参加回归仪式

卓琳一席话,令在场的所有人忍不住泪目。

时隔百年,中国人终于昂首挺胸,屈辱的岁月一去不复返,所有的荣光与梦想,到今天终于成为现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