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山依旧在 妖镍夕阳红

作者: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郑丹 北京报道

“一公斤一块钱的硬币,面值差不多107块钱,但是如果融化了之后,光里面的镍就值150块钱了。”

这则网络流传的段子,是形容近两日,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价走势狂飙的不合理程度。

镍,则是用于生产不锈钢和三元锂电池的重要材料。北京时间3月7日至3月8日,LME综合镍03合约从29246美元上涨至101365美元,最高涨幅高达247%。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现象直接被称为“妖镍”横行。

民间传闻,“妖镍”暴涨与近期俄罗斯被制裁有关,但更多的讨论倾向于,国内不锈钢龙头企业青山控股被外资逼空,潜在空头头寸损失可能高达60亿美元至120亿美元。此次恶意逼空的外资,名头直指瑞士嘉能可,传闻其意在拿下青山控股在印尼某镍矿60%的股份。

虽然嘉能可回应传闻,称这种说法纯属一派胡言。但青山控股对外称,“外资的确有些动作,正在积极协调,当前仓位和经营都没有问题。”

紧接着,LME连续发布公告,说明镍期货存在前所未有的异常交易情况,对此,LME预计暂停镍期货交易至不早于北京时间3月11日,宣布自北京时间3月8日早上8点之后交易无效。

“LME再不取消交易,就会面临崩盘。”长期关注镍产业链的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王彦青告诉记者,这无疑给了青山控股喘息的机会。

就在所有人都为青山控股捏一把汗的时候,局势又突然发生转变。据《证券日报》报道,3月9日,青山控股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前述恶意做空的外资可能面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尴尬局面。

可以确认的是,整件事情的真相很不透明。随着局势紧张的推进、反转,民众只能跟着风声在门外看“大戏”。

青山疑遭海外资本逼空

如果不是“妖镍”急剧疯长,很多重金属圈外人都不会知道项光达——此次新闻热点中的青山控股集团掌门人。

因为一向低调,项光达被称为浙江最神秘的富豪,在《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他以215亿元的资产,稳坐温州首富。但有记忆的互联网鲜有他的资料。

他名下的青山控股,跻身于财富世界500强,当下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主要生产不锈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6月注册成立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就设在项光达的老家——浙江温州青山村。

此后他又相继成立上海鼎信投资集团、青拓集团、永青集团、永青科技等公司,目前已形成五大集团公司,下辖300余家子公司。

2009年,项光达在世界最大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重金夺得4.7万公顷红土镍矿开采权。在印尼当地政府2014年开始实施原矿出口限制令、全面禁止镍矿出口前,青山控股提前布局镍矿采掘、出口及镍铁冶炼产业,投资建设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在当地建立了“原矿—镍铁—不锈钢”的完整产业链。

此后,项光达继续在印度、美国、津巴布韦等国不断购买镍矿,一跃成为“世界镍王”。据中信建投统计,2020年青山控股拥有全球18%的镍市场份额。也是这一年,它以2908亿元的营收力压2844亿元的宝钢。

2021年,青山控股宣布计划使用替代工艺,用之前生产不锈钢的原材料来生产电池级用镍,给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动。青山控股目前正在运营三条高冰镍生产线,每月产能约为3,000吨。其目标是在2022年10月前,将年化产量将达到10万吨。如果成功,青山将解决电池生产的最大瓶颈之一,并可能给镍价带来下行压力。

青山控股实控人项光达和他的一些生意伙伴,自去年便在镍的衍生品市场上建立大量空头头寸,用来对冲他们在镍生产过程中可能的价格下跌的风险。

所谓空头,指未来看好价格会下跌,卖出期货合约。反之,买进期货合约的一方为“多头”,此次,传闻青山控股的海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合约来操纵市场,使镍价提升,从而达到多头获利。

空头和多头,都是套期保值的方式。套期保值也叫对冲交易,是指交易人在买进/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买/卖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这是一种将价格风险降到最低,而以期货交易临时替代实物交易的一种行为。

也就是说,青山集团在自己持有大量现货的情况时,为了防止长期镍价下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拿出部分资金在期货市场上买空单。如果镍价下跌,青山集团可以用空单赚到的钱弥补现货价格的亏损;如果镍价上涨,青山集团也可以用现货上赚的钱,来补期货市场亏的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期货分析师告诉记者,随着国内企业在印尼的布局扩大,镍的投产逐渐放量,可以确定镍产是未来逐渐走向过剩的一个产业。“镍铁的利润已经超过100%了,这种情况是很难持续的,因为这个逻辑,青山控股需要在高位的时候,做一些能锁定未来利润的套保,但他做的是非标套。”

上述分析师进一步解释,在行业中,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的镍是硫化镍矿体系,交割产品是纯镍(含镍量不低于99.8%),但青山控股套保的不是纯镍,因此出现错配。“纯镍是标准,镍铁(含镍量约10%)和高冰镍(含镍量约70%)是非标准,在镍价飞涨的情况下,虽然青山的镍产能很大,但是高冰镍和镍铁在伦敦交易所都交割不了。”

“伦镍对应的产品为纯镍,俄镍在纯镍供应中更具地位,而当前纯镍库存处于低位,供应缓和的空间十分有限。”中信建投期货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王彦青进一步补充道,俄乌局势是3月以来镍价大幅上涨的导火索。

王彦青告诉记者,3月以来,伦镍涨幅已超100%,这是供应减少的幅度难以支撑的。

自从俄罗斯开始对乌军事行动以来,欧美已开启多轮制裁行动。目前,俄罗斯部分银行已被逐出SWIFT系统,俄罗斯贸易结算受到显著影响,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及其盟国正在考虑采取协调一致的禁运措施,使得俄镍出国更为困难。

从实际影响数量来看,USGS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镍矿产出占全球镍矿产出比例约9.3%,俄镍产量占全球精炼镍产量的比例超过23%。由此数据来看,若俄镍供应完全中断,对全球供应确实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既然如此,青山控股面临平仓危机有海外资本参与,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俄罗斯被制裁,供应的确减少了,但供应减少的量占整个镍的量接近10%,减少10%的量,造成了200%的价格上涨,显然不正常。”王彦青告诉记者,供需的变化导致价格的变化一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即使中间会有比较大幅度上涨,也不会太离谱。

2019年,印尼禁止镍矿出口,镍价两个月涨了20%—30%,在行业内已然属于罕见现象。但如今镍价涨幅超200%,基本面(市场供需)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行业内的共识只有一个——有资金在操纵市场,逼仓空头。

LME暂停交易,空头逆转局势?

“当前的事件是前所未有的。LME致力于与市场参与者合作,确保市场继续有序运转。LME理解市场参与者希望市场重新开放的愿望,但也指出,市场希望对重新开放持谨慎态度。”

3月8日,LME发布公告称,由于地缘政治事件和价格不断上涨,广泛的大宗商品市场的信贷状况面临压力。鉴于整体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LME认为,宣布镍矿恢复交易日期是不合适的。第二天,LME继续发布公告称,虽然镍仍然暂停交易,但允许一些成员进行镍仓位转移,减少在系统内的风险。

已经历时145年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尽管作为全球最大的基本金属及其他金属的期货、期权市场,也是第一次面临这种情况,只得临时叫停交易,减少损失。

王彦青进一步向记者解释,期货都是用每日无负债制度,在这次事件中,多头一直在涨,空头一直在亏。对交易所而言,需要保证多头当天赚的钱当天到账,空头当天亏的钱,当天补给交易所。“于是出现一种情况,亏的一方没钱打给交易所,于是交易所也没钱给多头方。这样下去,交易所的机制就会崩溃。如果不暂停交易,对投资者和交易所的攻击力都很大,交易所甚至有倒闭的可能。”

王彦青认为,LME的制度对本次行情有助推因素。在俄罗斯遭到欧美制裁后,伦镍期货的交割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但LME对此并未提前做出充分应对。目前,LME增加了递延交割机制,可以使空头头寸维持的时间更长,给了青山控股一丝喘息的机会。

同时,这也给多方带来更多的资金压力。但递延交割的措施并不能直接化解风险,还是需多空双方在盘面上达成一致。

3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通知,喊话市场参与方做好市场风险控制工作。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出,“近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境外期货市场镍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上期所将视市场情况依规采取进一步措施,请会员单位和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理性投资,共同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王彦青认为,沪镍期货的这种设计制度,可以让市场更快地冷静下来,同时也给参与主体更多的操作空间,不会像伦镍期货,一日之内出现暴涨暴跌,导致亏损方无法承受,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相对来说,沪镍期货就会让市场运行更为平稳。

从现货市场看,目前由于镍价高位,采购方若高位接货面临极强的风险,因此现货市场短期处于停滞状态,买卖双方都正等待局势明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业分会副理事长徐爱东也表示,镍的现货贸易接近停滞,部分下游镍消费企业已暂停接单。

3月9日晚间,《证券日报》报道称,青山集团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该消息一出,又引起群众热议。

王彦青认为,此次事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交割品不足。在俄镍交割渠道中断的情况下,应及早做出应对,削减其头寸。从风控角度来说,一般企业套保都会设定止损限额,避免极端情形的发生,如若传闻属实,则青山并未提前做好风控计划。

(编辑:郝成 校对:彭玉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