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作者:史论

引言

2013年9月份,中国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基于此战略构想,中国将打造一个涵括欧亚大陆在内国家的经济、命运共同体。

而斯里兰卡因自身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呼,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倡议之后,斯里兰卡的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

那么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的汉班托塔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之下,显得格外晃眼。那又是为何在众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之下,斯里兰卡最终选择了中国?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内忧外患,债台高筑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不断兴起,许多的外国国家名字出现在了国人的脑海里。人们大多认为,斯里兰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海洋国家。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在历史上,斯里兰卡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成为了中国和阿拉伯商人交易的中转站。而如今,中东地区的石油经过印度洋运往亚洲,就要经过斯里兰卡这个重要的海上要寨。

然而殊不知,斯里兰卡在过去内忧外患,以借钱谋生。

斯里兰卡为何落到了举步维艰的悲惨境界?此事还得从这个国家的历史沿革简单谈起。

斯里兰卡在16世纪就受到了殖民统治,长期的殖民政策,限制了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

尽管在1948年,斯里兰卡宣布独立,但刚刚独立的斯里兰卡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内忧外患不断,经济难以发展。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独立后的斯里兰卡内部有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的民族矛盾,二者就独立后谁掌权的问题大打出手。

外部就有一项狂妄自大的印度国家,印度一直将斯里兰卡视为自己的“囊中物”,为了扰乱斯里兰卡国家治安,印度一直挑拨离间。1983年,斯里兰卡内战爆发,印度想借此机会扶持反动派“猛虎组织”上位。

好在21世纪初,斯里兰卡结束了内战,此时的斯里兰卡百废待兴。长年累月的内战不但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同时内战购买了大量的军事武器,这无疑加重了斯里兰卡的国际债务。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为了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斯里兰卡不得不进行借债融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里兰卡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在2009年,斯里兰卡的外债规模就达到了209亿美元,占当时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时,中国也是斯里兰卡的债务国。

在结束了长达26年的内战后,斯里兰卡政府针对本国国情提出了“马欣达愿景”和“两翼一带”的国家发展战略。

想借此摆脱国家积贫羸弱的状况,以此让斯里兰卡成为东西方国家的海运、航空乃至商业中心。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斯里兰卡首先就打算将汉班托塔规划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别的港口。但是,想修建这么大的工程,不仅仅需要技术,同时还需要大量的金钱。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修建港口,刺激经济

在2007年的时候,汉班托塔地区还只是一片荒凉的小渔村,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主要是海盐和鱼,经济生活落后。

但在斯里兰卡的政府规划之下,不久之后的汉班托塔地区的小渔村,将会旧貌换新颜,逐步走向现代化。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为了成功将汉班托塔打造成为一个国际港口,斯里兰卡一开始求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印度,但是印度方面认为汉班托塔附近的海域没有足够的水深,不足以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对外港口,因此断然拒绝了斯里兰卡政府的借债请求。

斯里兰卡政府只好转向西方国家,由于2004年的时候汉班托塔地区遭到了印度洋海啸的袭击,损失惨重,一片狼藉。因此,西方国家也和印度抱有同样的想法,没有答应斯里兰卡的借债请求,最终斯里兰卡空手回家。

但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挺身而出。2007年10月份,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援之下,汉班托塔港开始修建起来。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当时,中国帮助斯里兰卡修建汉班托塔港在国内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少国内人士认为,在这之前,中国已经借给斯里兰卡大量的金钱,如今再帮助斯里兰卡修建汉班托塔港肯定又会是一大笔开支,最终极有可能会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但就是在这样的国内舆论压力之下,中国还是选择帮助斯里兰卡修建汉班托塔港。原因无他,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礼仪之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帮助修建汉班托塔港是有利的。就算最后赔本了,也给中国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国际形象。

就这样,中国政府从2007年10月份开始就援建汉班托塔港。前文已述,汉班托塔港没有足够的水深,不具备成为一个天然深水港湾的条件。

然而这些困难在中国强大的基建实力之下,很快就被解决。方法简单干脆:“水深不够就挖深,港口规模小就扩大面积”,只要中斯齐心协力,这些都不是事。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就这样,在中国的帮助下,汉班托塔港开始修建起来。修建的资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从2008年1月份开始动工修建,一直到2015年底汉班托塔港的工程才全部完工,前后总共历时七年。

此次修建汉班托塔港一共投资接近14亿美元,建成之后的汉班托塔港拥有10个十万吨级别的泊位,一跃成为斯里兰卡的第二大深水港。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汉班托塔港修建目的在于振兴斯里兰卡的经济,改善居民的生活。然而,在2012年汉班托塔港开始运营之后,表现却让人失望。由于斯里兰卡政府的管理运营不善,导致汉班托塔港呈现出亏损的状态。截至2016年底,亏损总额超过了3亿美元。

汉班托塔港的运营不成功,进一步加重了斯里兰卡的经济负担,更别说还外债了。根据资料表明,斯里兰卡国内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贸易逆差逐年增加。从2011年到2015年这5年时间,斯里兰卡的外债和利息已经翻倍增加,而出口的商品收入却没有同步增加。

迫切经济的经济状况让斯里兰卡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契机。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寻找突破,转让股权

斯里兰卡为了更好地运营汉班托塔港,想到了寻找外援的方法。于是将求助的目光投到了中国政府,希望中国政府可以“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当然了,斯里兰卡政府也不是白让中国政府帮忙,它通过股权转让的方法让中国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将汉班托塔港运营得更好,也可以借此增加一笔收入,扩充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可谓“一石三鸟”之计。

然而,“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16年12月,汉班托塔港的民工就因为股权转让问题消极罢工,甚至抗议,还爆发了肢体冲突,最后由当地的海军出面才平息了这场暴动。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担心股权转让给中国了,自己将会面临失业。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但是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光明的。2017年1月份,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在议会中指出:“任何消极势力都无法阻止斯里兰卡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国家”。

由此看来,此次股权转让势在必行。尽管国内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最终都被平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这些消极势力,都将被铲除。

其实,斯里兰卡在发出汉班托塔港股权转让这个消息后,有许多国家都抛出了橄榄枝。其中不乏有美国、印度以及欧洲国家,多达20多个国家。毕竟汉班托塔港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不为过。

然而斯里兰卡在众多的国家中,挑选了中国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原因很简单,有如下几点: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第一,斯里兰卡想借助股权转让刺激国家经济,实现国家梦想。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一辆非常不错的“顺风车”,这个战略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第二,中国的基建实力和港口运营实力有目共睹,如中国的上海港2003年就位列世界前三,2005年的货运吞吐量就名列世界第一。

第三,中国在斯里兰卡看来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之前因为修建汉班托塔港时,只有中国愿意慷慨解囊。长期的相处之下,斯里兰卡政府知道中国是一个友善之国,而美印等国家却截然相反,不能合作。

斯里兰卡的这一请求很快就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同意。看到这里,不乏部分读者会想:“难道中国就这么喜欢当好人吗?万一中国接手之后照样亏怎么处理,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中国接手后就可以让汉班托塔港盈利”。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而中国政府这样做,其实是有长远思考的:

  1. 响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积极和沿海国家搞好关系,互相合作。
  2. 破解“马六甲困局”,保障大陆能源进口的安全,提高自身的能源安全系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石油、有色金属的需求越来越多,进口量也是与日俱增。来自于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石油要运往大陆,大部分都会经过马六甲海峡。然而按照美国既定的全球霸道策略,马六甲海峡是其必须控制的一条咽喉水道。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在美国看来,马六甲海峡这条交通要道是中国、日本等东亚石油进口大国的“海上生命线”,只要控制住这条生命线,就可以控制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的能源供应。由此一来,中国的能源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基于这种现状,中国也必须改变局面,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毕竟中国进口的原油,有9成都是经过海洋运输而来的。而中国一旦找到破解“马六甲”困局方法之后,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势必会下降。

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答应斯里兰卡以股权转让的方法获得经营权是正确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有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2017年7月,中国招商局集团公司和斯里兰卡政府就股权转让签署了协议。中国企业将按规定获得汉班托塔港口的70%股权,同时租用港口及周边的土地99年。中国企业负责汉班托塔港的运营管理,而港口的安全就由斯里兰卡的海军负责。

在签约仪式上,港口运输班的部长马欣达·萨马拉辛哈表示:“这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中斯携手,互利共赢

当中国和斯里兰卡签署完协议之后,这个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哗然。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叫嚣,称这是中国的“债务陷阱论”,会让斯里兰卡的债务雪上加霜。

可是根据协议内容,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贷款利息并不高,这些分期贷款(包括利息)总额还不到斯里兰卡外债总额的5%。因此,美国等国家的债务陷阱之言论不攻自破。

但是美国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为了达到自己遏制中国的目标,直接向斯里兰卡叫价千亿斯里兰卡卢比(注:2017年,1美元=179.6斯里兰卡卢比),希望可以取代中国,获得汉班托塔港的控制权,但这遭到了斯里兰卡的拒绝。

斯里兰卡的邻国印度,在此时也站出来插上一脚,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的印度。看到中国在印度洋与其他国家合作,心里颇为不爽。认为中国此举势必会牵制自己,说不定还会在汉班托塔港修建海军基地。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因此印度马上站出来反对。斯里兰卡为了让印度政府相信汉班托塔港是商用,多次作出保证和承诺,但印度依然不相信。

2017年8月份,最终为了取得中印之间的战略平衡,斯里兰卡将马拉塔国际机场出租给印度管理,租期为40年。

美国和印度对于中国取得汉班托塔港经营权的意见很大。虽然其他想和斯里兰卡合作的几十个国家对此也有意见,但主要是经济上的考虑,想借此“分一杯羹”。而美印两国则是想遏制中国,因此一直动作频频,甚至拿出“珍珠链战略”煽风点火。

在美印两国看来,中国介绍汉班托塔港之后,势必会减弱自己在印度洋的控制权、影响力。印度一直将自己视为印度洋的霸主,而美国则一直将自己视为全球霸主。这一大一小的土霸王就因此联合其他欧美小弟与中国争夺汉班托塔港的运营权和管理权。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但没想到斯里兰卡想和中国合作的关系如此坚定。斯里兰卡的总统拉贾帕克萨也多次表示:“汉班托塔港项目的贷款是纯粹的商业贷款,绝无军事用途”。

最终,在中斯两国的努力下,双方排除了万难,开始进一步合作。

根据斯里兰卡2017年12月8日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1-9月份,外商对斯里兰卡的投资达到了8亿美元,相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80%,增速惊人。其中中国投资约占35%,印度16.4%,新加坡9.3%。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由此看来,汉班托塔港经济活力再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虽然其他国家没有取得汉班托塔港的运营权,但也参与到汉班托塔港的投资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大展宏图。

自中国接手汉班托塔港的运营之后,中国也将深圳的“蛇口发展模式”引入到汉班托塔地区。简而言之,就是“港-产-城”模式。通过打造深水港,承接世界经济的产业转移,最后向城市化转变。

汉班托塔港距离印度洋国际主航线仅仅只有10余海里,然而全球几乎一半的货运集装箱和三分之二的石油运输管道都会借道于此。因此可以说汉班托塔港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2021年上半年,尽管是在全球新冠病毒肆虐德的大背景之下,汉班托塔港的货运量依然不减反增,同比增幅超过了180%。2021年12月14日,斯里兰卡的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和多名政府官员来到汉班托塔港考察,并对汉班托塔港的运营和工业园区的开展发出了积极评价。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2022年,汉班托塔港的散杂货运量已经突破百万大关,成果喜人。但值得注意的事,在2022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斯里兰卡的经济支柱旅游业遭受重创,让斯里兰卡的经济陷入危机之中,财政入不敷出。

困境之中,斯里兰卡又向自己的经济合作伙伴中国寻求帮助,中国也大方地表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患难见真情,就是如此了吧!

而自诩为好人的印度和美国非但没有帮助斯里兰卡,反而继续造谣斯里兰卡陷入了中国的“债务陷阱”。却不知,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中国为斯里兰卡所做的事情,都被当地的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结语

汉班托塔港的股权转让对于中国和斯里兰卡都具有历史性意义,汉班托塔港的成功建设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实践结果,体现了两国之间的互利共赢。

患难见真情,相信中斯两国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定会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际大港口遭20国争抢,美国叫价千亿被拒,投资方只认准中国

参考文献

  1.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经营权移交中企 并非用作海军基地》,2017-12-9,环球时报。
  2. 《美媒文章:汉班托塔港协议绝非“债务陷阱”》,2020-1-6,参考消息网。
  3. 《记者探访丨汉班托塔港,海上新丝路的“未来城”》,2018-8-27,经济之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