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几岁》名家读经典|蔡皋:花木兰是有担当的可爱女孩

《花木兰》

编/绘:蔡皋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十几岁》: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开始创作《花木兰》?

蔡皋:我在屋顶上种有一棵木兰花,因此我才去了解花的历史。木兰是古生代植物,有很顽强的生命力,繁衍出了很多木兰科属的植物。我看着它的样子,又大气又通透。继而我又在想,为什么花木兰会以古生代花命名呢?

我画《花木兰》的时候,是真有话想说。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大家却不一定知道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是一首不断被丰满的民歌,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花木兰”也许有特定的对象,又可以说是一个群像——那时打仗,女性从军可能不在少数。

花木兰作为保家卫国的女英雄,一直被歌颂。对花木兰故事的改编多在“奇”字上做文章,她的武艺,以及她在战场怎么战胜敌人成了故事的重点。很少有人把木兰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子,看到她内心朴朴素素的力量。

《十几岁》:您理解中的花木兰是什么样的?

蔡皋:花木兰是最为朴素的女孩。朴素不是说她穿衣朴素,朴素是一个人的初衷。

她爱女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农耕社会里,女人也参加耕种,只有闲下来才织布。我觉得花木兰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织布!

她爱父母、爱家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父母的呼唤一直在耳畔。如果不爱,她哪里来的力量要回故乡?但凡有虚荣心,荣华富贵的力量是抵抗不了的。最难战胜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的虚荣心。木兰很通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她思乡心切呀!

她爱自己的女性身份。“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么多诗句描绘她回到家乡、还原女儿身的喜悦,你不觉得很美、很甜吗?

《十几岁》:从闺中走向战场,从战场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您看到了木兰普通的一面,也是她最勇敢的一面。

蔡皋:《木兰诗》里没有犹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她不用跟家人商量,就已经决定替父从军。你说这女孩子朴素不朴素?老实不老实?坚不坚强?我说她是最可爱的女孩子。家里的事情都是她在担当,她担当惯了!

木兰的家乡被征了不少兵。“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出自杜甫《兵车行》)我画的木兰出发的画面就是这个。那么多儿郎出去,都战死了,剩下几个人回来,家乡的小朋友都不认识了。我画了一个场景,木兰回来时,都是一些老弱来迎她,她向父母下跪,这也是对父老乡亲的一跪。她回来了,她不觉得骄傲。

战友都还有一番议论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自己解释得很清楚:“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战争那么残酷,谁会关心性别呢?她没有说:“你们真傻,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居然不知道我是女的!”她站在对方的立场、站在战争的立场来回答。这句话的背后还有深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分得清男和女吗?好豪迈呀!

《十几岁》:您怎么看您的绘本《花木兰》与《木兰诗》之间的关系?

蔡皋:我在电影、戏剧中看到的花木兰,都不如我在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看到的花木兰。所以绘本中,我要用原诗,一点都不能动。我画《花木兰》,是在指月亮,这个月亮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通过我这样的“指”,你要看到那个年代的天空和美丽的月亮。这里的“月亮”可代表女性,亦可代表温和的、明朗的事物。多美好的事物高高地挂在天上,若你看不见,好可惜!

《十几岁》名家读经典|蔡皋:花木兰是有担当的可爱女孩
《十几岁》名家读经典|蔡皋:花木兰是有担当的可爱女孩
《十几岁》名家读经典|蔡皋:花木兰是有担当的可爱女孩

蔡皋:绘本画家,BIB“金苹果”奖获得者。曾长期在乡村小学执教,后供职于出版社。2001年退休后致力于绘本创作。代表作有《荒原狐精》(现名《宝儿》)、《桃花源的故事》、《花木兰》、《孟姜女哭长城》等。

《十几岁》杂志记者:刘秋香

继续阅读