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中故宫文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山河,故宫人的典守,物在人在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中国人的骄傲。它见证了明清两个王朝盛衰的历史,现今也在见着中国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它的建筑让人津津乐道,惊奇不已,而且,至今为止,故宫中保留着中国古代的藏品多达180多万件,种类多样,有陶器,瓷器,字画,摆件,等等,是一个藏品丰富的宝库。

抗战中故宫文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山河,故宫人的典守,物在人在

然而, 众所周知,大陆近代也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近百年的侵略,多亏了中国各界仁人志士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地投入到拯救国家的行列中,才得以保存。正是由于前辈先烈们的英勇壮志,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那段全国都动乱的年代,故宫也不能幸免于难。它遭受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被毁了一部分留存于其中的文物。然而这些事件激起了爱国人士的愤慨,在之后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故宫人毅然决然地决定靠自己来保护文物,他们制作专门存放文物的箱子,对每一件文物登记造册,由于搬运文物的经验不熟悉,他们都是摸索着过来的,给第一批文物打包就用了一年之久。

抗战中故宫文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山河,故宫人的典守,物在人在

故宫文物南迁历时十四年之久,分五批出运,南中北三线路,最后将文物分别存储于贵州安顺,四川乐山和峨眉。

抗战中故宫文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山河,故宫人的典守,物在人在

打包完成后,故宫人将其分批运走,第一站就是上海,到上海后,将他们存在租界,银行的地窖等,之后又迁往南京。到南京后,又因七七事变而分三路将其运往西南大后方。

在这十四年的时光里,两万里路程的迁徙中,故宫文物的迁移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好在最后都有惊无险,平安度过。几乎毫无损毁,这是多么地令人惊奇。

抗战中故宫文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山河,故宫人的典守,物在人在

1937年1月,南京分博物馆成立后,宝物入库,但好景不长,随后8月13日,南京告急,故宫人不辞辛苦又将文物装起,打包,运离南京,在第三批中线文物刚装上船,日军攻城,之后烧毁了朝天宫。不得不赞一声故宫人的当断则断,不得不感叹一句国宝有灵!

到乐山后,文物的存放也多亏了当地的百姓,整理出自家宗祠来存放文物,让它们在这里安然地度过了日军的迫害。

抗战中故宫文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山河,故宫人的典守,物在人在

关于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很多,关于故宫人文物在人在的精神流传不绝,那志良,庄尚严等等在这条护宝路上演绎人生,典守人生,值得敬佩!文物有灵,你我之幸!

这是个承载的故事,故宫文物承载了中华文明,故宫人承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使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